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豫堂手稿

2010-08-1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豫堂手稿 去商家看看
豫堂手稿 去商家看看

 豫堂手稿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页码:19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807353716/9787807353713
·条形码:97878073537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君匋艺术院丛书

内容简介 《豫堂手稿》为君匋艺术院丛书之一,由君匋艺术院编,记录钱君匋先生逝世十周年。
作者简介 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名誉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君甸艺术院院长。钱君匋的绘画,笔墨简洁,苍劲老辣,意境高古,无时下习;书法篆隶草正四体皆工,尤以汉简人隶,稚拙可爱,堪称独步;篆刻追踪秦汉,逸趣横生,在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后另辟新路。所作有笔有墨,兼擅工放,边款长跋,亦为前人所不及。钱君匐书画篆刻,均能发挥个性,自创新境,为世人所重。

目录

略论赵之谦
赵之谦刻印辨伪
略论吴昌硕
回忆郁达夫
泪向杭州洒
编后记
……
序言 申江分袂柳芽新,惆怅方知泪眼亲;
莫道人琴均寂寂,梦中时听奏刀声。
君匋翁辞世整整十年了,时而见之梦寐,谈笑欢畅,无异生前。今晨将曙醒来,残月微白,风定云散,路灯尚明,生死阻隔,忆起若干往事,感慨良多。
十年来报刊上纪念先生文章甚少,知情老友如章克标、王西彦诸老均归道山。中年弟子忙着创作展览,成名者不待师长提携,已具影响;未成名而不乏自知者沉潜艺术,苦耕补课且不暇,第一手材料有限,为了慎重,比较沉默;个别不尽自知者,觉先生晚年只抓传艺,对他们地位处境改善考虑不周,(先生也确有欠缺处,又怕受人讥讽。)追思者寥寥,不尽如人意。加上有酬批评流行,不切实际好话往往过头,远离学术,隔棉被搔痒,读者不爱关注,可以理解。
先生垂暮几年,急于购买文物,捐赠故乡。夏日五时,冬天七点便起,勤于书画,数量猛增,有些不甚耐读,价格与其名声地位年龄颇有悬殊,无人炒作,某种冷场,符合自然规律。我也曾劝阻他养生为主,从《西青杂记》等书抄得锦言几十条寄他。他虽知有理,索取作品者过多,箭在弦上,不尽由他。我只能惋惜。晚上八点后,他卧床吸取氧气,亦不能减少困乏。老人怕寂寞,想摄取青春气息,有时用热闹场面逃避老境相迫,事后晦恨,愈陷愈深,甚至成瘾。

文摘 插图:




后记 去年清明前后,钱君匋先生嫡孙、君匋艺术院顾问钱骏先生,专程从美国西雅图回故乡祭祖,并在良师陈辉先生的全力协助下,历经数月对钱老遗物进行整理,先后将钱老“绝笔”,以及手稿、信件、贺卡、照片、器物等数干余件捐赠我院。为日后研究钱君匐先生的艺术成就,探索他的成功之路,提供了一笔宝贵的史实资料。钱骏先生虽身居异国,仍秉承祖父遗风,他的爱国、爱乡之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中共桐乡市委书记费建文,市政协主席池晓明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接受了捐赠,并一起合影留念。
今年8月2日是钱君匐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出版《豫堂手稿》、举办纪念活动,是我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手稿收集了《略论赵之谦》、《略论吴昌硕》、《赵之谦刻印辨伪》、《忆郁达夫先生》等精彩文章。这批手稿大部分是钱老在60年代撰写的,虽已过了近半个世纪,纸质亦已泛黄,但保存的如此完整,实为不易。作为编者,我们面对静静躺在案头那一叠叠手稿,仍然会浮想联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