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全集(第2卷)
基本信息·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60083390/9787560083391 ·条形码:9787560083391 ·版本: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季羡林全集(第2卷) |
 |
|
 |
季羡林全集(第2卷)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60083390/9787560083391
·条形码:97875600833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全集(第2卷)》收编作者1986—1994年间的散文创作,作者先后命题为《万泉集》和《小山集》。《万泉集》原编成于1987年12月,收作者1986年、1987年所写散文,因未能及时出版,又增补了若干新写散文后于199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小山集》始编于1993年末,编定时收录作者从1991年至l994年所写的散文,集末收录了作者所写的一首诗。两集均编入《季羡林文集》第二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本次编集,篇幅上未作变动。
编辑推荐 第二卷:散文(二)【万泉集、小山集】
季羡林先生视频新闻
季老:希望德国读者对《留德十年》提意见
季老:《汉英词典》“倚老卖老”翻译
季老:最喜欢自己的散文
季老:学外语没有窍门,诀窍是“努力
编辑推荐
从内容上来看,本集的文章约略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悼念、怀旧;一类是国内旅游;一类是出国访问。
我有一个习惯:用与自己有关的地名为集名。但是,在燕园中,与自己有关的几个地名都使用过了。几番考虑,想到住房楼旁的小山。……在我的生活中,它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的思想感情中,它占的地位更重要。
——季羡林
目录 万泉集
自序
自序续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悼念朱光潜先生
我和外国文学
槐花
我的童年
日本人之心
诗仙堂
箱根
写作《春归燕园》的前前后后
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游石钟山记
登庐山
尼泊尔随笔
飞越珠穆朗玛峰
加德满都的狗
乌鸦和鸽子
雾
神牛
游巴德冈故宫和哈奴曼多卡宫
世界佛教联谊会第十五届大会
游兽主(Pa§up撕)大庙
望雪山——游图利凯尔
在特里普文大学
别加德满都
1987年元旦试笔
遥远的怀念
怀念西府海棠
怀念衍梁
法门寺
悼念曹老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重返哥廷根
梦萦未名湖
我与百花
悼念姜椿芳同志
回忆梁实秋先生
虎门炮台
北京忆旧
梦萦水木清华
晨趣
悼念沈从文先生
室伏佑厚先生一家
小山集
序
洛阳牡丹
记周培源先生
我和北大图书馆
老猫
到达印度
寿作人
火车上观日出
延边行
园花寂寞红
幽径悲剧
人间自有真情在
逛鬼城
我写我
游小三峡
两个乞丐
哭冯志先生
我与《世界文学》
二月兰
我的书斋
忘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怀念乔木
咪咪二世
新年抒怀
喜鹊窝
赋得永久的海
曼谷行
悼许国璋先生
我的朋友臧克家
附 1993年5月31日目送德国友人赵林克悌乘救护车赴医院
……
文摘 插图:

我和外国文学
要想谈我和外国文学,简直像“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处谈起”。
我从小学时期起开始学习英文,年龄大概只有十岁吧。当时我还不大懂什么是文学,只朦朦胧胧地觉得外国文很好玩而已。记得当时学英文是课余的,时间是在晚上。现在留在我的记忆里的只是在夜课后,在黑暗中,走过一片种满了芍药花的花畦,紫色的芍药花同绿色的叶子化成了一个颜色,清香似乎扑入鼻官。从那以后,在几十年的漫长的岁月中,学习英文总同美丽的芍药花联在一起,成为美丽的回忆。
到了初中,英文继续学习。学校环境异常优美,紧靠大明湖,一条清溪流经校舍。到了夏天,杨柳参天,蝉声满园。后面又是百亩苇绿,十里荷香,简直是人间仙境。我们的英文教员水平很高,我们写的作文,他很少改动,而是一笔勾销,自己重写一遍。用力之勤,可以想见。从那以后,我学习英文又同美丽的校园和一位古怪的老师联在一起,也算是美丽的回忆吧。
到了高中,自己已经十五六岁了,仍然继续学英文,又开始学了点德文。到了此时,才开始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但是这个启发不是来自英文教员,而是来自国文教员。高中前两年,我上的是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国文教员王崑玉先生是桐城派古文作家,自己有文集。后来到山东大学做了讲师。我们学生写作文,当然都用文言文,而且尽量模仿桐城派的调子。不知怎么一来,我的作文竟受到他的垂青。什么“亦简练,亦畅达”之类的评语常常见到,这对于我是极大的鼓励。高中最后一年,我上的是山东济南省立高中。经过了五卅惨案,学校地址变了,空气也变了,国文老师换成了董秋芳《冬芬》、夏莱蒂、胡也频等等,都是有名的作家。胡也频先生只教了几个月,就被国民党通缉,逃到上海,不久就壮烈牺牲。以后是董秋芳先生教我们。他是北大英文系毕业,曾翻译过一本短篇小说集《争自由的波浪》,鲁迅写了序言。他同鲁迅通过信,通信全文都收在《鲁迅全集》中。他虽然教国文,却是外国文学出身,在教学中自然会讲到外国文学的。我此时写作文都改用白话,不知怎么一来,我的作文又受到董老师的垂青。他对我大加赞誉,在一次作文的评语中,他写道,我同另一个同级王峻岭(后来入北大数学系)是全班、全校之冠。这对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来说,更是极大的鼓励。从那以后,虽然我思想还有过波动,也只能算是小插曲。我学习文学,其中当然也有外国文学的决心,就算是确定下来了。
在这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