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22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100049067 ·条形码:97871000490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领跑未来(打造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
 |
|
 |
领跑未来(打造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22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100049067
·条形码:97871000490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你的公司是否兢兢业业却难以创造价值?
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之下,公司管理者们费尽心力削减成本、提高效率、加强公司的核心业务,然而,企业却仍难免在竞争对手面前丢盔弃甲,股东价值不断受损。
著名的商业战略思想家约翰·黑格尔和约翰·斯利·布朗认为:随着商业成长机会因企业、行业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而迁移,传统的商业战略正在逐渐失效。在《领跑未来》一书中,两位作者描述了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全新方式——加快能力建设——这将使公司经理们从固守现有资源的短视做法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对公司的性质及其战略发展进行重新思考。
黑格尔和布朗论述了企业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深入开发独特的内部能力(动态专业化);发挥其他专业公司的资源优势(连接与协调);通过广泛的企业网络来加快学习(积极摩擦力)。
本书中的范例是一些正在经历这种转变的公司,正是通过这些实例,《领跑未来》向管理者们阐明:他们必须采取哪些行动,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做好准备以应对未采。他们将在作者的引导下了解:
◆如何有效利用在中国和印度兴起的能力建设新方法
◆如何利用外包来提高独有能力,同时分流非核心业务
◆如伺确定离岸业务的重点以获取最佳技能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借助互补性企业的专业化能力
◆如何使用新兴技术以支持能力建设
争夺市场领导地位的竞赛如火如荼,胜出者将是那些通过快速能力建设获得先机的企业。本书的观点富于胆识和前瞻性,无论对于公司高管、政策制定者、教育家,还是任何想了解21世纪将有哪些力量改变世界的人,《领跑未来》都是一本必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约翰·黑格尔第三(John Hagel III)是一位管理咨询顾问、公众演说家和作家,目前居住在硅谷。作为一名咨询顾问,他与高层经理们共同工作,帮助他们制定商业战略、改善公司业绩。他曾在高科技企业中担任高层管理职务,也曾为麦肯锡公司工作16年,其间担任该公司战略咨询业务负责人,并创立和领导过该公司的电子商务咨询业务。
作为一名作家,黑格尔有数部著作,其中包括最新问世的《冲出盒子:运用网络服务实现企业赢利与增长的战略》(Out of the Box: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Profits Today and Growth Tomorrow Through Web Services)以及商业畅销书《网络商机:在虚拟社群间扩大市场》(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与阿瑟·阿姆斯特朗(Arthur Armstrong)合著)、《网络价值:客户制定规则之际的市场塑造》(Net Worth:Shaping Markets when Customers Make the Rules)(与马克·辛格(Marc Singer)合著)。他在商业刊物上也发
媒体推荐 书评
一本充满智慧的新书……它告诉我们:如今比较优势正在比以往任何时
候更快地转移——从强调自然资源之类的结构性要素转向强调独特的创新与
创业能力。
——《世界是平坦的》作者托马斯·L.弗里德曼
黑格尔和布朗关于创新程序的观点很有说服力——也颇具震慑刀。如果
企业善于驾驭这些变革性力量,将会寻找到令人激动的成长机遇;反之,如
果对这些力量视而不见,则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Roben and Jane Cizik教席教授、《创新者的
窘境》与《创新者的解决方案》作者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
作为一个全球供应链的亲身运用者,我们正在努力使松散结合的全球网
络发挥出最大效用,而这本书捕捉到了我们所身体力行的理论的精髓。对于
所有希望提高全球供应链效率的人,这都是一本必读的著作。
——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
全球市场上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我们采取有效的商业战略。这本书在如
何更新战略思考方面发人深省,并就如何推动创新和能力开发提供了有价值
的观点。
——诺基亚公司总裁佩卡-阿拉佩蒂拉
两位伟大的信息技术理论家,约翰·黑格尔和约翰·斯利·布朗,向我
们说明了技能开发、专业化、连接与协调的重要性,这本值得一读的佳作无
疑将为商业领袖们提供很好的指导。
——阿斯本研究所所长,《本杰明·弗兰克林:美式生活》作者瓦尔特
·伊萨克森
通过对重塑当前商业环境的力量进行深入分析,作者对传统思维提出了
机智的挑战。这是一部兼具极高思想价值和实践可行性的作品,它就如何在
全球商业环境中取得成功提出了直接的问题和切实的指导。它必将促使相当
多的企业管理者重新思考他们的战略。
——高盛国际副董事长罗伯特·D.霍马茨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飞速变化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什么才是生存与
成功的最佳途径——它是一本互联新时代的圣经、一本兼收并蓄的企业记事
、一本尖锐的商业环境评论、一部不可不读的佳作。
——KPCB公司合伙人维诺德科斯拉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重塑当前商业环境的力量进行深入分析,作者对传统思维提出了机智的挑战。这是一部兼具极高思想价值和实践可行性的作品,它就如何在全球商业环境中取得成功提出了直接的问题和切实的指导。它必将促使相当多的企业管理者重新思考他们的战略。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飞速变化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什么才是生存与成功的最佳途径——它是一本互联新时代的圣经、一本兼收并蓄的企业记事、一本尖锐的商业环境评论、一部不可不读的佳作。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在挤压成本之外
第二章 离岸业务
第三章 动态专业化
第四章 连接与协调的新形式
……
文摘 书摘
吸收双方最优秀的文化。跨越两种文化实施管理可能是困难的,因为它
要求经理们能够理解和尊重双方的不同文化需求。但同时,它也可以带来吸
收两种文化中最优秀成分的机会,从而提高企业的业绩。
仍以菲律宾的话务中心公司为例,热情好客和乐于助人是菲律宾的文化
特质,这使得菲律宾人具有提供卓越客户服务的天然优势。他们能够迅速地
与客户建立友好关系,让客户体会到发自内心的热情。但菲律宾文化同时又
是非常等级森严的:在企业中,经理们命令,工人们照做。这种文化就不利
于建立高效率的企业,因为员工不愿对经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免给自己
惹上麻烦。为解决这一问题,eTelecare培养起一种非等级的、以业绩为基
础的文化。它的经理和企业领导都是从内部提拨起来,而不是外来的。zz
中国的工厂在融合中美管理方式方面可圈可点。美国公司一般在生产程
序方面更为系统化,这样可以保证更换员工时生产也能连贯。然而,这一方
法缺少灵活性。而中国经理们一般不喜欢把工人的职责定得太死,他们更愿
意根据个人的技能灵活地分配工作。通过有效地融合这两种方法,中国的工
厂创造出了更高效的生产流程——既有严明的纪律,又能有效应对客户需求
改变、供应故障等突发问题。。。
要想有效地融合两种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从当地雇
用和培养出色的中层经理。大多数美国企业做得还不够好。它们经常从本国
派去高层管理者,同时再从其他企业招收中层经理。立源公司的贺将波是这
样描述这种典型情况的:“高层经理们往往会根据西方人的判断来招聘当地
经理,这些被招来的人自己可能不是西方人,但他们可能来自同一所大学,
并且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结果就是这些中层经理并不能在当地的文化环
境中实施有效的领导。”
压缩工作周期。在美国,有些压缩工作周期的方式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而这些方式却可以在离岸业务中实现。例如,通过利用离岸业务工程师工
资水平的优势,一家大型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将推出一种新型号笔记本的时间
缩短了三分之一。为压缩设计和测试周期,为这家企业服务的中国台湾公司
将该产品开发团队的工程师数量增加了一倍——最后仍比在美国本土雇用工
程师的费用少五分之四。同样的手段可以用来加快产品进入多个国家市场的
速度——只要设立若干个平行开发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