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社会学概论

2010-04-21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页码:22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61827938/9787561827932 ·条形码:978756182793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社会学概论 去商家看看
社会学概论 去商家看看

 社会学概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页码:22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61827938/9787561827932
·条形码:978756182793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内容简介 《社会学概论》是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教指委推荐教材。《社会学概论》全面地向学生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从绪论到第四章,集中探讨社会学是什么,着重介绍了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社会学的起源、社会学的分析视角、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从第五章到第十四章,集中探讨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文化、社会化、家庭、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互动、社会结构、地位、角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越轨、社会控制、全球信息化、社会变迁等。
全书注重从中国现实出发,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说明社会学的基本知识,系统规范,通俗易懂,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教材,同时也十分便于其他对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自学及实践参考。
目录
0 绪论
 0.1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0.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 社会学的起源
 1.1 社会学的产生背景
 1.2 社会学的产生
 1.3 社会学的形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2 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2.1 社会学的想象力
 2.2 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本章小结
 思考题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1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3.2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3.3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3.4 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4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4.1 中国社会学的兴起
 4.2 中国社会学的成长
 4.3 中国社会学的中断
 4.4 中国社会学的重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5 文化
 5.1 文化的内涵
 5.2 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5.3 文化的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6 社会化
 6.1 个性发展的理论
 6.2 社会化的含义
 6.3 社会化的机构
 6.4 社会化与生命历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7 家庭
 7.1 家庭的起源与性质
 7.2 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7.3 婚姻与家庭
 本章小结
 思考题

8 群体与组织
 8.1 社会群体
 8.2 社会组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9 社区
 9.1 社区概述
 9.2 社区的类型
 9.3 中国的社区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0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
 10.1 社会互动
 10.2 社会结构的基础——地位与角色
 10.3 社会网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1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1.1 社会分层的体系
 11.2 社会阶层的划分
 11.3 我国现阶段的阶层划分
 11.4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11.5 社会流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2 越轨与社会控制
 12.1 越轨行为的界定
 12.2 越轨行为的成因解释
 12.3 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12.4 社会控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3 大众传媒与社会
 13.1 大众传媒的概念
 13.2 大众传播的模式与过程
 13.3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13.4 大众传媒与全球信息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4 社会变迁、现代化与全球化
 14.1 社会变迁
 14.2 社会现代化
 14.3 全球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15%,到2007年上升至22%,这其中,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职业教育确立为教育发展战略重点。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措施,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调整的普遍做法。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职业大学至今,高职教育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促进。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1999年全国教育会议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5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台新举措,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举办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存在着由于各层次高等教育不谐调所造成的人才类型结构失衡现象。
文摘 1 社会学的起源
1.1 社会学的产生背景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和任何一门其他的社会科学的产生一样,社会学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
1.1.1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社会学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产物。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社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即发生了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和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这两次革命的胜利不仅表明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神学的彻底崩溃,而且完全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它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
随着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新兴的工业社会,即由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西欧资本主义突破封建时代的羁绊,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人类历史上,只有工业资本主义才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生产力。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胜利以及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束了先前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塞状态及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成了世界市场,引起了商业、航海业、交通业、服务业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后记 本书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较为全面地向学生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如社会学的起源、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以及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等,弓J导初次步入社会学殿堂的同学,对社会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领略社会学理论的魅力。全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说明社会学的基本知识、系统规范。本书适合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教材,同时也十分便于其他对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自学及参考。
本书在主编肖萍拟定大纲的基础上,各章撰稿人员分工如下:肖萍(南京大学)负责绪论部分;袁光亮(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负责第1、3章;史清华(江苏警官大学)负责第5、7、8、9、12、14章;逯恒贞(南京大学)负责第6、10、11章;胡炼刚(南京大学)负责第2、4、13章。全书由肖萍统稿。
在编写中,我们注意参考了国内现有的各种相关教材,汲取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编写中有不当或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