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2010-04-21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5881280/9787505881280 ·条形码:9787505881280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去商家看看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去商家看看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5881280/9787505881280
·条形码:978750588128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讲述了:在全国社会保障学科不断发展、逐步繁荣的过程中,相关的社会保障的教科书也大量出现,本教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教材定位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社会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以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政策为核心内容,在编写上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同已有的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是密切关注并全面体现我国社会保障学科和政策实务的最新动向,培养学生追踪学科前沿及钻研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给予我国社会保障学科和实践发展新的诠释,本教材体现了社会保障在我国的新动向、新发展。同时对我国社会保障政策进行回顾,并就有待解决的社会保障前沿问题给予关注。
二是理论和政策实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熟知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教材既系统地阐述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与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紧密结合,重点阐述我国社会保障现有的政策及发展过程。本教材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我国的实际,注重体现社会保障学科知识的本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注重编写内容上的突破与创新,注重案例分析。结合已经出版的社会保障教材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寻求内容上的突破与创新,突出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社会保障学科需要坚实的学术底蕴作为基础,更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教材并不是提供死板的知识,而是通过每章附有的相关典型、成熟的案例研讨,给人以相应的启迪,切实帮助学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李春根,男,1975年2月生,现任江两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经为研究生、本专科生、企业财会人员和财政税务干部承担过社会保障理论、公共经济学、财税理论与政策、中国税制、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的教学和培训任务,教学评价优秀。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公共经济学。近年来在《光明日报》、《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当代财经》、《社会保障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商业经济管理》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级(重点)课题8项,完成专著、教材6部。主编的教材《公共经济学》为国内众多的MPA培养单位选用,并获得江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编辑推荐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概况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

第二章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
第一节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及特点

第三章 社会保险
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养老保险
第三节 医疗保险
第四节 失业保险
第五节 工伤保险
第六节 生育保险

第四章 社会福利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老年人福利
第四节 残疾人福利
第五节 女性社会福利

第五章 社会优抚
第一节 社会优抚概述
第二节 社会优待
第三节 军人退役就业安置
第四节 伤残军人抚恤待遇
第五节 死亡抚恤

第六章 社会救助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
第二节 贫困救助
第三节 自然灾害救助

第七章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理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水平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水平的“度”及其数理模型
第三节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功能分析
第四节 社会保障水平的供求平衡

第八章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
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监督

第九章 企业年金
第一节 企业年金概述
第二节 企业年金的缴费与给付
第三节 企业年金的运营
第四节 企业年金的监管

第十章 社会保障法制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律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立法和实施机制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回顾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执行效果
第三节 未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当前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大大丰富我国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推动政策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学习、研究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提供了绝佳素材。本书试图通过理论、实践和政策相结合方法,结合翔实的案例,探讨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的基本问题。
本教材数易其稿而成,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其中,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李春根任主编,负责大纲设计、写作协调和总纂定稿。各章的写作分工如下:导言,李春根;第一章,余桔云;第二章,赖志杰;第三章,李春根、李建华;第四章1~4节,吴君槐、第5节,林玉;第五章,张毅;第六章,吴烁;第七章,廖清成、刘克纾;第八章,李春根、陈赘;第九章,朱国庆;第十章,赵万水;第十一章,徐光耀。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已在注释、参考文献中注明,一并在此致谢。
以1998年教育部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起点,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十多年。本校的社会保障硕士的培养则是始于2003年,本人自2005年起为社会保障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主讲《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学》等课程,曾用过郑功成教授、郭士征教授、李珍教授、赵曼教授主编的教材,从这些优秀教材和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受到很好的启发,当时就萌发从理论、政策两方面入手编著一本属于自己的教材的心愿。后来,本校在2007年实施研究生培养“十大质量工程”中,本人申报了这个选题,获得了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优秀教材项目的资助,这个愿望在今天终于变成现实。
本人要特别感谢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公共管理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提供的方便和帮助。同时也要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教材编辑中心白留杰老师对本教材出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责任编辑对本书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付出的艰辛劳动,感谢赖志杰、李建华、朱国庆和颜圆协助本人所做的大量编辑、案例搜集及校稿工作。
由于编著者学识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可能存在疏忽,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第二章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及特点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对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马克思逝世的那一年,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的一年。虽然马克思生前没有看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充分发展,但是,透过马克思生前对有关保险等相关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的一系列论述对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具有积极作用。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有关论述,是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结合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解释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研究。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如《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和《资本论》(1867年)等,马克思和他的亲密伙伴恩格斯阐述了对于社会保障的一些基本认识,建立他们的社会保障基本理论:
1. 揭示了社会保障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在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因就是社会保障为社会的物质资料在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分析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时,马克思具体提出了三方面的理由:
(1)社会的物质资料再生产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社会提供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予以保障。马克思在分析不变资本再生产时指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各种会使得它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中。……因此,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只体现新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从价值方面来看)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