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理解自由意志

2010-04-19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62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301140517/9787301140512 ·条形码:978730114051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理解自由意志 去商家看看
理解自由意志 去商家看看

 理解自由意志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62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301140517/9787301140512
·条形码:97873011405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丛书名:爱智文丛
·外文书名:Making Sense of Free Will

内容简介 我们的意志是上帝创世的宏大计划中预定的细节,还是大脑内物质世界的自然作用?我们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被决定的?如果没有自由意志,我们的善行值得赞颂吗?我们的恶行还应该受罚吗?如果拥有自由意志,那是对上帝的威胁吗?是对自然规律的反叛吗?这些问题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对它的探究成为人类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自由意志不仅关系到对与错、罪与罚、强迫与控制,而且还涉及一系列形而上学问题,如行动与事件、一心灵与身体、必然性与可能性、因果性与决定论、自然规律的本质等。
《理解自由意志》从自由意志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入手,详细阐发了由自由意志问题引发的各种流派、观点及其论证,重点探讨了相容论与不相容论对自由意志问题提出的种种解决方案。当然,作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描述自由意志问题本身的发展脉络,更在于揭示通过自由意志问题而达到的自我理解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诚如作者所言:“作为人,我们的尊严并不在于通过价值实验来形成一个完全具有原创性、但与世界没有任何合理联系的自我,而是在于这一事实:通过认识和回应人类共同分享的道德理由,我们把自己塑造为一个道德上负责任的自我,那种对人类的共同命运充满关怀和同情、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对他人负责的自我。如果我们已经成功地形成了这样一个自我,那么人类的生活世界就会少一些不确定性,少一些使我们无法做出选择的道德困境。”
作者简介 徐向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论、形而上学、早期现代哲学、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已出版《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护》、《怀疑论、知识与辩护》。《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及译著多本,并发表四十多篇论文。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自由意志问题
一自由问题
二自由意志与对人的冲突看法
三形而上学自由的主要问题领域
四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
五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六自由行动与自由意志
七实践自由的三个传统观念

第二章决定论及其含义
一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二决定论与人类行动
三神学决定论与宿命论
四对逻辑决定论和神学决定论的简要评论
五决定论的各种形式
六决定论与因果决定
七非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第三章不相容性论证
一自由意志与可供取舍的可能性
二对不相容论的主要论证
三对能力转移性原则的讨论
四对一个真命题有所选择
五大卫刘易斯对后果论证的批评
六局部奇迹相容论
七因果关系、反事实条件句与后果论证
八能力必然性与自由选择
九能力、行动与认知要求
十机会、能力与自由意志
十一再论“能够使得一个命题为假”

第四章能力、机会与自由
一相容论的动机
二道德责任的“终极责任”条件
三能力与控制
四因果决定、认知状况与人的自由
五因果传递性与能力转移性
六自由意志、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七自由意志与非决定论的不相容性:“心灵论证”
八能力、机会与慎思
九实践慎思与开放选择假设
十语境与自由
十一自由行动的三个含义
十二对“本来就能采取其他行动”的条件分析

第五章因果关系、自然规律与自由意志
一对因果关系的一些必要说明
二插曲:对不相容性论证的简要回顾
三后向因果关系、时间旅行与自由
四自然规律的两个概念
五倾向、因果性和有条件的规律
六一种休谟式的相容论
七对自由意志问题的二元论探讨
八戴维森的相容论论证
九精神因果关系与自由意志

第六章自主性与控制
一层序动机理论
二反思认同与真实自我
三约束与控制
四自主性与自由意志:一个相容论的说明
五控制、操纵与心理自主性
六非约束性的隐蔽控制、决定论与自主性

第七章非决定论、量子理论与自由意志
一量子世界的奇异性与哥本哈根解释
二测量问题与其他相关解释
三量子理论与心灵一大脑的相互作用
四客观非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不相容性
五自主性、因果历史与双重能力
六非决定论与自由能动性
七事件因果非决定论
八非决定论、慎思与自我授权的决定
九实践冲突与力争的意志
十量子理论、意识与自由意志:一个进一步的考察
十一合理性、或然性因果关系与对比说明

第八章行动、自由与能动性
一行动、原因和理由说明
二行动者因果关系与自由能动性
三行动者因果关系与运气问题
四行动者因果性、基于理由的说明与积极控制
五一种“经过整合”的观点
六能力、倾向与自由
七结论
……
序言 我们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认为其他人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这个问题是哲学史上最古老、最持久的一个问题,也是最艰难的问题之一。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的问题贯穿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也占据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与人类生活的处境和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对它的探究就成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自由意志问题不仅关系到一系列关于对与错、罪与罚、强迫与控制的争论,因此具有很现实的意义,而且也必然涉及一系列有关的形而上学问题,例如行动与事件、心灵与身体、必然性与可能性、因果性与决定论、自然规律的本质等,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为了恰当地理解和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探究形而上学、心灵哲学、行动理论和道德心理学、知识论、科学哲学以及宗教哲学等领域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我们对其他哲学领域的理解。
然而,这个格外重要的问题在国内至今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尽管我自己并不认为我已经有能力处理好这个艰难的问题,但我仍然尝试在这方面做出一点努力,以便引起国内哲学界对它的关注。我对自由意志问题的处理主要是立足于当代的争论和讨论,尽管我也会偶然提到一些在哲学史上重要的观点和论证。①我的目的是要在尽可能公正地介绍和评价这个领域中主要的观点和论证的基础上,发展我自己对自由意志的理解。具体地说,我并不认为不相容论者提出来反对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相容性的论证已经充分地处理了一些有关的问题,例如因果关系和自然规律的本质以及我们对能力和自由的关系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也试图说明和强调如下这一点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想要对自由意志问题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理解,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仅仅把它处理为一个单纯的形而上学问题,而且也应该在我们对人类能力和人类能动性的理解中来探究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很多不相容论者对自由意志的探讨是成问题的,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基本上忽视了这一点,或者充其量只是对人类能力和人类能动性提出了一种歪曲的理解。
文摘 不过,在考察二元论探讨之前,我们需要首先问一个问题:诉诸于二元论真的解决了自由意志问题吗?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疑问,是因为:不论在哲学还是在经验科学中,我们通常都承诺了一个方法论原则,它所说的是,我们应该按照相对容易理解或者已经得到理解的东西来说明不太容易理解或者尚未得到理解的东西。我们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和我们的意志如何是自由的,这些问题本身都很艰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很神秘的问题。然而,不幸的是,一个非物质的心灵/灵魂何以可能,我们如何设想其可能性,这些问题显然比自由意志问题更加艰难和神秘。所以,如果我们试图通过诉诸二元论来说明白由意志的可能性,那么我们首先就得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说,一种非物质的心灵/灵魂何以可能?既然心灵/灵魂被认为是非物理的,它何以能够与我们的身体和物理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如果我们的心灵/灵魂确实以某种方式使我们具有了自由的行动和选择,那么那种作用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当我决定端起茶杯喝水时,我的胳膊的运动显然是一个物理运动。假设正是我的决定引起了我的胳膊运动,而前者被认为是由一个非物质的心灵/灵魂做出来的,那么一个非物质的心灵/灵魂做出的决定,或者做出决定这件事本身,何以能够引起一个物理运动呢?当然,在现代哲学史上,并不是没有哲学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例如,马勒伯朗士认为,精神的东西与物理的东西构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它们之间确实没有直接的因果作用,而是,它们之间所有表面上的因果作用都来自于上帝的连续干预--每当其中一者发生某个变化时,上帝就在另一者那里导致了一个变化。按照这种观点,当我决定要喝水时,上帝就导致我的胳膊发生运动,使我端起杯子。但是,至少对于那些不相信上帝的人来说,这个观点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实际上,即使我们相信上帝存在,我们也没有很好的理由认为,上帝在我们的心灵和物理世界(包括我们的身体)之间连续不断地进行干预。假设我想要谋杀50个无辜者,并决定要这样做。于是,如果我对那些无辜者的谋杀是由上帝来实施的,那么谁应该对谋杀负责:是我还是上帝?如果我的精神状态的任何变化都需要以上帝为中介才能引起某些物理变化,那么上帝至少要对那些物理变化承担部分责任。进一步,假设世界上本来就有一些心地邪恶的人,那么上帝至少要对邪恶在世界中的存在担当部分责任。然而,对于有神论者来说,这大概也是一个不可接受的结论。
所以,如果我们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