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页码:5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807039221/9787807039228 ·条形码:9787807039228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金性尧全集(第2卷)(精) |
 |
|
 |
金性尧全集(第2卷)(精)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页码:5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807039221/9787807039228
·条形码:9787807039228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出版博物馆专集
内容简介 《金性尧全集(第2卷)(精)》为第二卷,收录了清代笔祸录、清代宫廷政变录、六宫幽灵、亡国之君、奸佞春秋、清宫掌故这六部分内容!《金性尧全集》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收录金性尧生前结集出版的《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等散文及文史随笔集;以及《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等古诗选注集;此外,还收录未曾结集出版的公开发表的文章、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等;附卷收录已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文坛友好来信、金性尧年表以及金性尧夫人武桂芳的作品。
作者简介 金性尧(1916~2007),笔名文载道、星屋等,浙江定海人。金性尧幼年时代就读于私塾。青年时代参加校勘《鲁迅全集》,编辑《鲁迅风》周刊,后又主编《萧萧》、《文史》杂志。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春明出版社等的编辑、编审,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中华活叶文选》等。
为客观全面反映金性尧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经家属授权,出版博物馆整理编辑了《金性尧全集》,供读者阅读研究,亦作为对金性尧的最好纪念,本册为第二卷。
目录 炉边诗话
闲坐说诗经
夜阑话韩柳
……
序言 金性尧(1916~2007),笔名文载道、星屋等,浙江定海人。
金性尧幼年时代就读于私塾。青年时代参加校勘《鲁迅全集》,编辑《鲁迅风》周刊,后又主编《萧萧》、《文史》杂志。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春明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编审,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中华活叶文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等。
为客观全面反映金性尧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经家属授权,我馆整理编辑了《金性尧全集》,供读者阅读研究,亦作为对金性尧的最好纪念。
《金性尧全集》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收录金性尧生前结集出版的《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炉边诗话》、《闲坐说诗经》、《夜阑话韩柳》、《清代笔祸录》、《清代宫廷政变录》、《六宫幽灵》、《亡国之君》、《奸佞春秋》、《清宫掌故》、《伸脚录》、《不殇录》、《饮河录》、《一盏录》、《土中录》、《三国谈心录》、《闭关录》等散文及文史随笔集;以及《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等古诗选注集;此外,还收录未曾结集出版的公开发表的文章、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等;附卷收录已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文坛友好来信、金性尧年表以及金性尧夫人武桂芳的作品。
上述著述中,凡前已正式出版者,仅改正个别明显的误排,余均保持历史原貌,不作更动,同时分别在辑封作简单的介绍说明。作者自序置于原书正文之前,他人所作之序跋作为附录置于原书文末。遇有重复的篇目,内容完全一致的按照时间顺序,先出版者全文收录,后出版者存目;同一篇文章内容改动较多、材料有所补充、观点有所变化的则照收。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以及集外文等为首次结集出版。
《金性尧全集》整理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史良昭编审、曹明纲编审,金性尧先生三女金文男女士的鼎力相助,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出版博物馆
2009年2月
文摘 七月的夜晚,暑意还没有完全消失,人们还要到原野里去乘凉。忽然,一颗红色的大星向西面流去,高空里闪着强烈的光芒,如同宇宙之流萤,这种奇异的夜景恰巧被一位民间诗人看到了,从一刹那问视觉的刺激里,时间观念便通过空间观念而出现,诗人立即写下第一句的“七月流火”。接下来是省去八月,紧接九月,因为八月天还不太冷,九月才是秋风渐急的时候,才会想到“授衣”,黄仲则所谓“九月衣裳未剪裁”。诗也总是含有跳跃性的。九月之后,又略去十月而径说十一月、十二月。因为觱发和栗烈那样风力,用在这两月中才恰当。第二章 里于九月后又略去整整一个冬天,径说阳光照暖,黄鹂争鸣的春天。春天的影子已经在诗人心中跃动,诗人急于要为她歌唱了。
《诗经》里的语言,有不少是当时的口语,所以唱的时候,别人容易听懂。有些单字或词汇,在今天已经沦为“死字”,需要专家们去考证,当时却是经常在使用的活字。例如觱发可能是大风触物的象声词,栗烈当也是象声,不一定是风猛烈得使人打寒战的意思。又如第七章 里的“黍稷重穆”,在《鲁颂·闽宫》里也用过。就这四个字本字说,各有各的具体涵义,即每字下都可以用顿号隔开,如“重”字(通“穜”)的意思为后熟的谷物,“穆”为先熟的谷物,但在诗里只是谷物的泛称,就像我们现在说的柴米油盐、风花雪月一样。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中说:“古人颇用成语,其成语之意义,与其中单语之意义又不同。”正可用来解释这些例子。又如第八章 末句的“万寿无疆”,除本篇《七月》外,《诗经》中还有五处用过它。说起来历,不过是宴饮举酒时信口说的祝颂之词,多少带有混话味道。
本篇第二章 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两句,古今学者理解全然不同。按照某些古人的说法,这“女”是已经订婚的上层女子,“归”是于归之归。她们在采桑时想到不久要远嫁异地,与“公子同归”,因而要与父母分离,心中不免伤悲。可是现代好多学者,也有将“同归”解为带着走或抢了去的,即指采桑女之遭蹂躏。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又将“许多野蛮民族的酋长对于一切的女子有'初夜权"'的故事作比。但我们从西周时代的历史看,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固然已经存在,妇女之遭受污辱也是常见的现象。我们对周公制礼作乐那一套美化了的说法固然不能看得太认真,但这个时代毕竟和酋长统治的野蛮时代不同些。诗中的采桑女子,并不是专指单独一个人,而是泛指几个人。那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