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121075421 ·条形码:97871210754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软件开发技术 |
 |
|
 |
软件开发技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121075421
·条形码:97871210754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软件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软件开发技术》从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出发,将软件开发技术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全面覆盖软件开发过程,特别是软件开发的IT规划和软件过程管理等内容进入了教材的设计环节。《软件开发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开发规律概述、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系统分析与建模、软件架构技术、软件设计模式、IT规划与咨询、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软件开发案例分析等。《软件开发技术》重点分析实际软件开发案例,使读者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规律与实际管理方法。
《软件开发技术》配套光盘,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文档模板(国家标准、企业标准、CMM3级要求等)、设计案例(企业级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优秀成果资料、多媒体电子课件,是教材内容的有力补充。
《软件开发技术》可作为高等学校软件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和的教材,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学习参考。
编辑推荐 软件开发技术
·了解企业级复杂多系统软件分析
·掌握软件开发全过程,包括战略、组织、流程和技术
·软件开发包括咨询、规划、管理与架构
·实际案例能够与企业应用相结合
目录 第1章 软件开发规律概述
1.1 软件危机新问题
1.1.1 早期软件危机的表现
1.1.2 企业信息化建设
1.1.3 信息孤岛
1.1.4 软件应用集成
1.1.5 软件投资效益
1.1.6 全球软件产业范式转型
1.2 软件工程理论回顾
1.2.1 软件工程概述
1.2.2 软件工程的基奉原理
1.2.3 软件工程的常用模型
1.2.4 软件体系结构和工具的选择
1.2.5 软件开发方法综述
1.2.6 软件开发的发展方向
1.3 软件开发规律认识
1.3.1 软件开发本质
1.3.2 软件工程活动
1.3.3 软件构造特性
1.3.4 软件开发质量与效率
1.3.5 软件项目管理
1.3.6 软件过程管理
1.4 新网络技术条件下软件开发技术进展
1.4.1 新一代网络信息化的极限应用——网格
1.4.2 实时嵌入式系统
1.4.3 智能终端
1.4.4 网络增值服务
1.4.5 SAAS在线服务
1.4.6 协同管理
1.4.7 Web 2.0
1.4.8 XML
1.4.9 知识管理
1.4.10 应用共享
第2章 软件开发方法
2.1 软件应用分类
2.1.1 基础软件
2.1.2 中间件
2.1.3 应用软件
2.1.4 嵌入式应用软件
2.1.5 高性能计算平台
2.1.6 分布式计算技术平台
2.2 软件开发模型
2.21边做边改模型
2.2.2 瀑布模型
2.2.3 快速原型模型
2.2.4 增量模型
2.2.5 螺旋模型
2.2.6 演化模型
2.2.7 喷泉模型
2.2.8 智能模型
2.2.9 混合模型
2.2.10 软件开发模型的比较
2.3 软件开发方法
2.3.1 结构化开发方法
2.3.2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2.3.3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2.3.4 敏捷软件开发
2.3.5 构件、组件、中间件
2.3.6 软件生产线思想
2.4 软件开发趋势
2.4.1 软件发展趋势
2.4.2 软件开发的趋势
2.4.3 软件开发技术趋势
第3章 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
3.1 软件开发平台
3.1.1 网络应用开发平台
3.1.2 嵌入式开发平台
3.2 数据库平台
3.2.1 0mcle
3.2.2 Sybase
3.2.3 SQL Server
3.2.4 DB2
3.2.5 mySQL
3.2.6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3 软件开发工具
3.3.1 开放源代码软件
3 3 2 基础开发工具
3.3.3 测试环境与工具
第4章 系统分析与建模
4.1 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4.1.1 可行性研究
4.1.2 需求捕获
4.1.3 客户沟通
4.1.4 编写文档
4.1.5 需求验证
4.2 建模技术
4.2.1 基本概念
4.2.2 数据建模
4.2.3 功能建模
4.2.4 行为建模
4.3 UML基础与应用
4.3.1 UML语言
4.3.2 UML视图
4.3.3 UML工具
4.3.4 UML案例
4.4 领域建模(MDA)
4.4.1 基本概念
4.4.2 建模方法
4.4.3 模型驱动
第5章 软件架构技术
5.1 软件架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5.1.1 基本概念
5.1.2 架构技术
5.1.3 架构特性
5.1.4 架构、框架与模式
5.2 软件体系结构模式分析
5.2.1 交互式系统架构
5.2.2 数据库系统架构
5.2.3 插件系统架构
5.2.4 分布式系统架构
5.3 软件体系结构研究与发展
5.3.1 体系结构建模
5.3.2 体系结构描述
5.3.3 体系结构模式
5.3.4 软件产品线
第6章 软件设计模式
第7章 IT规划与咨询
第8章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第9章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
序言 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全国35所)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培养的最重要要求是:产业化、工业化、国际化。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是软件学院各个专业重要的学位课程之一,该课程涉及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开发规律认识、软件架构、系统分析、管理咨询、IT规划、设计模式、软件开发模式、项目管理等诸多领域的知识。
目前,国内的“软件开发技术”教材仍存在专业覆盖面不足、与产业化实际结合不够等问题。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在近年招生规模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专业化,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邀请有丰富产业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多位教师(博士)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将软件开发技术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覆盖软件开发过程,特别是软件开发的IT规划和软件过程管理等内容进入了教材的设计环节。
本书提供配套光盘,光盘中提供了大量软件开发文档模板(国家标准、企业标准、CMM3级要求等)、设计案例(企业级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优秀成果资料、多媒体电子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程学习扩大知识面,是教材内容的有利补充。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软件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还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学习、参考。本书总体结构由张帆博士制定,l、2、3章由余莉博士编写,4、5、6章由朱大勇博士和张帆博士编写,7、8、9章由张帆博士和张健编写,张帆博士对全书进行了统稿。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通信公司张健负责光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牛艳玉负责全书的审校与图表编绘。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国内著名管理软件公司用友软件股份公司和IBM公司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文摘 内容概要:
◎软件危机新问题
规模、复杂度、信息孤岛、应用集成、投资效益低、信息化持续建设等。
◎新网络技术条件下软件开发技术进展
技术融合(网格技术)、实时嵌入式、智能化终端、网络增值服务、SAAS在线服务、协同展现、Web2.0, XML,知识管理(决策、挖掘)、网络应用开发(.NET,Java等)、应用共享等。
学习目标:
◎了解软件危机新问题
◎熟悉软件工程基本理论与原则
◎认识软件开发规律
◎新网络环境技术条件下软件开发技术新进展
软件危机是指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在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软件危机曾经是软件界,甚至整个计算机界最热门的话题。为了解决这场危机,软件从业人员、专家和学者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现在人们已经逐步人士到所谓的软件危机实际上仅是一种状况,那就是软件中有错误,正是这些错误导致了软件开发在成本、进度和质量上的失控。有错是软件的属性,而且是无法改变的,因为软件是由人来完成的,所有由人做的工作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问题在于如何去避免错误的产生和消除已经产生的错误,使程序中的错误密度达到尽可能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