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龙床:14世纪-17世纪的六位中国皇帝

2010-04-13 
市场价:¥39.00卓越价:¥31.20为您节省:7.80元 (80折) VIP 价:¥30.26 SVIP价:¥29.64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龙床:14世纪-17世纪的六位中国皇帝 去商家看看
龙床:14世纪-17世纪的六位中国皇帝 去商家看看

 龙床:14世纪-17世纪的六位中国皇帝

  • 市场价:¥39.00
  • 卓越价:¥31.20为您节省:7.80元 (80折)
  • VIP 价:¥30.26 SVIP价:¥29.64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在2010年1月20日有货,立即订购。   1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1)
  • 4 颗星:
  • (0)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页码:51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805878560
    ·条形码:978780587856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思路、风格和写法,大概是不甚拘于格套的。作者从未打算乔装打扮成一个专业治史者,模仿他们的方式和体例去写。另外,文坛有写历史小说的,以历史为素材,搞文学创作——作者亦非这种路数——作者自觉好像是相反,把文学的精神和视角,带到历史写作里面去。这会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叙事和观照。所谓叙事,是把史料仔细研究之后,用心揣摩它们的关系各种可能性,组织起来,重新呈现。观照的意思很简单,在历史人物和事件面前,作者不能只是一个抄书匠,也不能成为过往观点、看法和评判的传声筒,要努力拿出较为深入而独异的个人感受和见地,否则,对肯于为本书掏钱和花费时间的读者,将有愧焉。
    在历史写作中引入文学的精神和视角,不是随意捏弄历史的借口,刚好相反,愈在这种情形下,愈要谨守门户。材料运用与理解,宜追求创造性和深刻性,但材料的来源,务必清晰、可靠。写作中,有人建议减少对于旧籍的直接引用,转述为现代语,以便阅读,作者考虑再三,未敢采纳。因所有引文,都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应以原样留在书中,立此存照,跟作者的运用、阐发相质证。不过,普通读者对陌生、难懂字句的理解问题,确实需要设法解决。注释,是通常的做法,但找寻起来很令人厌烦,作者自己往往就无此耐心。忖度之后,决定尝试以下办法——直接在相应字句后增加夹注,以方括号与原文区分。这里特加说明:(1)书中,凡方括号内、以相异字体排印的文字,即是对引文的注解;(2)这些注解主要有两类,一类属于对原意的直译,另一类则适当有所引申、评述或转释,以利读者理解和增加阅读趣味。
    作者简介 李洁非,祖籍山东,出生在安徽合肥,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求学期间,颇以元明清文学为意,后因毕业分配之故,未遂此志,转而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活跃于文坛,代表作《从英雄到普通人》、《什么不是悲剧》、《与萨特告别》、《物的挤压》等产生过重要影响。2000年获“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近年,以“整体人文”理念为引导,以“学术可读性”为旨归,逐渐形成更具思想含量的跨领域、跨文体的研究和写作风格。《龙床》即为这一风格的新探寻。
    编辑推荐 本书与其他明史普及类书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书并不是帝王传记,而是试图从心理角度展现龙床上的六位普通中国男人。对他们心理个性“揭秘”的背后,最终指向的是对14-17世纪整个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作者身为知名的当代文学批评家,有意识地将文学的精神和视角,带入了向来严肃的历史写作,要让历史变得摇曳多姿。在普及历史的时代浪潮中,本书在趣味性和学术性之间,尝试着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
    目录
    草莽之雄
    说凤阳,道凤阳
    此草寇,非彼草寇
    泥腿子皇帝
    一朝权在手
    揪出与打倒
    ……
    文摘 书摘
    说凤阳,道凤阳
    平常,从南山坡望去,旷野无际,野草萋萋。宽大的山坡几乎一直很
    平缓地向北延伸着,只偶有起伏,间或点缀着几株孤零零的树。一条清亮
    的河流绕着山坡,静静流淌,阳光下就像条白绸带。
    此河名濠,小,长数十里。源有二,一自横涧山,一自定远城北,在
    濠州之南合流,蜿蜒东北而入淮水。小固小,却非无来历。很早以前,庄
    子常流连于此。濠水以澄澈出名,是“I临渊羡鱼”的佳处,当年,庄子偕
    惠子同来赏鱼,留下一段“子非鱼”的巧辩典故。上千年过去了,平静的
    濠水好像再没有新奇故事发生,只是默默流淌。
    至正十二年,大旱令素常清亮的濠水全无往日风采,就像从少女红唇
    一夜之间变成老妇槁唇。鱼儿无影无踪,河床随处呈现网状裂缝;少量幸
    存的河水,薄薄的,奄奄一息,在河中央最凹处反射出光来,几乎看不出
    它在流动。
    一条死水,犹如濠州的人心。
    不过,此地人民对这情形倒也并不陌生。八年前,一场更凶烈的旱蝗
    之灾,旬日之间夺走成千上万条性命。那一年,单单是孤庄村朱五四老汉
    一家,五口人便死了三口,四月初六朱老汉头一个撒手人寰,三天后,轮
    着大儿子重四毙命,又十日,朱家妈妈陈二娘丢下老二重六和老幺重八,
    也追着老伴和大儿子去了阴曹地府。可怜那重八年方十七,十来天的工夫
    竟眼睁睁连丧父母和长兄。好些年后,孤庄村父老说起此事,还都直摇头
    叹气,直道:“惨哩……”
    如今,当年人烟寥落、鸡犬声稀的景象,又在孤庄村重现。落日下,
    极目而眺,偌大的平野全然空旷,生生看不到一个人影,甚至不见鸟儿飞
    过,那份静谧简直是一种透着忧伤的美,可是久处其中,却令人不免感到
    可怖。
    就在南坡,一株老榆树下,有一个小土堆微微隆起,没有什么特征,
    上面光秃秃的只长些荒草,而且经年风吹雨刷,土包越来越平,眼看着就
    要消失了。但是绕着转过来,猛然却见一条大汉仰躺在土包旁,冷不丁吓
    你一跳!那汉子身长八尺,黝黑精瘦,穿一条污烂污烂的直缀,敞着胸怀,
    夕阳洒落处,肋骨历历可数,破帽儿遮脸,肚皮一起一伏——竟是睡着了

    “八哥,醒醒,醒醒……”
    汉子猛一惊,睁眼看时,是打小一处厮混的周家小三子。但见他背负
    布包,神色匆忙,似要出远门的样子。
    “小三子,你这是要去哪儿?”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