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农林 >

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

2010-04-1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2337496/9787802337497 ·条形码:9787802337497 ·版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 去商家看看
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 去商家看看

 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2337496/9787802337497
·条形码:97878023374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开发利用好秸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既保护了生态环境。 多种多样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单一的技术很难充分利用其潜在价值。为提高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相关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特编写《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以供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
二、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及用途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
四、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第二章 秸秆还田技术
一、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状况
二、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及应用前景
三、秸秆还田利用机理
四、秸秆还田方式及有关技术
五、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六、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
七、稻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
八、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
九: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技术

第三章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一、秸秆发电
二、秸秆饲料
三、秸秆制生物蜂窝煤、秸秆炭及压块燃料等
四、秸秆制乙醇
五、秸秆气化及秸秆制沼气
六、秸秆合成内燃机燃油
七、秸秆基质
八、秸秆制板材及其他建筑材料
九、秸秆编制草编制品
十、秸秆其他利用技术

第四章 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简介
一、打捆机械
二、水旱两用埋茬耕整机
三、秸秆粉碎还田机
四、双轴型旱田灭茬旋耕机
五、旋耕复合作业型水田平整机
六、其他秸秆综合利用机械
七、我国秸秆还田机发展状况
八、国外秸秆还田机发展状况

第五章 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二、加快技术进步和开发,技术研究强调实用性
三、监督、管理和综合利用指导的协调统一还有待加强
四、没有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五、提高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加大政府投入
六、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以效益吸引群众
七、发展生物质发电的体会和建议

第六章 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近况、分析及法律政策
一、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和有关法律政策
二、丹麦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和有关法律政策
三、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和有关法律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农作物秸秆中含大量的碳、氮、磷、钾、钙、镁、硫和硅等多种营养元素,同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是一种可以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资源”。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可以作为肥料、饲料、燃料和工业原料加以利用,通过秸秆还田、发电、饲料化、栽培食用菌、秸秆制沼与工业化利用等途径,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从而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2001年3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被列入国家“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的第37项。2006年中央l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2007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启动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试点项目,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强生物质产业技术研发、示范、贮备和推广,组织实施农林生物质科技工程。为确保奥运空气质量,2008年5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联合下文部署秸秆禁烧工作,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副省级城市所辖区域将全部列入禁烧范围,要求2008年5月初至9月底,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辽宁等省市作为重点秸秆禁烧区域,必须实行全面禁烧。
文摘 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过度开垦耕作,导致美国二次黑色风暴,后开始研究发展以秸秆还田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其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秸秆还田技术研究与推广,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开展秸秆还田免耕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且绝大多数集中在旱地,西方国家还将秸秆还田作为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主要手段。
  我国秸秆资源相当丰富,可作为改土培肥材料施人土壤的秸秆主要有玉米秸、稻草秸、麦秸等。在化学肥料出现和使用之前,作物秸秆就以多种形式(包括堆沤、垫栏、燃烧后的草灰直接还田)与厩肥、圈肥和人畜粪尿等一起参与土壤一作物循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发生转移,继续推广秸秆堆沤肥间接还田遇到困难,同时考虑到燃料结构调整以及工业用秸秆难度大等因素,所以迫切要求秸秆直接还田。采用机械化作业使秸秆还田,既可以省去大量人力,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高温型菌种制剂将小麦、玉米、水稻等秸秆快速发酵成高效、优质有机肥。
  我国秸秆直接还田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在北方一些国营农场推广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利用,同时国内开始试验研究单项技术,70年代部分高校和农业科学院开始覆盖和少(免)耕等试验研究,山东等省大面积推行秸秆覆盖还田,80年代在南方两熟、三熟制和北方高产地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