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文化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页码:46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7628081/9787807628088 ·条形码:9787807628088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希腊文化史 |
 |
|
 |
希腊文化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页码:46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7628081/9787807628088
·条形码:97878076280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史家名著书系
内容简介 《希腊文化史》内容简介:欧洲最早的文明——希腊文明,约在4500年前出现于克里特岛。它因传说中的米诺斯国王而被称为“米诺斯文明”。当迈锡尼人侵入米诺索斯时,米诺斯文明也走到了尽头。迈锡尼人非常羡慕米诺斯文明,并且把他们的文化移植到欧洲大陆。
作者简介 刘增泉
学历
法国巴黎大学(Sorbonne)西洋史博士
法国国家高等社会科学院文化史博士
现职
淡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编者专著
《古代中国与罗马之关系》
《罗马帝国时期旅行的冒险与乐趣》
专著翻译
《欧洲文化史》
《中欧西欧的罗马行省》
《历史从苏美人开始》
《文艺复兴艺术史》
《拜占庭帝国与东正教世界》
《中欧西欧的罗马行省和社会宗教》
《中国与罗马东部历史渊源》
《帝俄与俄罗斯》
《简明西洋上古史》
《简明西洋中古史》
《简明西洋近代史》
专著编著
《西洋上古史》
《西洋中古史》
其他专著翻译
《死亡之后的生命》
《新时代灵异医疗术》
《亘古未解世纪之谜》
编辑推荐 《希腊文化史》编辑推荐:希腊的文明发展乃是因为希腊人具有一种自由的精神,而这种自由精神也得益于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荒芜的山岭成为天然的屏障,为古希腊城邦政治奠定了基础,却也使希腊难以统一。希腊文明的基础在于教育人们如何去思考。换言之,他们喜欢动脑筋,在雅典的任何角落里,都可以见到一些冥思苦想的人,为一些疑问苦思。这就是教育,也是文明的原动力。
目录 第一章 地中海区域文化
爱琴文化
米诺斯文化
希腊人南下
第二章 阿卡曼侬的统治
大陆文明
蜂窠式坟墓
王宫
早期希腊语言文化
英雄时代
第三章 多利斯人的入侵
动荡年代
多利斯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
离乡背井找寻新居所
《伊利亚特》创作背景
第四章 早期希腊文化
东方文化
社会制度
第五章 古代大陆希腊
斯巴达同盟
政治组织
萨摩斯人
扩张时期
竞争时期
第六章 雅典的扩张
波斯的扩张
雅典的政体
雅典的政治改革
第七章 第一次波希战争
希腊内乱
孤立无援
雅典的介入
马拉松战役
第八章 第二次波希战争
雅典的政治改革
军事同盟
温泉关战役
波希海战
希腊的胜利
第九章 希腊城邦政治
阿提卡半岛
政治改革
城邦争霸
第十章 中期的希腊文化
宗教信仰
神话与传说
第十一章 海上帝国
外交关系
同盟组织系统
双雄并驾齐驱
政治与军事的发展
第十二章 城邦战争
动乱的社会
城邦社会
第十三章 马其顿人的征服
菲利二世统治时期
马其顿人的国王
马其顿和雅典在哈尔基季基的冲突
菲利的胜利
第十四章 马其顿菲利所取得的胜利
菲利的影响
马其顿的入侵
菲利的论断错误
希腊优势的丧失
第十五章 贵族政治体制
巅峰时期的贝奥提亚
同盟的解体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第十六章 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的内忧外患
雅典的胜利
雅典衰亡
城邦的复兴
第十七章 伯罗奔尼撒后期之战
斯巴达同盟
西西里之战
波斯的资金和腓尼基的舰队
民主派政治
舰队的优劣
第十八章 斯巴达与底比斯的称霸
城邦的矛盾和分裂
海上霸主
雅典民主派的统治
斯巴达宣战
科林斯战争及国王和平协议
第十九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
精神生活
宗教哲学思想
历史、喜剧与科学
第二十章 晚期希腊文化
艺术
文学、哲学
悲剧
第二十一章 公元前世纪的希腊文化
古典希腊文化
希腊哲学
第二十二章 希腊化世界
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对东方省份的征服
进军西亚地区
击败波斯
第二十三章 亚历山大对波斯帝国的征服
夺取波斯帝国
进军印度及撤回
亚历山大君主统治
第二十四章 亚历山大帝国的解体
佩尔狄卡斯
安提帕特
政治自由
……
序言 在国内西洋史学界影响笔者最深远的一个人是刘景辉教授。先生不仅在常识上令笔者折服,其对后进的提携更让笔者印象深刻。他长期任教于台大历史系,因此早年笔者也无缘修读他的“希腊罗马史”课程。认识先生纯粹是因为看了他的学术著作之故。几次拜访先生,他总是谦恭和气,并不吝给予指导。对于这样的良师益友,笔者时刻永铭在心。
希腊的现在土地面积约占131,990平方公里,疆土地形富有变化、岗峦起伏、港湾交错,这样的地形,也深深影响人民的生活品质。希腊的中部的科林斯地峡,山势很低,现有运河穿越,伯罗奔尼撒也因运河的开通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半岛。来此旅行的人会发现,此地全是光秃之岩石,河流也不过几条小溪,可耕地甚少。此故,希腊多强壮的山民,他们既活泼又热情。
希腊为海滨之国,海岸线绵长,又有无数的港湾,而海岸四周则有许多突出的岩石或岛屿,不啻为一天然的良港。尤其夏天的爱琴海看似湖泊,海水为深蓝色,就如同荷马所言:海水是“紫罗兰色”。
由于海与希腊人民这么的亲近,因此希腊人喜欢出海捕鱼或从事贸易的工作。在古代的世界,希腊人多为航海家和冒险家。
希腊的气候很温和,雅典的冬天甚少下雪,唯今年(2004年)例外,夏天虽然炎热,但热气随之被海上的凉风吹散。
文摘 新石器时期最早在爱琴群岛的定居活动发生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CNOSSUS),依碳十四的推断,大约是公元前6100年,来此之前他们就已知制陶的技术,不久开始用火烧砖建屋,他们的房舍有碳、石的地基,砖墙、矮灌木加泥的屋顶;食品以专用的炕和圆顶的容器加热,并以小型手磨和砂浆碾磨谷物。他们储备大量的黑曜石,可能来自米洛斯(Melos),这种熔岩可加工成锋利的刃,是制作工具的重要材料。他们还以泥土和石块制作不分性别的小雕像。目前仍不清楚其起源,似乎与希腊大陆的文化并无关联,因此并非来自小亚细亚。火烧砖被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后改用黏土砖,或许因气候较不潮湿的缘故。在早期新石器时代于公元前5100年结束之前,他们建造更大的房子,通常有两问房和圆石铺的院子,有更多的小雕像和矛头被发现。接下来新石器时代二期最明显的发展就是城镇出现较整齐的规划,可从墙壁的朝向看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墙壁朝向与早期相同,但末期成片的房屋、石子铺的院落、巨大的炉灶都进入相当高的阶段,无论希腊大陆或克里特岛其他地方都难与之匹敌,那些地方的定居活动开始得晚且规模很小,基克拉泽斯(Cyclades)也直到新石器时代末才有人居住,且数量极少。克诺索斯的独特地位可以解释之后米诺斯文化的特点,以及为何米诺斯文化并非由来自小亚细亚的青铜器时代移民创造,而是源于克诺索斯的新石器时代民族。
移民退潮揭开了早期青铜器时代(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序幕,他们定居基克拉泽斯和克里特岛中部及东部,制作的陶器显示他们来自小亚细亚,与早期移民融合,由挖出的人类骨骼可看出他们头长脸窄,身材矮小,男性平均身高五英尺两英寸,女子平均身高四英尺十一英寸。新移民选择较温暖的海边,并很快放弃带来的室内用炉灶,成片的房间组成较大的房屋,与新石器时代的房屋一样,他们将死者葬在由两间房组成的墓穴中,内室可通外室,这种自公元前3000年流传至公元前1400年的房屋和墓穴形式少有改变,唯一例外是菲斯托斯(Phaestus)地区。米诺斯文化之得名起因于希腊人知道克里特岛有一个著名的“米诺斯”,而早期青铜器时代定居克里特岛的居民便被称为最早的米诺斯人。
菲斯托斯平原上则出现不同的民族,他们将死者葬在直径四十英尺,茅草房顶的圆形建筑中,每一个建筑中埋有数百具骨骼,这些建筑可能是家族或部落的墓穴。由于他们与相当晚的利比亚马巴利亚人(mabaliae)相似,因此这些闯入者或许来自非洲海岸,无论如何,其文化并未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