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3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64027290/9787564027292 ·条形码:9787564027292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新编统计学 |
 |
|
 |
新编统计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3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64027290/9787564027292
·条形码:97875640272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全国高等教育应用型精品课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新编统计学》共分九章,以及三个模拟练习。分别讲述了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推断、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编统计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作为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新编统计学》:21世纪全国高等教育应用型精品课规划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统计的意义
第二节 统计的研究方法和工作过程
第三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第二节 统计调查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第四节 用Excel进行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分配数列
第四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第五节 用Excel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工作
第四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第五节 用Excel计算并描述统计量
单元练习一(第1~4章)
第五章 动态数列
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第四节 动态数列的变动分析
第五节 用Excel进行动态数列分析
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述
第二节 综合指数的编制
第三节 平均指数
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五节 几种常见的价格指数
第六节 用Excel计算指数并进行因素分析
单元练习二(第5~6章)
第七章 抽样推断
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抽样误差
第三节 抽样估计
第四节 抽样组织形式与抽样方案设计
第五节 用Excel进行抽样推断分析
第八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相关分析
第二节 回归分析
第三节 用Excel计算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
单元练习三(第7~8章)
第九章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综合指标
模拟练习
模拟练习二
模拟练习三
附表
附表1 累计法查对表
附表2 正态分布概率表
附表3 随机数字表
参考文献
……
序言 《新编统计学》是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在人类迈进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面对日益增多的信息需求量和处理量,学习和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统计方法十分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数据的描述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以及经济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掌握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的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1.内容提要
本书是总结编著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的教材改革精神,并根据《统计学》教材及其学科特点编写的。全书阐述了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深入浅出,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技能。各章均有学习目标、章前导读、本章重点案例导入、基本理论阐述、本章小结、双基练习、实训练习或分析题、单元练习、模拟练习等部分构成,其中单元练习和模拟练习由主编亲自编写完成。
本书是高等院校经济和管理类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的《统计学》课程的教材。
2.本书特点及编著目的
本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章节导读”部分,指明了教学时应该明确的相关问题。其作用是帮助读者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各章节均配有“引子”。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3)理论与实训的结合。各章后均附有实训内容,方便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处理统计数据资料。
(4)“人物小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清楚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实践性。
(5)加强了学习统计理论与方法所不可或缺的联系环节,除了章后练习外,还增加了单元练习和模拟练习。
文摘 插图:

5.广泛性
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方面是非常广泛的,指的是全部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的研究领域包括整个社会,它既研究生产关系,也研究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经济基础,也研究上层建筑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生产、流通、分配、使用等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等全部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三、统计的职能
我国《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这是对我国多年来统计工作的高度概括,展示了统计的具体职能,即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
(1)信息职能,指能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各种数据资料、观点和消息等。统计的信息职能是指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搜集经济、科技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并向全社会提供各方面所需要的信息。
(2)咨询职能,指利用已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与对策方案。
(3)监督职能,指通过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检测和预警,以促进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
上述三种职能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信息职能是保证统计咨询和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咨询功能是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监督职能是在统计信息、咨询功能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而监督职能的强化,必然对信息、咨询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三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