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9787802512634 ·条形码:97878025126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全球脑的量子跃迁:新科学如何能够改变我们及我们的世界 |
 |
|
 |
全球脑的量子跃迁:新科学如何能够改变我们及我们的世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9787802512634
·条形码:97878025126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标点学术文化书坊
·外文书名:Quantum Shift in the Global Brain:How the New Scientific Reality Can Change Us and Our World
内容简介 《全球脑的量子跃迁:新科学如何能够改变我们及我们的世界》内容简介:气候变化、饮水短缺、耕地沙漠化、贫富差距、恐怖主义……这些都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在《全球脑的量子跃迁:新科学如何能够改变我们及我们的世界》中,拉兹洛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全新的“实在地图”,并罗列了个人以及集体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机遇和挑战、旨在帮助理解在此巨大的过渡期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社会结构正在遭受破坏,气候不断恶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社会来到了一个大瓦解或大跃迁的临界点,要么立即行动,走向一个更和平、更生生不息的世界,要么“照常营业”,全球崩溃瓦解,无一幸免……
作者简介 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系统哲学家、广义进化论和全球问题专家,世界一流学者,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经历了从音乐神童到知名哲学家的转变,后一直致力于全球问题的研究。罗马俱乐部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顾问,布达佩斯倏尔部创始人,曾被评为致力于拯救地球的六位科学家之一。已出版著作83部,如《系统·结构·经验》、《系统哲学引论》、《人类的内在极限》等。曾到访中国3次,目前定居意大利。
译者简介:
刘钢,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著有《信息哲学探源》(金城出版社)等著作,译著有《驯服偶然》(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史》(部分章节)、《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信息与美国式民主》(科学出版社)和《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编辑推荐 《全球脑的量子跃迁:新科学如何能够改变我们及我们的世界》:巨变中的人类世界,是进化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世界知名学者、诺贝尔和平奖两次提名者欧文·拉兹洛最新力作!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平和、更生生不息的世界!
目录 导言 实在的革命
第一篇 社会中的“巨变”
第一章 进化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第二章 巨变:动力学
第三章 不可持续性的根源
第四章 一种更好的发展方式
第五章 新愿景
第六章 一种地球的伦理学
第七章 霍逻斯文化
第八章 进化,不是毁灭:来自斐济的召唤
第二篇 科学的范式转移
第九章 宇宙充实:关于实在的新的基本概念
第十章 非定域性的一致性:显性实在的新概念
第十一章 阿克夏场:新被发现的场
第十二章 形而上学的、神学的和道德的影响
第十三章 人类意识的下一步演变
第三篇 全球转变进行时——布达佩斯俱乐部及它的新方案
第十四章 布达佩斯俱乐部简史
第十五章 地球意识呼吁
第十六章 布达佩斯俱乐部的主要活动
第十七章 全球巨变大学的目标
第十八章 世界智慧委员会的目标
第十九章 新兴文化国际调研的目标
第二十章 全球和平沉思/祈祷日的目标
附录 超越生死的交流:寻求一个解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序言 拉兹洛新书的书名是A Quantum Shift in the Global Brain,很不好理解。在同他本人进行电子邮件通信讨论之后,得到明确答复“quantum shift”是目前英文物理学标准术语,相当于以前用的“quantum leap”(量子跃迁),于是我建议将书名翻译成《全球脑的量子跃迁》。
那么“量子跃迁”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量子”是“能量子”的简称。量子总是以非连续的、跳跃的方式运动,例如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同时释放出光子。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量子跃迁”理解为在渐进过程中中断的那一点上发生的非连续的突变。
至于“全球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人脑神经元的平均总数是1×10的10次方,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人脑的通讯网络,因此人脑涌现出整体意识。目前地球这颗行星上人类总数是0.65×10的10次方,由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信息化,他们也相互联系形成全球的通讯网络;个人成了“神经元”,地球就变成一个“全球脑”,当然也涌现出整体意识。
2008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雷曼兄弟银行倒闭,由此引发金融海啸。全球每一个有智识的人,通过各种媒体信道——电视、广播、互联网、电话、手机、报刊、图书等,每日注视着金融海啸如何一浪一浪扩展开来,波及全球,直到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进化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假如丹麦王子哈姆雷特(Hamlet)活到今天,他会进一步断言:生存或毁灭的确是个问题。这不是哈姆雷特个人所要考虑的,而是这个充满生机的地球,我们人类的家园所要考虑的。她还能支持我们多久?我们将要毁灭她那脆弱的平衡吗?或者我们将要开始医治她已经遭受的损伤呢?我们是进化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文化物种,还是会像恐龙那样灭绝?
问题是:进化还是毁灭?
中国有句谚语,叫“不撞南墙不回头”。但如果应有到当今世界,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加剧的不安全使得富国及穷国在很大程度上都更倾向诉诸于恐怖主义、战争和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正在穆斯林世界中扩散,新纳粹和其他极端主义运动笼罩在欧洲上空,而且宗教狂热主义在全世界都在兴起。各国政府通过有组织的战争来试图控制暴力活动,世界军事开支已经超过过去八年的水平,每年超过百万兆美元。
世界上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民窟、简陋住房以及贫民区。超过9000万的人属于棚户居民。在最穷的国家中,78%的城市人口生活在危及生命的环境中。
妇女和女童受教育的比例尽管要超出前些年的水平,但在世界许多地方只有为数不多的女性拥有工作,她们大都被迫在“非正式领域”(informalsector)维持生计。
随着权力和财富越来越集中,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使得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口的挫败感和不满情绪继续加大。世界上80%的日常用品属于10亿人,而剩下的20%则由55亿人分享。气候变化威胁着人类,使得我们这个地球的大部分区域都属于不可持续的,也不适合人类居住,农作物的产量也无法达到一个适当的水平。极少几个国家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国际上能提供粮食储备的国家正在缩减。
可饮用水量也在急剧减少,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面临水短缺。平均下来,每天有6000儿童死于饮用污染水所导致的痢疾。
后记 拉兹洛(Ervin Laszlo),系统哲学家、广义进化论和全球问题专家、世界一流学者。1932年生于匈牙利,儿童时期是音乐神童。他9岁担任布达佩斯乐团钢琴独奏,14岁获李斯特音乐学院硕士学位,15岁(1947年)获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应邀同欧美几个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相当轰动,随后接受美国总统基金资助在世界各地演出。由此接触世界各地的生活和文化,关心人类命运。
他27岁转向哲学,曾在欧美几所大学做研究和教学。在巴黎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年后服膺怀特海过程哲学,与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冯·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交友,创立系统哲学,并出版《系统·结构·经验》(system,Structure and Experience)、《系统哲学引论》(Introduction to Systems Philosophy)、《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The Systems View of the World)等书。作为罗马俱乐部成员,他组织撰写第六份报告《人类的目标》(Goals of Mankind),又独立完成《人类的内在极限》(The Inner Limits of Mankind),转向对当代主流文化的批判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