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列国志:奥地利

2010-04-08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09703565/9787509703564 ·条形码:9787509703564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列国志:奥地利 去商家看看
列国志:奥地利 去商家看看

 列国志:奥地利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09703565/9787509703564
·条形码:97875097035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列国志
·外文书名:Austria

内容简介 奥地利共和国地处中欧南部,是连接东、西欧的内陆国家,全国面积83858平方公里,人口812万。二战后奥地利确立永久中立国地位。1995年1月1日加入欧盟。
奥地利是联邦国家,首都维也纳是许多国际组织所在地。奥地利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拥有大量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堪称旅游胜地。《奥地利》对奥地利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详细介绍,读后会受益匪浅。
作者简介 孙莹炜,女,1978年生人,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4-2005年在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交流学习,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社会文化。中欧文化关系史及德国文化。主要作品和译文有《德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与实施概论》(2006)。《亚欧会议的未来》(合译,2004)。《欧洲发展报告》(2007)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概况
 二 地理与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资源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语言
 四 宗教
 第四节 民风与民俗
 一 饮食
 二 衣着
 三 风俗礼仪与生活习惯
 四 传统节日
 五 休闲文化
第二章 历 史
 第一节 上古史
 第二节 罗马帝国时代的奥地利(公元前15年至公元5世纪末)
 第三节 巴奔堡家族的统治与奥地利诸邦的形成
 第四节 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
 第五节 从第一共和到第二共和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
 一 政治领域
 二 音乐艺术领域
 三 文学.哲学及其他领域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一 立法与司法
 二 国民议会的组成与职权
 三 联邦议会的组成与职能
 四 联邦大会
 第二节 国家元首
 一 总统的选举
 二 总统的职权
 三 总统的义务
 四 总统的办事机构
 第三节 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
 第四节 政党与利益团体
 一 政党
 二 利益团体
第四章 经 济
 第一节 经济概况
 一 经济体制
 二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农业
 一 种植业
 二 林业
 三 畜牧业
 第三节 工业与建筑业
 一 钢铁工业
 二 电子工业
 三 机械制造业
 四 化学工业
 五 纺织与服装业
 六 食品工业
 七 建筑业
 八 能源工业
 第四节 著名企业
 一 奥地利联合钢铁公司(Voest-AlpineIndustrieanlagenbauAG)
 二 斯太尔·戴姆勒·普赫股份公司(SteyrDaimlerPuch)
 三 奥地利微电子国际股份公司(AustriaMicroSystemAG)
 四 普拉塞·陶依尔公司(Plasser&Theurer)
 五 兰精股份公司(LenzingAG)
 第五节 财政与金融
 一 财政与税收
 二 银行及货币政策
 三 金融市场与监管
 第六节 交通与通讯
 一 交通
 二 通讯
 第七节 对外经济
 一 对外贸易与投资
 二 对外援助与外国资本
 三 中奥经贸关系
 第八节 国民生活
 一 物价与消费
 二 就业与工资
 三 住房
 四 医疗卫生
 五 社会保障与福利
第五章 服务业与旅游业
 第一节 服务业
 第二节 旅游业
 一 概况
 二 旅游业管理体制及特点
 第三节 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资源
 一 著名旅游城市
 二 世界文化遗产
 三 自然与田园风光
第六章 生态与环境保护
 一 现状
 二 环保立法与监管机构
 三 环保政策的实施
第七章 教育与科学研究
 第一节 教育
 一 教育体制
 二 教育事业概况
 第二节 科学研究
 一 概况
 二 管理与投入
 三 主要成就
第八章 文化、艺术与体育
第九章 军事与外交
参考书目

……
序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摘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奥地利的国名全称是“奥地利共和国”(Republik Osterreich,The Republic of Austria),奥地利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 历可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奔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国王约瑟夫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奥地利国徽是一只姿态高贵黑色单头山鹰,头戴金色璧形金冠,两爪分别握着一把金色的锤子和镰刀。以雄鹰作为奥地利国徽已有900年历史。14世纪,奥地利采用的是拜占庭式的双头鹰图案,雄鹰舒伸的双翅象征着要将国家的安全置于其羽翼之下。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后,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新政府决定采用德国腓特烈二世的独头雄鹰图案作为国徽。雄鹰头顶的璧形金冠与双爪上的镰刀、锤子分别代表国民中的中产 阶级、农民和工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象征主权的雄鹰图案被取消。1945年,随着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奥地利解放,独头鹰再次出现在国徽中,鹰爪上增添的挣断的锁链,是纪念奥地利摆脱德国统治,重获自由,同时在鹰的胸部还增添了奥地利国旗的盾形图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