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水利 >

水资源经济学与水资源管理理论、政策和运用

2010-04-0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59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00474865/9787500474869 ·条形码:9787500474869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水资源经济学与水资源管理理论、政策和运用 去商家看看
水资源经济学与水资源管理理论、政策和运用 去商家看看

 水资源经济学与水资源管理理论、政策和运用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59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00474865/9787500474869
·条形码:97875004748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该书以自然资源稀缺属性为研究视点,以水资源稀缺为主线,在构建水资源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实际,从理论、政策和应用的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经济与管理问题。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试用教材,或涉水科研院听相近方向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也是水资源管理系统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有益读本。
作者简介 崔延松,男,1962年生,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研究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多年从事水资源经济的管理实践与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水利部财政项目“区域供水系统与区域水价研究”(2005)、“水资源费征收对水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估”(2006)、江苏省财政厅、水利厅水利重点项目“江苏省水行政自由裁量权标准研究”(2007)、江苏省淮安市社科重点项目“洪泽湖区域资源环境循环目标与生态评价”(2008)、江苏省南水北调重点项目“供水体制与供水价格机制研究”(列入2009年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先后出版了《水利经济管理》、《水利经济技术管理概论》、《中国水市场管理学》、《中国特色的水经济》4部系列著作,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近50篇。2000年10月获中国水利经济研究“学术成就奖”,2003年12月起连续两次被批准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04年被授予“全国水利经济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主要从事区域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及其水资产运营的政策研究和资源、环境科学的教学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水资源经济学发展
第一节 水资源态势
一 水资源战略属性
二 水资源全球视野
三 中国水资源特点
四 中国水资源问题
第二节 水资源经济
一 水资源经济特性
二 水资源经济内涵
三 水资源经济学研究要素
四 水资源经济学研究对象
五 水资源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水资源经济学科研究进展
一 水资源经济学科思辨过程
二 水资源经济学科理论指导
三 水资源经济学科发展趋势
第四节 水资源经济学学科视点
一 水资源经济学学科联系
二 国内外水资源经济学研究动向
三 本书的结构及研究视点

第二章 水资源工程经济
第一节 水资源工程经济功能
一 除害兴利的物质手段
二 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
三 水资源优化的根本措施
第二节 水资源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 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水资源工程负效果影响
一 水资源工程负效果的含义
二 水资源工程负效果产生的原因
三 水资源工程负效果计算的经济规定
四 水资源工程负效果研究的主要方向
第四节 水资源工程劳动积累
一 劳动积累及其定位
二 建立劳动积累制度的原则
三 劳动积累形式变化趋势
四 水资源工程劳动积累的对策
第五节 水资源工程造价管理
一 水资源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二 水资源工程造价问题存在的原因
三 完善水资源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向
第六节 水资源工程后评价
一 水资源工程后评价目的
二 水资源工程后评价的内容
三 水资源工程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四 水资源工程后评价与前评价的区别
五中国水利资源工程后评价发展趋势
六水资源工程前评价与后评价案例

第三章 水资源流域经济
第一节 流域经济内涵
一 流域与区域
二 流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 流域经济的特征与功能
四 流域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
第二节 流域经济战略
一 流域地理特征
二 流域经济战略原则
三 流域经济运行机制
第三节 流域经济政策选择
一 依据水权体系实施水量分配
二 依靠经济手段实施水污染整治
三 量化流域水资源价值
四 强化流域限批政策刚性约束
第四节 流域经济发展趋势
一 和谐流域的基本内涵
二 和谐流域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四章 水资源规费征收与费价调整
第一节 水资源规费征收内涵
一 水资源费的性质及征收主体
二 水资源费的征收依据
三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测算原则及核算标准
第二节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与水价关系分析
一 水资源费是水价的组成部分
二 水资源费征收的理论基础
三 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与水价关系实证分析
第三节 水资源费征收对水价影响与评估
一 对水价构成的影响与评估
二 对供水成本、费用的分项影响与评估
三 对整体水价水平的影响与评估
四 对各类用水户的影响与评估
五对供水经营者的影响与评估
六对水价体系与国民经济的影响与评估
第四节 水资源费价关系调整与机制运行
一 水资源费价关系调整
二 水资源费价关系运行机制

第五章 农业节水与灌溉经济
第一节 节水与灌溉概述
一 农业节水的经济意义
二 中国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的途径
第二节 农业节水与灌溉效益分析
一 中国节水灌溉发展形势
二 节水灌溉管理内容
三 灌溉效益计算方法
四 灌溉效益分析
第三节 农业供水与灌区经济
一 农业供水的基本特点
二 农业供水的经济政策
三 农业供水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灌区供水系统与水价
一 灌区供水系统
二 灌区供水系统影响因素
三 灌区供水水价选择
四 灌区供水系统水价政策实证——以江苏省淮安市洪金灌区为例

第六章 水资源市场与水权分配
第一节 水资源市场
一 水资源市场主体与权属
二 国内水资源市场发展
三 水资源市场运行层次
第二节 水权分配机制
一 水权基本理论研究方向
二 初始水权市场化分配
三 建立水权交易二级市场
……
第七章 城市用水与节水经济
第八章 水资源产业经济
第九章 水资源环境经济
第十章 水资源经济分析
后记

……
序言 记得2000年6月,当时还在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局工作的崔延松委托熟人请我为他与陈杰合作完成的处女作《水利经济管理》论著作序,他当时在供排水管理岗位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系统研究水利经济管理问题并立意成书,我感于其在基层水利工作的艰辛和勤奋,以《思考·探索·创新》为题,就该书研究方向、理论体系、现实意义等方面作了简评,并针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现状寄希望于他要尽可能结合水利经济改革的实际,在水利经济研究领域继续努力,永远努力,争取在水利经济学科的体系构建方面有实质性创新。后来该书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也是该届这一研究领域论著成果的唯一奖项。到2007年9月的7年多时间,他未负众望,又相继出版了《水利经济技术管理概论》、《中国水市场管理学》、《中国特色的水经济》三部著作,研究视角从单纯的理论经济学逐步完成向应用经济学方向的转变,并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构建起现代水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从而也初步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基础地位。这期间,他被评审为具备研究员任职资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应该说,他在这一时期的辛勤探索、不断进取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文摘 3.三峡工程环境影响的识别
这部分包括潜在影响的识别、影响的显著性评价和环境的可行性评价。
潜在影响的识别,是识别一系列可能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组成成分及参数,根据因果关系列出影响识别矩阵,在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识别中将工程建设活动分为准备期、施工期、移民安置期、运行和维修期,共计27项开发活动,将环境要素分为社会经济、生态和物理化学3大类共40多项指标。
潜在影响的显著性是受影响环境组分变化的程度和大小的函数,也是由社会有关各界认定的受影响的环境组分所显示的重要性函数。因此,为了评价潜在影响的显著性,必须掌握可能受影响的程度以及相对于其他环境影响的重要性的资料。资料的质量决定并限制了评价潜在环境影响显著性的精确性。
环境可行性评价,可分为社会经济和自然两个方面。前者的重点是移民可行性,是最重要的环境课题,这里的可行性与在工程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技术可行性或经济可行性不同,它需要根据有关移民政策来进行评价,这种可行性应对移民全部恢复其政治、经济环境的既定目标负责,包括改善其生活标准与生产水平的机会;关于自然方面,是利用各种环境评价标准来判断工程活动的相对可接受性以及整个环境的可行性。在环境可行性评价过程中,除了依据充分的证据,充分的识别潜在的环境影响外,还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基本资料的不足或现阶段不可能纠正的方法上的缺陷。
4.主要环境要素的研究
三峡工程确定的主要环境要素有11个:分别是环境水文学的影响、库区气候的影响、环境地质的影响、泥沙特性的影响、水质的影响、水生环境的影响、陆生环境的影响、景观的影响、文物古迹的影响、人群健康的影响、人口和土地的影响。
后记 本书定稿,已是2008年8月底,当我眺望窗外暑期结束而陆续返校的学.子们,我的思绪仍难以平静,不由回忆起20多年前我的校园生活,那是我充满理想、背负责任的求学时代。我和我同时代的年青人怀着纯真的追求,带着“背负青天、面向黑土地”的慈母的“一针一线”,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上不分寒暑的穿梭,虽然物质生活是贫乏的,但却在精神世界定格了最为幸福的时光,难以忘怀、永远值得珍忆的时光!我在羡慕当今大学生优越成长环境的同时,也为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份难得的经历、可以追忆的幸福而时常、深深地满足。
20多年后,当我怀揣中专学历,面对数十双求知的眼睛,蓦然登堂经历3载讲授之时,心中又时时、悄然亮起一种父爱之光,我能向这些孩子们传授些什么呢?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我能带给孩子们些许阳光吗?仍然是目不识丁的慈母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我唯有“背负青天,面向黑土地”,向同学们讲授“一理一据”,教给他们“有所作为,有所好为,成就大为”的道理,才能对得起他们的父母的重托。3年来,我以“老师第一”、“和谐课堂”为追求目标,带着同学们渐渐地走向寻找“阳光”的境地。
这部著作,我虽数易其稿,尽量将其内容写得通俗些,更贴近实践些,以满足我授课的要求。但在专著和教材之间做出权衡,实在是两难选择,我只能在结构和形式上做些力所能及的创新罢了。为此,更期盼学子们去细心研学、咀读、匡正,做出精华的取舍。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