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艺术)

2010-04-04 
基本信息·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811373707 ·条形码:97878113737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艺术) 去商家看看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艺术) 去商家看看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艺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811373707
·条形码:97878113737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艺术)》为《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丛书中的一本,是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活动的指定辅导用书。《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艺术)》的编写不求学科的系统性,强调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突出艺术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力求深入浅出,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艺术)》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学生和其他人文社科知识爱好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辅助读物。
编辑推荐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艺术)》:你不能不了解的人文社科知识ABC
目录
美术
一、走进艺术:艺术、美术的基本知识
(一)了解艺术
(二)认识美术
二、中国美术:气象万千传承有绪
(一)中国雕塑:塑形绘质立象尽意
(二)中国绘画:以形写神抒情袁意
(三)中国古代建筑:法式完备自成体系
(四)中国书法:软笔点画意韵绵延
(五)中国工艺美术:丰富多彩巧夺天工
三、西方美术:流派纷呈群星璀璨
(一)原始美术:奇异的开端
(二)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西方文明的源头
(三)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美术:天国的召唤
(四)欧洲近代美术:人性的光辉
(五)现代美术的发展:主观的世界

音乐
一、走进音乐:音乐基础知识
(一)了解音乐
(二)认识乐谱
(三)音程和弦
(四)调调式调性
(五)常见音乐记号与表情术语
二、音乐类别:声乐与器乐
(一)学习歌唱
(二)人声分类、演唱形式、方法及声乐作品体裁
(三)认识西洋乐器
(四)认识中国民族乐器
(五)乐器演奏形式
(六)器乐体裁
三、多彩的中国音乐
(一)中国音乐的发展:从礼乐到新音乐
(二)中国民歌:百花绽放
(三)中国民族器乐
(四)中国戏曲和戏曲音乐
(五)说唱音乐
四、交响的西方音乐
(一)西方音乐的发展:从教堂到世俗化
(二)交响乐的发展历史
(三)交响乐曲式、结构及欣赏方法与礼仪
(四)交响乐队编制与位置排列
五、歌剧音乐与舞剧音乐
(一)歌剧
(二)舞剧
六、世界著名乐团、音乐赛事
(一)世界著名乐团
(二)国际音乐比赛
影视与舞蹈
一、影视艺术
(一)走进影视:影视的基本知识
(二)国外影视的发展:昂首阔步
(三)中国影视的发展:曲折中的前进
二、舞蹈艺术
(一)走进舞蹈:舞蹈的基本知识
(二)多姿的艺术:舞蹈的种类
(三)经典舞蹈:中外舞蹈代表作品
江苏省首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试卷
江苏省第二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试卷
本书编撰及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后记
……
序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精神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基础。
要成为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老一辈著名科学家非常注重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的贯通,非常强调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文理分科太早,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知识贫乏,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缺失。高等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对文科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知识教育,这不仅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人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各高等学校要把素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规定学生修学一定的学分,要开设公共选修课让学生选修,使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同时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得到进_步提高和升华。
文摘 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它是唐代工艺美术品中成就最为卓著者。其烧成温度为800°~900°,所施彩釉和各种着色剂(主要是含铅、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因高温熔化并向四周扩散流动,形成斑驳灿烂而富有变化的彩色釉。唐三彩最大的特点是釉彩的绚丽缤纷。它由汉代单色釉、北齐时的黄地绿彩器发展而来,唐时以黄、绿、褐三色用得最多,故名“唐三彩”。唐三彩分为两大类,一类雕塑,一类器皿。它始创于初唐,从唐高宗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因盛行厚葬,皇室贵族烧制三彩俑陪葬成一时风气。现今出土的墓俑以人物俑、动物俑最为出色,数量也最多。人物俑形象、姿态各异,以细节的刻画反映其职业、社会地位、民族特征。动物俑中马俑和骆驼俑最为精彩,马造型丰富,比例恰当,结构完全符合解剖原理;骆驼俑大多昂首前行,步态稳健。从雕塑艺术的角度来看,三彩墓俑注意动态的刻画,再配上流动感很强的多种色釉,既具有写实风格,又因釉彩的变幻而富有装饰效果和浪漫气息,堪称形神俱佳的杰作。唐三彩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两地,它在唐朝时即已驰名中外,许多产品畅销到海外,是中外友好往来的见证。
2.青铜器
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起先人们炼出的是纯铜,后来用铜和锡制成合金青铜。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早期青铜器大多是直接仿自陶器,体壁较薄,多为平底,足做成锥柱状,以后又逐渐演变。熔铸法的发明,使人们可以随意制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铜器,并体现出青铜材料的特点。熔铸法制作青铜器首先要制范,有了范,人们便可以铸造出形式和尺寸完全一样的规范化产品,如兵器、钱币等。早期的制范法为陶范法,根据泥模制成内范,浇注后得到与泥模一样的制品。到了战国时期,失蜡法出现,这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工艺的一项伟大发明,现在仍为精密铸造法的一种方式j失蜡法是用蜡制成器形,然后用泥填充和加固,待干后再倒人铜液,蜡受热后熔成液体流出,原来有蜡处即形成铸造物。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花纹精细,表面光滑,精度很高。
殷墟期为中国青铜史上第一个高峰,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为中国青铜史上第二个高峰。中国青铜器设计的特点有象物、纹样狰狞及系统严谨、繁缛富丽等。商、周时代的铜器多为礼器,其丰富多样的造型,生动多变的纹样,华丽精美的铭文,都反映了铸造的精湛工艺,传达出神秘威严的艺术氛围。例如《司母戊大方鼎
……
后记 本书是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学会策划出版的“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系列中的“艺术”分册。
本书由左庄伟担任主编,徐泳霞、张群明任副主编。徐泳霞撰写了美术、影视部分,并负责与之相关图片的搜集整理;张群明撰写了音乐、舞蹈部分,并负责与之相关图片的搜集整理。本书的统稿、定稿由左庄伟负责。
由于水平有限,加上出版时间紧迫,书中难免有缺点、不足之处,请专家、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对苏州大学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