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水利 >

黄河下游防汛与工程管理

2010-04-04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36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06217282 ·条形码:97878062172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黄河下游防汛与工程管理 去商家看看
黄河下游防汛与工程管理 去商家看看

 黄河下游防汛与工程管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36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06217282
·条形码:97878062172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黄河下游防汛与工程管理》从黄河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地介绍了黄河下游防汛与工程管理的基础知识。防汛部分主要包括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汛组织与管理、防污抢险技术、黄河历史大洪水及抢险;工程管理部分主要包括工程管理概述及生物防护工程、堤防探测技术、根石走失原因及其防护、堤防獾鼠危害、河道目标管理、数字工程管理等具体内容。
《黄河下游防汛与工程管理》可供从事防汛与工程管理的水利科技人员、广大治黄职工以及关心和支持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社会各界人士参考。
目录
第一篇黄河防汛
第一章 黄河流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章 干流河段特性和水沙概况
第一节 干流河段特性
第二节 水沙概况与特点

第三章 黄河下游防洪
第一节 黄河下游洪水
第二节 黄河下游凌汛
第三节 黄河下游防洪任务及设防标准
第四节 黄河下游防洪形势

第四章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
第一节 上拦工程
第二节 下排工程

第五章 防洪非工程措施
第一节 黄河防洪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 水文测报
第三节 防汛通信
第四节 机动抢险队与抢险料物

第六章 防汛责任制度

第七章 堤防决溢形式及堵口对策
第一节 溃决对策
第二节 堵口方案和组织实施

第八章 黄河滩区生产堤对防洪的影响
第一节 生产堤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生产堤对防洪的影响
第三节 生产堤破除难的原因
第四节 对生产堤的应对措施

第九章 干流典型洪水和凌汛
第一节 干流典型洪水
第二节 干流冰凌洪水
第二篇工程管理

第十章 工程管理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管理体制、法规及目标
第三节 管养分离改革

第十一章 基本思路及措施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基本思路
第三节 搞好工程管理的措施

第十二章 工程管理专业研究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研究工作的发展和技术水平
第三节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专业研究展望

第十三章 生物工程防护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生物措施防洪评价
第三节 防浪林种植与管理

第十四章 堤防隐患探测
第一节 探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节 堤防隐患探测仪器
第三节 隐患探测规定

第十五章 黄河大堤獾鼠危害与防治
第一节 獾鼠习性
第二节 獾鼠活动规律
第三节 獾鼠危害分析
第四节 捕害灭患与獾鼠数量的关系
第五节 獾鼠防治方法
第六节 堤身獾鼠洞穴隐患处理

第十六章 河道整治工程根石加固
第一节 根石的概念
第二节 根石走失的原因及加固措施
第三节 乱石坝根石走失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第四节 根石探测

第十七章 河道目标管理
第一节 考评办法
第二节 考评内容
第三节 目标考评
第四节 以目标管理促日常管理

第十八章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
第一节 审查权限
第二节 项目审查
第三节 管理情况

第十九章 工程设计、施工与工程管理
第一节 规定要求
第二节 必要措施

第二十章 供水与水价
第一节 引黄供水工程
第二节 水价管理体制
第三节 用户承受能力分析
第四节 水价改革
第五节 水价制定的原则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十一章 “数字工管”建设
第一节 数字黄河
第二节 “数字工管”系统建设

第二十二章 黄河河道治理重点工程简介
第一节 重点险工
第二节 特殊命名的坝岸工程
第三节 黄河小北干流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附录三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
附录四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
参考文献
……
序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害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每次决口都给黄淮海平原广大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驯服黄河,变害为利,中华民族进行了长期持久的斗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治理,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彻底改变了“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险恶局面,取得了人民治黄57年安澜的巨大成就。黄河安澜的背后,防汛与水利工程管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黄河的洪水、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防洪减灾依然任重道远,河防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现在治黄科技人员青黄不接,迫切要求我们全面地学习、继承以往的防汛与工程管理经验,尽快提高治黄科技水平,以适应黄河防洪与工程管理的需要。
防洪工程是防汛和工程管理的物质基础,工程管理是保证防洪工程设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汛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防汛检验工程在防洪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防汛与工程管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黄河防汛与工程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防汛与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也大为提高。
文摘 (一)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决宿胥口
周定王五年,河于宿胥口(河南省淇河与卫河交汇处)改道南徙,史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大河东至濮阳向东北,经今内黄、清丰、南乐及河北大名、馆陶至黄骅入渤海,逐渐形成了新的河道,即西汉河道。
(二)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
该年黄河在魏郡(今濮阳境)决口,改道东流。改道后基本流路走山东聊城以东,大清河以北,而濮阳以上仍是西汉原河道。自濮阳以下,大河自由泛滥近60年,至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时,才筑堤导使大河经今河南濮阳、范县及山东高唐、平原至无棣一带人海。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j;占初始塞。
(三)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濮阳商胡
宋仁宗庆历八年六月,黄河在濮阳商胡埽决口,向北改道。大河基本流路自今聊城以西,经馆陶、清河、冀县,东到乾宁军(今青县)人海,史称北流。宋仁宗嘉{;占五年(1060年),黄河在大名第六埽决口,分出一道支河名二股河,经高唐、平原至无棣人海,亦称“东流”。此后,北流、东流相互交替,一直到北宋灭亡。
(四)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决河
公元1128年,开封留守杜充企图阻止金兵南进,在河南滑县以南决河,从此大河南徙,流经延津、长垣、东明一带,东注巨野进入梁山泊,然后由泗人淮,形成了黄河夺淮700多年的局面。
(五)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改道
清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兰阳铜瓦厢三堡下无工堤段溃决,二十日全河夺溜。瓦厢决口后,溃水折向东北,至长垣分而为三,至张秋汇穿运河,至鲧山夺大清河,由利津注入渤海,最后形成了东坝头以下现行河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