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社区工作(第2版)

2010-04-02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7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300103243/9787300103242 ·条形码:9787300103242 ·版本:第2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社区工作(第2版) 去商家看看
社区工作(第2版) 去商家看看

 社区工作(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7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300103243/9787300103242
·条形码:978730010324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社区工作(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社区工作(第2版)》从理论与实务两方面对社区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讨论了社区的概念、功能,论述了社区工作的含义、目标、特征以及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介绍了国外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和我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社区工作的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书中更多的篇幅较详细地介绍了社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矫正、社区组织以及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作者简介 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欧盟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国际社会学会个人会员。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与社区研究。曾先后在日本庆应大学、关西学院大学、筑波大学、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休斯敦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等大学和比利时欧盟委员会进行学术交流或学术研究;并且是美国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和美中学术交流项目的交流学者。出版和发表多部专著、译著以及数十篇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社区工作概述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与功能
一、社区的概念
二、社区的功能
第二节 社区工作
一、社区工作的含义
二、社区工作的目标与特征
三、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

第二章 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一、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
二、伯顿的“二分法”——直接干预和非直接干预
三、泰勒和罗伯特的“五分法”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
一、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三、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
四、工业革命与社会安全立法对社区工作的推动
五、福利国家思想与社区工作的发展
第四节 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二、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章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
一、古代社会救济思想
二、古代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实践
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区社会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区社会工作
第三节 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发展
二、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的关系
三、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第四节 港台地区的社区工作
一、香港地区的社区工作
二、台湾地区的社区工作

第四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第二节 西方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社区发展
第一节 社区发展的概念与历史过程
一、社区发展的概念
二、社区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社区发展的目标与模式
一、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功能
二、社区发展的组织及模式
第三节 社区发展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一、社区发展的原则与推行方式
二、社区发展的三种路径选择

第六章 社会策划
第一节 社会策划的含义、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
一、社会策划的含义
二、社会策划的基本假设
三、社会策划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社会策划的功能、特征、内容、案主及工作者角色
一、社会策划的功能
二、社会策划的特征
三、社会策划的内容
四、社会策划的案主
五、社会策划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三节 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决策模式和过程
一、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策划的决策模式
三、社会策划的过程
第四节 影响社会策划的主要因素
一、社区的经济状况
二、社会的政治文化
三、政府体制或架构

第七章 社会行动
第一节 社会行动的含义
一、社会行动的道德基础
二、社会行动产生的制度条件
三、社会行动产生的现实原因
四、社会行动的本质
五、社会行动的案主
六、社会行动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 社会行动的策略和原则
一、社会行动的策略
二、运用社会行动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社会行动的一般原则
四、亚伦斯基关于社会行动的原则及权力战术
第三节 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和功能
一、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
二、社会行动的功能
第四节 社会行动的社区工作者、介入方法和步骤
一、社会行动中的社区工作者
二、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
三、社会行动的步骤
第五节 有关社会行动的评价

第八章 社区照顾
第一节 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正常化:对院舍化的反思
二、福利国家的困境
三、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四、社会对社区照顾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社区照顾的基本内容
一、社区照顾的理论
二、社区照顾的目标
三、社区照顾的实践类型
四、社区照顾实施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工作技巧与工作策略

第九章 社区服务
第一节 社区服务概述
一、社区服务的概念
二、社区服务的兴起
三、社区服务的特征
四、社区服务的功能
第二节 社区服务的内容
一、面向各类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
二、面向社区普通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
第十章 社区教育
第十一章 社区矫正
第十二章 社区组织
第十三章 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
文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在这一运动中,由不同的理论流派组织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对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00多个团体参加。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试验区、陶行知的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江苏宝山师范学校、梁漱溟等人创立的河南村治学院和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等。这些由社会学者推动的运动都是力图通过改造乡村社区促进社会变迁,“可以看做是我国现代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事业的一个开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①。
(一)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
晏阳初,1890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后来到基督教会创办的西学堂接受新学,并接触到基督教文化,接受了洗礼。1916年远涉重洋,考入美国耶鲁大学,研习政治学。
1918年夏,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晏阳初,投笔从戎,只身搭乘美国军舰来到法国布朗(Bologue)。在有5000名华工的美军华工营中,开始了为华工服务的工作。他在华工营中试办识字班,效果非常好。随后晏阳初将这一形式在英法美各国的华工营中推广。他创办的《华工周报》成为中国报刊史上最早的一份工人报纸。通过办学与办报,他确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
晏阳初认为,要祛除中国政治的黑暗和彻底解决社会问题,必须去做“民族再造”的工作,认为人的改造是社会改造的根本所在,而“平民教育”则是最有效的人的改造方法。1920年夏,晏阳初回国后,联合其他有志之士,组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任总干事,选择在长沙、烟台、嘉兴、武汉等地进行平民识字教育实验。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全国大部分省市都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分会,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的大都市先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识字运动,成为20年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壮举。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平民教育运动的重心由识字教育转变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晏阳初认为,中国向来以农立国,80%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农村才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与重心。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凋敝、社会崩溃的阵痛,要拯救中国,必先拯救乡村;要建设中国必须先建设乡村,因此就需
……
后记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是从事社区实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其发展的历史不长,一些概念、范畴还不大确定,仍然充满着争论和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在以下这点上,国内外学者基本上是一致同意的,即社区工作实践的地理边界和服务对象是相当清楚的,就是社区以及在其中居住的居民。近年来,随着我国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开展,随着社会工作学科的迅猛兴起和蓬勃发展,社区工作大有用武之地。
目前国内的社区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深入,理论研究也不够成熟。这一现实既让我们这些希望了解更多该领域知识的人感到沮丧,同时又给我们留下了创作的些许刺激和动力。当然,在《社区工作(第二版)》的写作工程中,我们可能是前一种感觉更多些,因为撰写中常常苦于专业资料的缺乏和社区工作实践经验的不足。
《社区工作(第二版)》的成书过程是:先由主编提出全书框架,然后经过参加者的讨论确定全书的章节安排。全书初稿完成后,主编统修并定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