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南宋人口史

2010-04-0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3255256X/9787532552566 ·条形码:978753255256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南宋人口史 去商家看看
南宋人口史 去商家看看

 南宋人口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3255256X/9787532552566
·条形码:97875325525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南宋史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南宋人口史》是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纂写的“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南宋是我国人口重心、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重要历史时期。著者以南宋行政区域——路为单位,适当考虑各大自然区域的地理、历史等情况,考察研究了我国南宋政权(1127~1279)范围内的人口调查统计制度、人口数量和各时期各区域的人口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吴松弟,1954年生,浙江泰顺人,1982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后留所任教,并师从谭其骧院士获得博十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导,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曾为牛津(1998)、哈佛(1999、2003、2006、2007)等同外著名大学的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国移民史、人口史、经济史和历史经济地理尤其是近代经济地理,著作主要有六卷本《中国移民史》之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和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六卷本《中国人口史》之第三卷(辽宋会元时期)、《两唐书地理志汇释》等十余种,并主编《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以杭州(临安)为例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代序)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南宋在中国历史和南方开发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南宋历史发展中的人口因素
第三节 本书论述内容与论述线索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户口调查统计制度
第一节 户口调查统计的诸系统
一、丁籍
二、五等丁产簿
三、税账
四、保甲簿
五、赈济户口统计系统
第二节 户口调查统计制度的实质
第三节 户口数据的汇总和发布
一、闰年图一地理总志的编纂
二、地理总志与分府州户口数据
三、户口调查统计系统和汇总发布系统的各自作用
第四节 南宋户口数据的人口学意义
一、口数或丁数的含义
二、诡名挟户与南宋的户口数量
三、未列人主客户统计范围的人口及其数量估测

第二章 户口数据的考证和估测
第一节 北宋后期户口数据考证
第二节 南宋路级户口数据考证
一、高宗时期的数据
二、孝宗时期的数据
三、宁宗以后的数据
四、元灭宋攻占江淮诸路所获的数据
第三节 南宋户口总数考证和估测
一、历年全国著籍户数
二、南宋户口起点数的估测
三、绍兴三十二年数据的重建
四、南宋灭亡前夕的户口总数
五、南宋三个标准时点全国户口数据系列的重建
第四节 南宋部分府州军县户口数据考证
第五节 南宋家庭平均人口估计
一、赈济户口与某些州县的户均人口
二、从历代看南宋家庭平均人口
三、从宋金时的南、北方户均人口看南宋家庭规模
四、南宋平均家庭人口

第三章 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口的南迁
第一节 两宋之际北方人口的南迁
一、南迁之始
二、高宗南迁和移民浪潮的形成
三、南渡长江
四、向山区和边远地区的迁移
五、绍兴元年至十一年的移民
第二节 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
一、金海陵王南侵之役
二、开禧北伐之役
三、金宣宗南侵之役
四、宋蒙灭金之役
第三节 南宋蒙元对峙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
一、蒙元攻宋之役
二、蒙元灭宋之役
第四节 移民的分布、数量和迁出地
一、移民分布
二、移民数量
三、移民迁出地
第五节 北方移民与南方汉族的发展

第四章 南宋土著人口的迁移
第一节 移民广东广西
一、广府系地区
二、福佬系地区
三、客家系地区
四、广西的其他地区
第二节 移民两浙路温州
第三节 移民淮南东西
第四节 移民京湖
第五节 移民湖南
第六节 四川内部的迁移
第七节 南宋后期四川难民的东迁

第五章 南宋人口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南宋初期
一、两宋之际人口的锐减
二、各区域人口状况
三、两宋之际谷底人口估测
第二节 南宋中期
一、军事对峙地区的人口发展
二、已开发地区的人口发展
三、开发中地区的人口发展
四、南宋人口峰值估测
第三节 南宋后期
一、四川人口的锐减
二、南宋末年人口损失估测
第四节 南宋人口发展的特点

第六章 东南各路人口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
一、南宋初期人口的锐减和恢复
二、南宋中期人口的增长和地狭人稠现象的加剧
三、南宋后期的人口状况
第二节 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
一、南宋前期人口的锐减和恢复
二、南宋中后期的人口增长与地狭人稠现象
_二、南宋末年的人口状况
第三节 福建路
一、南宋人口的缓慢增长
二、人稠地狭现象的加剧
三、宋末人口的剧减

第七章 北部各路人口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
一、南宋初期人口的锐减和初步恢复
二、南宋中后期人口的多次波动
三、宋元之际的人口状况
第二节 京西南路和荆湖北路
一、南宋初期人口的锐减和初步恢复
二、南宋中后期长江以北区域人口的波动
三、南宋中后期长江以南区域人口的稳定增长

第八章 中南各路人口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荆湖南路
一、南宋初期人口的减少和初步恢复
二、南宋中后期人口的稳定增长
三、人口发展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广南西路
一、南宋的人口增长
二、外来移民
三、人口地理的变迁
第三节 广南东路
一、南宋的人口增长和户口数据问题
二、外来移民
三、人口地理的变迁

第九章 西部各路人口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
一、人口增长与地狭人稠现象的加剧
二、对地广人稀地区的迁移
三、晚宋人口的剧减
第二节 夔州路
一、南宋前期人口的增长
二、南宋中期的人口问题
三、南宋后期人口的锐减
第三节 利州路
一、两宋之际人口的锐减和恢复
二、南宋中期人口的继续恢复
三、南宋后期人口的锐减

第十章 从人口史看南宋社会
第一节 南宋人口史在中国人口史的地位
一、南宋人口发展是当时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体现
二、南宋人口发展与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第二节 南宋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
一、人口发展的空间分析
二、南宋人口分布的南北差异与东西差异
第三节 适度的人口密度与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地狭人稠与各路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人口密度与新经济因素
第四节 从人口动力看南宋经济发展的有限性
编后语
……
序言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文摘 第一章 户口调查统计制度
  第一节 户口调查统计的诸系统
  南宁的户口统计制度,大致沿袭北宋的一套而少有的变革。主要有如下几个系统:
  一、丁籍
  在宋代的各户口统计系统中,以丁籍建立最早。北宋乾德元年(963)十月,太祖下诏:“诏诸州版簿、户帖、户钞,委本州判官、录事掌之,旧无者创造。始令诸州岁所奏户账,其丁口,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按宋以前诸朝都有自己的户口统计制度,北宋初的制度未必都是自己独创,但此条记载却可以视作宋代布置进行本朝历史上第一次大范围的户口调查,户口调查时必须要有相应的籍账,诏令所提到的“诸州版簿”,应是户口统计时的籍账,而诸州岁所奏的“户账”,则是自州上报到朝廷的户口数字。所谓的“岁奏”,自然是一年一报。查宋代户口统计诸系统中,只有丁账、税账是每年上报户部(详本章表1—1和相关各节),但税账建立较晚,而且主要统计对象是赋税数量而不是丁口,只有丁账的内容和户账相同。因此,户账就是丁账。按照戴建国的研究,在宋代“籍”、“账”是不同类型的文书,即以丁口的统计文书而言,丁籍专指用于征役催税的簿籍,又称丁簿,为基层登录每家每户原始材料的文书,保存在州县,作为催科征税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将丁籍中的丁数统计出来,上报朝廷的统计文书,则称为丁账。
  在宋代的户口调查统计系统中,以丁籍使用时间最长,也最为重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