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1

2010-03-3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046889X/9787500468899 ·条形码:9787500468899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1 去商家看看
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1 去商家看看

 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046889X/9787500468899
·条形码:97875004688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云南的跨境民族大多数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形态,多民族多宗教并存共处,求同存异的特点十分突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在多元化氛围中既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又保存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在他们的社会文化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这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积淀的文化宝藏,深入挖掘和保护它们,丰富人类文化基因库,维护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无疑是民族文化最长久的保障。
目录

第一篇 云南跨境民族中的宗教渗透与反渗透
前言
一 宗教渗透界说
(一) 什么是宗教渗透
(二) 宗教渗透的历史与形态
(三) 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交流的区别与联系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宗教渗透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宗教渗透
(二) 列宁论宗教渗透
(三) 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论宗教渗透
三 宗教渗透的基本特征
(一)政治恶意性
(二)文化侵略性
(三)活动国际性
(四)手段多样性
(五)组织秘密性
(六)破坏严重性
四 宗教渗透构成要素分析
(一)宗教渗透策源国分析——以美国为例
(二)宗教渗透载体分析
(三)宗教渗透对象国分析
五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宗教概况
(一)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状况
(二)云南周边国家民族宗教概况
六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现状与特点
(一)主要渗透势力及背景
(三)宗教渗透的方式与特点
七 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渗透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一)云南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
(二)宗教渗透现状的原因分析
八 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坚实思想基础
(二)面向实际,深化理论研究
(三)固本强身,加强基础建设
(四)健全机制,完善具体措施
第二篇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基督教现状调查
一 怒江福贡县傈僳族基督教状况调查
(一)傈僳族概况
(二)基督教传播及发展的历史回顾
(三)基督教与福贡县上帕傈僳族社区关系
二 澜沧县拉祜族基督教状况调查
(一)历史概况
(二)调研点基本情况
(三)教会活动情况
(四)信徒信仰状况
(五)基督教在社区发展中的影响
三 德宏景颇族地区基督教历史与现状调查
(一)景颇族基本情况
(三) 德宏景颇族地区基督教现状调查
第三篇 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宗教并存调查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二 怒江州丙中洛乡的社区概况
(二) 历代行政隶属及其民族关系概况
(三) 交通和教育社会事业的发展沿革
三多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一) 单一的本土宗教时期——原始宗教
(二) 二元宗教交叉渗透时期——藏传佛教的传入
(三) 三元宗教鼎立时期——天主教的传入
(四) 多元宗教并存格局形成时期——基督教的传入
四 多宗教并存格局的初期发展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二) 多宗教并存格局的暂时性中断时期
(三) 多宗教并存格局的重新恢复
五 多宗教并存格局的稳定发展
(一) 同一村落社区内的多宗教并存
(二) 同一民族中的多宗教并存
(三) 同一家庭内的多宗教并存
六 当地居民的社会交往的方式及特点
(一) 生产劳动交往中的传统协作方式及变迁:助耕和换工
(二) 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传统协作方式及变迁:建房、婚丧嫁娶活动中的协作
(三) 各民族的传统节曰、宗教节日中的交往及其特点
七 信教与改教行为
(一) 原因类型之一:通婚信教、改教行为
(二) 原因类型之二:戒酒与信教、改教行为
(三) 原因类型之三:换工交往过程中促成的信教或改教行为
(四) 原因类型之四:考虑信仰经济成本而促成的信教或改教行为
(五) 信教、改教行为的理论分析
八 多宗教并存与共处关系变迁与现实困境
(一) 多宗教并存格局的现状及其变迁
(二) 异教徒、信徒与非信徒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 宗教渗透问题与基督教发展过快问题
(四) 宗教管理工作及其存在问题
九 多宗教并存格局发展并延续的原因
(一) 个案调查的访谈记录要点
(二) 多宗教并存格局得以延续的原因机制
十 多宗教并存格局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条件
(一) 政策机制的保障
(二) 政府作为宗教管理者,角色定位的适切性
(三) 界定“宗教信仰行为”时,应遵循“价值中立”原则
(四) 居民社会交往行为在多宗教并存格局动态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篇 德宏州德昂族佛教文化及原始信仰调查研究
一 概述
二 德昂族的历史、来源及现状
三 社会环境与语言接触
四 宗教信仰状况
五 村寨调查实录
(一) 陇川县两个德昂族村寨调查
(二) 瑞丽市五个德昂族村寨调查
(三) 潞西市三台山乡处冬瓜村调查
……
序言 所谓跨境民族,一般是指由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紧靠边境两侧分布、居住地直接相连而分居于不同国家中的同一民族。云南有15个跨境民族,占全国跨境民族总数的将近一半,是全国沿边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的跨境民族问题,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云南的15个跨境民族是彝族、哈尼族、壮族、苗族、瑶族、布依族、傣族、布朗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此外还有尚未确定族属的克木人、芒人等也跨境而居。其中,彝族、哈尼族、壮族、苗族、瑶族、布依族等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越南相接;傣族和布朗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佤族主要分布在思茅市和临沧市,景颇族和德昂族主要分布在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相连。这15个跨境民族的总人口约1000万,其中有10%直接分布在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的近1万个边境乡村,并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跨境民族在国际关系和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从社会经济文化现状还是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跨境民族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
文摘 一是所谓的“扎谍老佛祖”组织。扎谍原是云南沧源县佤族人,本名岩保,学名魏尼那,早年曾受国民党特务的派遣,多次对我国边民进行策反活动,1947年被美国基督教组织任命为解放新教“召得”官,在缅甸绍帕设立了据点,大搞民族分裂活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扎谍长期在边境一带的佤族和拉祜族地区活动,在边民中散发《扎谍讲话》录音带和相片,以宗教的名义散布“变天”言论,宣扬“现在扎谍佛祖在国外领导着佤族,2000年要回到西盟娜妥坝来领导拉祜族群众”,并叫嚣要成立“佤族国”,挑拨民族关系,搞民族分裂,并积极传授“多波”、“东波”教,采用“喝仙水”、“念咒语”、“点神灯”、“喂天马”和“抖身”等形式进行宗教活动,在群众当中造成恶劣影响。
二是所谓“全世界文蚌族同盟会”。1994年泰国清迈基督教会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宗教组织的支持下成立,目标在于以基督教统一各民族的信仰,建立包括我国景颇族、傈僳族、怒族等在内的“克钦独立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