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220065582 ·条形码:978722006558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宗教与社会心理 |
 |
|
 |
宗教与社会心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220065582
·条形码:978722006558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媒体推荐 书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行政被列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识领域以来,政治学、公务员制度和管理科学一直是此类教材编写者所强调的主题。经过十余年探索,“公共管理” (PublicAdministratin or Management)——这个更深层次的核心概念标示在高教体制中,在世纪交叉点上,又成为新一轮课程组织和教材编写的中心课题。为此,我们着手对四川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使用过十余年的教材进行系统的修订、重组、重编和扩展,以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以国家行政为主体的各类公共机构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编写“公共管理与社会学·MPA系列”的指导思想有两个来源:一是差不多两代教师专业视野的扩展和知识积累;二是十多届毕业学生和研究生关于教材内容与工作现实存在的反差、距离和成就结合点的社会反馈。尤其是后一点,帮助我们调整出“应当怎样”和“实际怎样”的恰当距离。毫无疑问,矫正这一认识的基础是我们这个社会十多年来的巨大发展及其可以预见的国际化趋势。为此,由历史形成的、以“公有制”构造全部社会生产乃至生活要素、并由国家计划机制垄断这种“公共”含义将在公民的、法治的社会基础上被重新认识。公务人员也必须面对更加广阔的现实世界和更加广阔的知识与观念来组织任务。同理,本系列的编写思想与其说是一套规则,不如说是一个目标、一个呼吁、一个组织知识的形式框架。它只能具有如下开放性特征:
公共权力与社会相结合: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决定了公共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认识和适应社会,然后才谈得上使用管理技术优化自身、服务社
会。反过来说,学习社会学也必须了解对社会具有巨大控制力的公共权力及其结构,在很多历史时期,这种异化了的公共权力甚至就是第一社会现象。
学术理论与国情相结合:教材对知识的组织,首先要吸收人类思想体系中经实践证明最有效、最稳定持久的理想定义或理论。“正义”、“科学”、“法治”和“发展”是组织公共管理知识系统最有效的概念工具,也是公务人员最稳定的行为指南。但是,必须立足国情,以概括的国情特征和本土案例来充实“公共”范畴的经验内涵,才能把教育所必须的超前性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宏观比较与基层行政的视野:以公共管理的体制和社会效应为基准,同国际上不同的运作模式和经验进行比较,是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借鉴途径。同时,无论国家机器有多么庞大和复杂,市、县级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才是它与社会直接接触或互动的主要层面。这一层面问题最多,也最容易处于公共行政学和社会学的单向研究盲区,但它同时也是两个学科专业交叉发展的纽结。我们希望这方面的关注能够调动广大学生的直接经验并转化成未来的学术资源。
环境、家庭、公共卫生与健康正在成为现代公共机构的工作焦点,同时也是公共和公务人员私生活质量的主要条件。为此,我们增设了有关教材。行政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牵涉国家与社会的复杂的互动关系,理论选择和现实描述都面临着困难和挑战;而宗教与社会心理从社会基础层面去拓宽公共行政与社会学的视野,对于我国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一一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必须重视这一层面。当然,这样的书本也势必具有较大的探索性。
科学精神与法治精神是公共权力和公民社会共同利益取向的基本途径,也是本MPA系列的思想指南。藉此,我们有了一个较过去好得多的社会,也将有一个较现在好得多的国家,尽管二者是法理上的统一体,而管理科学却应更加注意优化二者的互动关系。
我们将尽微薄之力去接近上述目标。就课程体系而言,我们力图以四川大学公共行政与社会学系两个硕士点(行政管理、社会学)教师为主体,组织一些西部地区高校以及海外同类研究领域专家,计划五年内分批出版本系列16本书,但我们也深知,问题和答案的历史循环是永无止境的。
陈昌文
2000年1月1日
编辑推荐 最近几十年来,宗教现象在我国——尤其是中国西部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主流学术对宗教进行边缘交叉研究的科学发展却缺乏关注与普及。本书为这种常常容易被政治化或情绪化的本土社会心理现象提供更加广阔也更加中肯的视点。
目录 第一章 宗教与社会心理导言
第一节基本术语
第二节 宗教心理的发展和当今的状态
第三节 不同理论视野下的宗教心理
第四节 宗教与社会心理
第二章 宗教的生物学基础
……
文摘 书摘
(5)六氢吡啶联苯酯,茄科曼陀罗属的植物提取物。自古以来就以麻醉剂和毒品为人所知。
(6)一组次要的致幻剂,包括伞菌(伞型毒菌的蕈毒碱)、肉豆蔻和玻利尼西亚人的卡瓦饮料(玻利尼西亚产的一种灌木,由其根研磨成粉所制的酒)。
人类学家、民族植物学家、迷醉药理学家和其他跨学科的专家对这种分类、心理活性作用、化学成分以及如此众多药物的传统使用作了广泛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我们的视线集中在酶斯卡灵、二甲一4一羟色胺磷酸和IjI)这些最广为人知的药品的概括性知识上。
(二)迷幻体验的现象学
许多研究者对由于摄取酶斯卡灵、二甲一4一羟色胺磷酸和13D而导致的主观状态做了大量描述,其中许多人自己还试用过这些药物。由这些药物产生的经验范围异常的广泛,这取决于药物的剂量,服药者的人格、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个体期望、环境背景(包括身体情况、视听觉帮助、服药的目的),还有参与者数量、个体素质等。对许多人来说,很明显,他们的经验总的说来是积极的。可对其他人而言,这简直像炼狱一样,能让人产生精神障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间接地导致死亡。这种罕见的严重情绪障碍在美国本土教会成员中时有发生。他们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定期服用一种仙人掌,他们认为当药物摄取被小心地制度化和仪式化了之后,当人们着重强调药物的神性,强调对社会标准、人际世界的忠诚执着时,危险就降到最低了。
1.知觉变化
在摄人了中等剂量的酶斯卡灵、二甲一4一羟色胺磷酸和LSD之后,首先产生的主观影响被瓦尔克·埃利斯(HvaOlCk EI一lis)称为想像力的“纵情狂欢”。光线与色彩被极度强化了,物体具有了生命而可塑,奇异的景象在视觉范围内不停地旋转,神秘的事物以一系列极其丰富的异常清晰的形象戏剧性地展开,听觉、味觉和嗅觉的敏感性都增加了,虽然不那么流畅,而某些人某种感官形式的知觉会唤起另一种知觉形式,这被称为“共感觉”现象。任何一个物体,不论它是什么,也不论它在通常情况下是如何的不起眼,它都会让人为之长时间的神魂颠倒,而且具有不可思议的重要性。时间在这当中是一个中性的体验,也被随机地改变。几分钟的时间变得无休止的长。实际上,时间无情地流逝最终将消解于无形,个人将平生首次感受到永生变成了令人吃惊的现实。空间也经历了变化:物体的大小和形状都发生了改变;二维图画变成了三维;若个体向什么东西靠近时,会发现它们飞速地靠近、膨胀。
更值得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