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与未来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3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00689522 ·条形码:9787500689522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与未来 |
 |
|
 |
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与未来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3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00689522
·条形码:9787500689522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中青新世纪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与未来》内容简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那些专注于图式化和符号化的群体创作已告一段落,那些仅仅通过视觉图像的移用或转借做出简单化处理的流行诠释也早已成为过去。作为当代社会文化的真实反映,只有那些着力表现中国变化,反映中国现实并呈现中国精神气质差异性的中国当代艺术,才能引发更积极的关注与更丰富的解读,才能赢得世人的普遍尊敬,自己掌握未来的命运。
《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与未来》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推出。全书以艺术家个人为单位进行展示,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在当代国际艺术圈内已具有一定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中国艺术家,辑录其近两年来的最新作品,展示他们近期的创作思路及成果;第二部分,选择二十余位中国目前最具独立性、个人化的年轻艺术家进行推介,充分展示其创新性、多元化的创作手法及作品。
藉由此书,读者将会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最新面貌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并能对其未来的可能走向作出自己的判断。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与未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艾未未
蔡国强
陈文波
方力钧
顾德新
郭伟
洪浩
洪磊
黄永球
季大纯
林天苗
刘建华
刘小东
刘野
卢昊
马六明
毛焰
缪晓舂
尚扬
宋冬
隋建国
王广义
汪建伟
王鲁炎
王音
夏小万
向京
萧昱
徐冰
杨少斌
尹秀珍
尹朝阳
岳敏君
曾梵志
曾浩
展望
张洹
张培力
张晓刚
周春芽
周铁海
陈皎
陈可
崔宪基
东方涂钦
贾蔼力
李晖
李锐
李松松
李威
刘鼎
刘韩
邱黯雄
仇晓飞
尚一心
史国威
史金淞
宋琨
Unmask UNMASK
王光乐
王顷
韦嘉
徐震
杨福东
……
序言 何谓中国当代艺术?目前有两种看似不同的定义。1.中国当代艺术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术创作的整体;2.中国当代艺术专指那些具有前卫性、批判性、实验性的美术创作。前一种说法强调了创作的时间属性,而后一种说法则强调了创作的观念属性。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时间属性非常明确,而同样明确的一个时间起始点则是20世纪70年代未中国的改革开放,具体而言是指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它在艺术史上的意义,即是宣告了“文革艺术”的结束和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开始。倘若我们进一步加以观察的话,那么还可以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也具有了不同特征——即20世纪80年代的“走向多元”、90年代的“融入全球”以及21世纪以来的“立场中国”,其时间属性同样是非常明确的。然而,中国当代艺术不仅纯然为明确的时间属性,其观念属性也显得非常重要。“走向多元”的80年代、“融入全球”的90年代以及“立场中国”的21世纪,三个发展时期有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但是统辖前卫性、批判性、实验性的观念突破却始终成为贯穿其中、经久不变而越发被强化的命题线索。以此而论,中国当代艺术更准确的定义应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注重观念突破并具体体现为前卫性、批判性、实验性的中国艺术创作。
文摘 插图:


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艺术创作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历史过程,而在“要多样,不要一统”的口号下,艺术的个性化努力随即变得更加自由与普遍。然而,此时的中国艺术创作在不断趋于多向性的全面吸收前提下,依旧无法彻底摆脱起步阶段的选择偏狭和浅尝辄止的窘境。于是稍后在全国范围展开的85美术新潮,不仅是在新形势下中国艺术创作旨在直面窘境的突破、尝试和探索,也反映了中国艺术创作转入至更深刻的自省阶段。
85美术新潮以1985年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国际青年年美展”为先导,随即展开为一场“疾风暴雨”式的艺术运动。事实是“国际青年年美展”的很多艺术作品,是从题材入手去分解题材,把个性释放出来,并在批判中获得自觉,真实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受此影响,1985年全国各地的艺术青年自发组织起来,举办展览,成立艺术群体,逐步把始自“星星美展”并在“国际青年年美展”中已确定下来的批判与实验的两个方向推至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