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观念图志

2010-03-30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5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 ·ISBN:7563343520 ·条形码:97875633435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观念图志 去商家看看
观念图志 去商家看看

 观念图志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5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
·ISBN:7563343520
·条形码:97875633435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Images of Ideas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观念图志》内容包括:赫拉克利特、如何使阿基里斯真的追不上乌龟、笛卡儿、黑格尔和辩证法、黑格尔与绝对精神、尼采与上帝、弗洛伊德发现了巨大秘密、罗素悖论、罗素与逻辑证明、海德格尔与诗人、海德格尔与死、维持根斯坦与苍蝇、维特根斯坦与治疗法、福柯与精神病人、德里达的解构、哈贝马斯拯救理性、艾柯迷恋迷宫、格尔滋获得地方知识、纳什均衡、孔子浮于海、孔子反对不学而不思、老子知足、孟子的浩然之气、王阳明心情、观念与事实的出入、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一样、知识是改造人自己的力量、认识人自己、倾听自己的心声等等。
作者简介 赵汀阳,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家哲学所研究员。著有《论可能生活》、《一个或所有问题》、《赵汀阳自选集》等。自称在画漫画时,感觉似在画实验艺术的草图,尤其是那些在真实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实验艺术。
媒体推荐 前言
观念与图像的距离
漫画本来是不需要或者基本不需要文字说明的。我一直坚持这个传统感觉,总觉得一旦需要文字帮忙,就证明图像水平不高。但是有一些碰巧和知道做哲学的赵汀阳和画漫画的赵汀阳是同一个人的朋友们。多次建议我给“精选的漫画配上哲学方面的文字,以便理解和快乐。虽然这样做了,是否能够因此增进理解,却不知道。因为在观念与图像之间显然存在着距离,即使在同一主题下,它们也各自表达各自所能够表达的东西。加上文字虽然不一定能够增进理解,但如果能够因此增加快乐就好了。快乐比理解重要。
虽然给漫画配上了文字,但是这些文字显然不是真正的哲学讨论,至多是与哲学家有关的议论而已。而且,这些文字所涉及的哲学观念也并不都属于我自已的哲学理论。其实在漫画的时候根本没有以理论。而是随便碰到什么能够变成快乐图像的事情就给画了。漫画仅仅是休息,就像有的人以拉提琴或下围棋作为休息一样,是一件与哲学活动完全无关的事情。如果说这些漫画里面往往涉及一些哲学观念。那是因为哲学观念于我比较现成,是手边的东西而已。
在画漫画时往往自自我感觉好像是在画一些实验艺术的草图,特别是一些在真实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实验艺术。我很愿意说。当代实验艺术的本质是漫画性的。只是不知道这个看法对不对。
这里收集的漫画选自近年来在《读书》、《商务周刊》、《天涯》和Alliage(一个法国人文杂志)上的专栏,不过有一部分漫画是按照记忆重画的,因为原作被朋友们拿走了。
编辑推荐 《观念图志》作者赵汀阳,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家哲学所研究员。著有《论可能生活》、《一个或所有问题》、《赵汀阳自选集》等。
目录
前言
观念与图像的距离

1 思想家们
赫拉克利特
如何使阿基里斯真的追不上乌龟
笛卡儿
黑格尔和辩证法
黑格尔与绝对精神
尼采与上帝
弗洛伊德发现了巨大秘密
罗素悖论
罗素与逻辑证明
海德格尔与诗人
海德格尔与死
维特根斯坦与苍蝇
维特根斯坦与治疗法
福柯与精神病人
德里达的解构
哈贝马斯拯救理性
艾柯迷恋迷宫
格尔滋获得地方知识
纳什均衡
孔子浮于海
孔子反对学而不思
老子知足
孟子的浩然之气
王阳明心情
2 观念
观念与事实的出入
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一样
知识是改造人自己的力量
认识你自己
倾听自己的心声
他人的心
即使上帝窥探你的心灵
对话是两点之间最长的线
对话需要超长时间
……
……
文摘 书摘
福柯曾经宣称人的死亡,他说作为主体的人的概念会失去意义,就像“沙滩上的画像会被抹去一样”。由于尼采先前已经宣称了“上帝之死”,福柯接着宣布“人之死”就形成了一种呼应和延续。这些说法惊世骇俗,也有些道理,但多少也有些华而不实。其实,我们没有理由说——更不用提证明——哪一种意义是“人”的法定意义,哪一种意义却不可以是它的意义。就像“你没有失去角”不能证明“你原来就长着角”,“你原来做梦”也不能证明“你永远只能做梦”。因此,人这个概念也不能说因为失去了主体性就不再是人的概念了。何况主体性
本来就是个哲学幻觉。像其他许多现代哲学家一样,福柯在文化界的影响超过在哲学界的影响。但这绝不是福柯在哲学上的贡献不如在文化上的贡献,而是学院派的哲学家越来越不懂哲学。现代哲学的一个根本性错误就是居然把哲学变成了大学里的一个学科,变成一种有着固定程序的知识生产。这种把哲学变成了“物理学”而不是“物理学之后”的做法使得哲学很难跟上时代需要。福柯所研究的课题,诸如精神病人、性、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等等,都不是哲学那些专业化了的问题,表面上更像是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问题,但其实是时代要求哲学必须面对的新问题。福柯打破学科分界的研究使哲学能够保持在人类思想中的前卫性。
福柯和弗洛伊德都特别关注精神病人的问题,但基本上态度非常不同,记得有个朋友有一次给领导们“通俗扼要地”讲解精神分析时说:弗洛伊德指出,人人都有神经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领导们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又有一个精神病院的大夫,估计并没有读过福柯,有一次被问到究竟什么人算是精神病人。大夫很感到挑战,思考良久,郑重地说:与众不同的人就非常可能被算是精神病人。

据说上帝按照它自己的模样来创造人,于是人也就有了心灵,有了自由意志。这样的话,即使上帝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可以故意想成别的样子,只要不怕违背自己的兴趣和利益,你总能让别人包括上帝猜错你的心思。福克纳有篇小说,大概叫做“赌注”,讲的是有个聪明智慧人所莫及的赌徒与魔鬼撒旦打赌的故事。他通过故意说反话,例如“我赌你不想让我赢这场比赛”之类涉及逻辑自相关的话,逼得撒旦不得不老是违心地帮助他赢钱。撒旦搞不过他,上帝恐怕也不见得更高明。当然,上帝更高明一些也是可能的,不妨考虑一下我关于“上帝不负责任”的证明: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这里“理性”的意思除了自私自利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特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