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交友

2010-03-28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页码:20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807550877 ·条形码:97878075508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交友 去商家看看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交友 去商家看看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交友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页码:20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807550877
·条形码:97878075508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交友》精选了全球100位名人对交友的精彩论述,阅读这些富含哲理而华美的文章,我们能从中知道友谊究竟是什么,谁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怎样才能获得珍视一生的友谊。友情是生命的绿洲,是山间的甘泉,是感伤时的缓和剂、孤寂时的心灵港湾。没有友谊,生命之树就会在时间的涛声中枯萎;没有友谊,心灵之壤就会在季节的变奏里荒芜。
作者简介 滕刚,著名作家。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预感》、《克尔萨斯的下半夜》、《个人履历表》、《秘密情节》、《百花凋零》等文集。曾获《微型小说选刊》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我最喜欢的微型小说作品奖”,《小小说选刊》1989-1990、2003-2004全国优秀小说作品奖、首届全国微型小说个人作品集评奖优秀文集奖、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名列2003年度中国小小说十大新闻人物,其作品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05年小小说排行榜。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
编辑推荐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交友》编辑推荐:全球100位各界名人以自身经验现身说法:著名学者、作家告诉我们朋友是心灵的休憩地,需要我们拿出一颗心来坦诚相见;励志大师告诉我们"道之不同,友之不存",真正的朋友能同舟共济共担风雨;商界精英告诫我们朋友不是一掷千金"讲哥儿们义气"……浅显的语言,精辟的论述,相信总会有一个人、一段故事、一个观点或仅仅一句话,能触到我们的心弦,引起我们的共鸣。
目录
第一辑 朋友是令人流泪的沙粒
 眼睛里有沙粒就会流泪 (台湾)古龙
 后台朋友 林语堂
 君子之争 [美]刘墉
 论友谊 [美]爱默生
 防范破碎 余秋雨
 朋友 周国平
 朋友没有绝对的 王蒙
 朋友 贾平凹
 谈友谊 周涛
 交友之情 易中天
第二辑 美德是友谊的基础
 以诚待人,平等交往 (台湾)李开复
 宽容是一种爱 肖复兴
 交友之道 斯妤
 责己宜严,责人宜宽 朱光潜
 像容忍自己一样容忍他人 [美]约瑟夫·纽顿
 美德是友谊的基础 [古罗马]西塞罗
 宽容是人生的美德,处世需要大度 [英]詹姆斯·弗雷泽
 忍耐与宽容 [日]松下幸之助
 谦逊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论称赞 [英]弗兰西斯·培根
 以德报怨 [西班牙]费尔南多·马丁
 友谊 [法]伏尔泰
第三辑 朋友的类型
 友谊与择友 [英]查斯特菲尔德
 几种友谊 (台湾)罗兰
 不太熟的朋友 张健
 了解你的朋友 (台湾)余光中
 朋友六型 张健
 朋友种种 高晓声
 交友之道(节选) 于丹
 生命脆弱 友谊永存 沈从文
 择友 方方
 掌握人际关系 (台湾)曹又方
第四辑 与人交往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五辑 友谊,越老越值钱
第六辑 交友的影响
第七辑 从心灵到另一颗心灵的路径
第八辑 友情需要维护
……
文摘 null
文/斯妤 交友之道 我这个人很没出息。明明催人清新,教人透彻的当代哲学、当代文学读了一箩筐,也渐渐的对人心的狭窄、人性的复杂有所了解,甚至曾经交友不慎,“引狼入室”,并为此吃足苦头,却仍然不能够明智,不能强大到不奢望友情,不依恋友情就像明知现实冷峻严酷,却仍不由得要做梦,不由得要向往理想完满的生活一样。有时候我想这种对温情的渴望在我大概是一种痼疾,冷峻的事实有时能够将它治愈,有时却有成为它的诱因。
  舒婷曾经说她喜欢的朋友有两类,一类温厚善良,一类潇洒亮丽,她把我归入前一类,因此她始终待我友善,常常“齿下留情”。我呢,回想起来,我喜欢的朋友好象只有一种,那就是有才能,有思想,同时为人坦荡,大度大气的。 的确,无论男女,我都不喜欢那种弯弯绕,尖尖细,浑身上下都是心眼的人,我相信这样的人必定聪明,必定有才能,但我对他们的欣赏到此为止,我绝不敢和他们做朋友。倒不是怕被他们算计了去,俗话所谓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不是的我的心存畏惧不是怕吃亏,而是怕受累。因为和这种人在一起,实在是太累了。不要说一不留神,万事小心,你也不定在哪里就惹恼了人家—你这里还浑然不觉,热情满怀呢,人家已经在那里咬牙切齿了,恨不得一弹指就看见一股轻烟,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我当然更害怕那种精力旺盛,欲求充沛却又有较大欠缺的人。那种欠缺可能是生理方面的。我想有欠缺倒不可怕,也不可怜,因为其实人人都有欠缺,即使一国之君也有欠缺—缺少寻常人情,普通人生。可是有欠缺又偏偏在有所欠缺的范围里愿望极多,欲求极强,那就不仅仅是自己痛苦了,她同时也使周围的人痛苦。 这时候你去做她的朋友,你不是自投罗网吗? 这种有病态激情的人你可以远远的给予同情,给予帮助,但决不可走近,否则,可真是玩火自焚,甚至灰烬将散未散了,还会扯出一堆不是来。 因此我常常庆幸世上还有一种人。这种人心胸坦荡,待人宽厚,这种人有智慧有才能但从不“文人相轻”。这种人是长辈,你尽可拜他为师,是同龄你尽可待他如友,是后生你尽可视他如弟,是同性当然更好—你尽可同她唧唧喳喳,唠唠叨叨,享受女人饶舌的乐趣。 在北京的同性作家中,有两位常常让我心仪。一位坦荡无促狭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