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计算机与网络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软件基础

2010-03-22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9787560612713 ·条形码:9787560612713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计算机软件基础 去商家看看
计算机软件基础 去商家看看

 计算机软件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9787560612713
·条形码:97875606127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计算机软件基础》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软件领域中最基本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中介绍了常用的数据结构及部分典型算法,其算法采用C语言描述;操作系统结合现代操作系统的原理进行介绍;数据库中除介绍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外,还讲解了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软件工程主要介绍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步骤。全书内容紧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实用。
《计算机软件基础》可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的教材,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三级)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提高软件水平的参考书,亦可用作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
《计算机软件基础》配有电子教案,需要者可与出版社联系,免费索取。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应用分类
1.1.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1.2 计算机的应用分类
1.2 计算机软件
1.2.1 计算机语言
1.2.2 计算机软件定义
1.2.3 系统软件
1.2.4 应用软件
1.2.5 软件开发环境
1.2.6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习题

第2章 线性数据结构
2.1 基本概念
2.1.1 数据和数据结构
2.1.2 算法的描述和评价
2.2 线性表
2.2.1 线性表的定义及操作
2.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2.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2.2.4 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
2.3 栈和队列
2.3.1 栈
2.3.2 队列
2.4 串和数组
2.4.1 串
2.4.2 数组
习题

第3章 非线性数据结构
3.1 树及其基本概念
3.2 二叉树
3.2.1 二叉树的定义及其性质
3.2.2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3.3 二叉树的遍历
3.4 树的存储结构和遍历
3.5 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6 霍夫曼树及其应用
3.7 图及其基本概念
3.8 图的存储结构
3.8.1 邻接矩阵
3.8.2 邻接表
3.9 图的遍历
3.10 图的连通性及最小生成树
习题

第4章 查找和排序
4.1 线性表查找
4.1.1 顺序查找
4.1.2 折半查找
4.1.3 分块查找
4.2 二叉排序树的查找
4.3 哈希查找
4.3.1 哈希表的建立
4.3.2 处理冲突的方法
4.3.3 哈希查找
4.4 排序
4.4.1 直接插入排序
4.4.2 简单选择排序
4.4.3 冒泡排序
4.4.4 快速排序
4.4.5 归并排序
习题

第5章 操作系统
5.1 概述
5.1.1 操作系统的作用与地位
5.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5.1.3 操作系统的类型
5.1.4操作系统的琏本特征
5.2 进程管理
5.2.1 多道程序设计
5.2.2 进程
5.2.3 进程间的通信
5.2.4 进程控制
5.2.5 进程调度
5.2.6 进程死锁
5.3 存储管理
5.3.1 存储管理的功能
5.3.2 分区存储管理
5.3.3 页式存储管理
5.3.4 段式存储管理
5.3.5 段页式存储管理
5.3.6 虚拟存储管理
5.3.7 请求页式存储管理
5.4 设备管理
5.4.1 设备管理概述
5.4.2 I/O控制办式
5.4.3 设备分配
5.4.4 I/O传输控制
5.4.5 磁盘调度
5.5 文什管理
5.5.l 文件与文件系统
5.5.2 文件结构和存取方法
5.5.3 文件目录
5.5.4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5.5.5 文件存取控制
5.6 作业管理
5.6.1 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5.6.2 作业的基本概念
5.6.3 作业控制块和后备队列
5.6.4 作业调度与作业控制
5.6.5 UNX/XENIX操作系统简介
习题

第6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6.1 数据库基本概念
6.1.1 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
6.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6.1.3 数据库系统
6.2 数据模型
6.2.1 数据模型的概念
6.2.2 数据模型的要素
6.7.3 概念模型——一E—R模型
6.2.4 常用的数据模型
6.3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6.3.1 数据库系统中模式的概念
6.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6.3.3 数据库的层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习题

第7章 关系数据库系统
7.1 关系模型概述
7.2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7.2.1 关系的形式化定义
7.2.2 关系的性质
7.3 关系的完整性
7.3.1 完整性约束的分类
7.3.2 实体完整性舰则
7.3.3 参照完整性规则
7.3.4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7.4 关系代数
7.4.1 传统的集合运算
7.4.2 专门的关系运算
7.5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7.5.1 SQL概述
7.5.2 SQL的数据定义
7.5.3 SQL的数据查询
7.5.4 SQL的数据更新
7.5.5 视图
7.5.6 SQL的数据控制语句
习题

第8章 关系规范化理论与数据库设计
8.1 函数依赖
8.2 规范化和范式
8.2.1引例
8.2.2 第一范式(1NF)及规范化
8.2.3 第二范式(2NF)与第二三范式(3NF)
8.2.4 BC范式(BCNF)
8.2.5 关系模式的分解
8.3 数据库设计概述
8.4 需求分析
8.4.1 需求分析的任务
8.4.2 需求分析的方法
8.5 概念结构设计
8.5.1 概念结构
8.5.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8.6 逻辑结构设计
8.6.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8.6.2 数据模型的优化
8.7 物理结构设计
8.8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习题

第9章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9.1 Oracle数据库系统
9.1.1 Oracle数据库系统简介
9.1.2 OfacIe的主要产品及其功能
9.1.3 Oracle数据仓库和Intemet解决方案
9.2 BMDB2数据库系统
9.2.1 lBMDB2数据库系统简介
9.2.2 DB2通用数据库的功能和特色
9.2.3 IBM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
9.2.4 lBM内容管理解决方案
9.3 SYBASE数据库系统
9.3.1 SYBASE数据库系统简介
9.3.2 SYBASE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及其特色
9.3.3 SYBASE的Intemet应用和商务智能解决方案
9.3.4 SYBAsE的移动与嵌入计算解决方案
9.4 MS—SQLSERVER数据库系统
9.4.1 MS—SQLSERVER数据库系统简介
9.4.2 MS—SQLSERVER数据库系统主要功能及其特色
9.4.3 SQLServer2000多版本支持
9.4.4 MicrosoftSQLServer2000的软、硬件环境
习题

第10章 软件工程
10.1 软件工程概述
10.2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10.3 软件的需求分析
10.3.1 需求分析概述
10.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10.3.3 数据流图
10.3.4 数据字典
10.4 软件的设计
10.4.1 软件设计概述
10.4.2 软件设计准则
10.4.3 结构化设计方法
10.4.4 详细设计方法
10.4.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10.5 软件的编程
10.6 软件的测试
10.6.1 软件测试概述
10.6.2 测试用例的设计
10.6.3 测试实施策略
10.6.4 软件的调试
10.7 软件的维护
习题
……
序言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经过高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各个学校的新专业均有所增加,招生规模也迅速扩大。为了适应社会对“大专业、宽口径”人才的需求,各学校对专业进行了调整和合并,拓宽专业面,相应的教学计划、大纲也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加快。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原有的计算机、信息工程两个专业的传统教材已很难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更新和建设迫在眉睫。为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聘请南京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学院、吉林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深圳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10余所国内电子信息类专业知名院校长期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组成了高等学校计算机、信息工程类专业系列教材编审专家委员会,并且面向全国进行系列教材编写招标。该委员会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及规定对这两大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对目前本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和相应系列教材应具有的特色和定位以及如何适应各类院校的教学需求等进行了反复研究、充分讨论,并对投标教材进行了认真评审,筛选并确定了高等学校计算机、信息工程类专业系列教材的作者及审稿人。这套教材预计在2004年春季全部出齐。
  审定并组织出版这套教材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力求精品、力求创新、好中选优、以质取胜。教材内容要反映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专业课内容更新快的要求;编写上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调性,以适合多数学校使用;体系上要有所创新,突出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面向国民经济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强调培养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强的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实际工程的研发能力。在作者的遴选上,强调作者应在教学、科研第一线长期工作,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教材在体系和篇幅上符合各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求。
  相信这套精心策划、精心编审、精心出版的系列教材会成为精品教材,得到各院校的认可,对于新世纪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