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教会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454 页 ·出版日期:1991年01月 ·ISBN:7100008093 ·条形码:97871000080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英吉利教会史 |
 |
|
 |
英吉利教会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454 页
·出版日期:1991年01月
·ISBN:7100008093
·条形码:97871000080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罗马天主教会在不列颠的布教为主要内容,记述自奥古斯丁受命来不列颠布教开始直到罗马天主教在各国相继取得胜利前后一百余年的历史。全书五卷,如金氏在英译本序言中所指出,主要是依据教会的重大事件来划分的。对于七国的政治史,叙述则较简单。至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作者并未在意,只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少量消息。
媒体推荐 英译本序言
635至804年间相继出现了三个伟大的学者,奥尔德赫尔姆、比德和阿尔昆。他们的声名远远超越出本国的国界,使英吉利教会生色增辉。奧尔德赫尔姆来自威塞克斯,是马姆斯伯里修道院院长、舍伯恩(Sherborne)的主教;比德和阿尔昆来自诺森伯里亚,阿尔昆是约克学校校长,后来转至查理曼手下供职。
富勒①指出,比德是“他同时代人中在拉丁语、希腊语、哲学、历史、神学、数学以及音乐等所有方面造诣最深的学者”。比德在《教会史》末尾②不仅列出自己的各种著作,而且还阐述了自己一生的简单经历。他诞生于672或673年,他的出生地不久后被送给本尼狄克。比斯科普③用于修建韦穆修道院。比德在七岁时“由他的亲属托付给本尼狄克院长抚养。”他此后的一生全都在修道院里度过:先是在韦穆,此后,即在被接收的一年后,他便到贾罗——其第一任院长切奥尔弗里德收留了他。毫无疑问,他是在修道院学堂里接受教育的。但是,在教授过他的兄弟中,他只提到特朗伯特一人的名字④。“他决不是一个四处游逛的人”,虽然我们可以发现他拜访林迪斯凡和约克的足迹,但他走出修道院的次数很可能极少。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专心致志于。圣经。的研究。在修行和负责教堂日常唱诗的同时,我总是以攻读、教授和写作为乐趣”。所以,根据本笃会会规,他很可能被免于从事耕地、簸扬、制作面包。园艺。炊事以及其它落在他的那些学问较差的同伴身上的工作②。韦穆修道院建于674年,贾罗修道院建于681或682年。两座修道院之间虽然有着一段距离,但是,它们还是组成了一所修道院。比德在他的《修道院长列传》一书中叙述了在他的一生中共同或分别管理过这两座分院的诸位院长的生平。他的著作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他心目中的修道院生活的图画。
在比德所在的修道院里,图书室藏书丰富,使他获益匪浅。他激动地谈到了本尼狄克.比斯科普访问罗马时所带回的那些书籍。在切奥尔弗里德⑤院长的关照下,藏书量增加了一倍。修道院之间还可以互相借阅图书。比德懂得拉丁语和希腊语,很可能还略懂希伯莱语。他的各类著作概述了当时的西欧所积累的各类知识,因此使得他的同胞能够加以利用。他的著作以神学为主,大多以四位伟大的教父奥古斯丁、哲罗姆、安布罗斯以及格雷戈里的作品为根据,采用的多是评论的形式。当然,这决不意味着他的阅览范围只限于这些人的作品。在比德的著作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古典作家例如维吉尔的言论,少许也出现过奥维德和贺拉斯的言论。但是,这些言论很可能是从他发现的其它著作中所转引的,因为比德决不会认为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这些异教徒的著作会有什么益处①。除了神学著作外,比德还为他的门徒写了正字法、韵律和修辞法等著作。他还写了一本有关自然现象的书,这本书总结了罗马帝国的自然科学。此外他还写了关于时令和计时法的专题论文。他的历史著作除了用诗歌和散文写成的圣卡思伯特传记外,还包括《教会史》、《修道院长列传》以及《给埃格伯特主教的信》。
这里的几卷书是比德的历史著作。他广博的知识、孜孜不倦的精神、朴素的风格和求实的态度博得了评论家们的一致赞赏。他仔细地为他所陈述的一切提供典据,“我决不愿意让我的子孙后代读到谎言”是他临终遗言之一。如果有文件依据,他必定从中引用。他对于自己所叙述的事情,不客是普通的还是非凡的都尽可能地提供第一手材料;如果没有第一手材料,如果材料的来源除了一般的传说外别无可靠的依据,他就会坦率地申明这一点。引人入注目的是,在比德所记载的许多奇迹中,没有一件是他新身见闻。在他所撰写的他所在修道院的最初五个院长的传记里,连一件奇迹也没有谈到。……
目录 上集
英译本序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下集
……
文摘 书摘
约在此时,出现了一场有关守复活节问题的长久而又热烈的争论。来自肯特和法兰西的人们一致断定,苏格兰人所守的复活节主日同普世教会的习俗大相径庭。这些人中,有一位叫罗南,他是正确复活节的有力辩护者。虽然他是苏格兰人,但他却在法国和意大利接受了完整的教会真规的教育。他同菲南的激烈争论纠正了许多人,同时也激发了许多人对事情的真伪进行更为认真的思索辨察。但是,罗南未能使菲南悔悟,相反,罗南的批评激怒了他(他性子急躁①),使他与真理公开作对。
出现上述事情后的一天,这座修道院里一个长期发烧饱受折磨的小男孩又在不安地等待着疾病发作。这时,一位兄弟走过来对他说:“我的孩子,要不要我教你怎样才能从这种疾病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起来,到教堂去。当你走进奥斯瓦尔德的坟墓时,坐下桌,贴着墓静静地呆着,不要动,不要离开,一直等到烧退的时刻过去为止,然后我会来把你带离那儿。”小男孩果然遵照这位修士的建议去办了。当他紧靠着圣人的坟墓坐着时,疾病一点不敢碰他,①相反,它害怕地逃走了。逃得老远老远,以至到第二天、第三天乃至以后的全部日子里,它都不敢再靠近他。事后,一位从那个地区来的兄弟对我说起了这件事。他还说,那个年轻人(他小时候,在他身上发生了治病神迹)在他们谈话那刻,还生活在那座修道院里.与主共治的奥斯瓦尔德王的祷告对主这么灵验是毫不足奇的。因为当他还在治理现世王国时,他就习惯于宁可为永恒的王国不停地劳苦和热忱地祷告。……
书摘1
第十六章
不列颠人在罗马人安布罗斯的率领下第一次打败荚吉利人
敌军赶走岛上的居民并把他们打得七零八落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住地①。不过这时候,不列颠人也逐渐恢复了元气和胆量,从以前躲藏着的地方出来,一致祈求神的帮助,希望不致于被永远彻底地毁灭掉。他们当时的首领是安布罗修斯·奥雷连②——一个温和的人。他是唯一躲避了那场大灾难而活了下来的罗马人,他有君王的名字和标志,他的父母在同一场大浩劫中被杀。在他的领导下,不列颠人重新振作起来,向征服者挑战。在上帝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从那时起,当地居民和敌人互有胜负。最后,他们包围了巴顿山③,给这些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大概是这些敌人来到不列颠后第四十四个年头里发生的事。不过有关这一点,我们在下文中还会谈到。
第十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