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要有禅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42740784/9787542740786 ·条形码:9787542740786 ·版本:第1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做人做事要有禅机 |
 |
|
 |
做人做事要有禅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42740784/9787542740786
·条形码:97875427407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做人做事要有禅机》从大量的禅宗文献中,遴选充盈着禅的智慧,又隐含着人生真谛的经典内容,从禅家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进、正念和正定这八个实践法门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从做人做事的角度切入,于生活的琐碎中开解禅机智慧,点破世俗迷障,力求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启示,指明人生的方向。书中既介绍超然物外、睿智慈悲的禅人禅事,又汇集了发生在我们身边以及历史上的一些实际事例,加以对照分析,在轻松且极具禅机的阅读气氛中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禅的思想,还能在难以言传的审美感受中,更多地体会到独特的人生智慧。
我们真诚地希望《做人做事要有禅机》能给您的阅读,带来些轻松和愉悦,能够在了悟更多禅机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目录 第一章 说禅,说人,说事
觉悟参禅,明心见性
平静平和,自在自然
素常心态,常心常道
出世风度,惠质禅心
十指莲心,佛照人生
第二章 禅心正见: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明确目标,知非便舍
看清本我,朗月自现
人贵自知,是非明智
懂得自制,沉着冷静
正视逆境,把握机遇
实无所合,亦无所得
云在青天,水在瓶中
自伞自度,自助天助
第三章 禅悟正思: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心无旁骛,主事担当
善待他人,亦善正身
一旦不作,一日不食
反求诸己,乃是真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淡泊明志,淡然处之
笃实力行,本色人生
关照他人,恩泽天下
第四章 禅说正语:做一个襟怀坦荡的人
学会体谅,放弃怨恨
虚怀若谷,自谦有得
不贪不求,悦乐自由
学会宽容,学会感恩
宽广胸襟,无忧无恼
明白渡事,心亦坦然
爱心为本,慈悲为怀
提起放下,超乎世间
第五章 禅行正业:懂得宽容,有所包容
恭敬处世,知足豁达
宽恕罪恶,博爱容人
与人为善,予己立足
占上风者,未必上风
惟有低头,才能出头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顺境心净,逆境不迷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六章 禅灯正命:一颗平常心,踏实做事情
一屋不扫,难扫天下
全身投入,扎实行事
珍惜现在,把握当下
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心无外物,不生妒心
但求付出,不图回报
自种福田,善恶明报
淡以清心,日日好日
第七章 禅喜正进:积极精进,把握人生
不攀不附,安心定志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
现在不做,要待何时
修行之道,行胜于言
凝神专注。始见如来
妄说一丈,不如近尺
坚韧坚忍,坚强坚持
不言放弃,慎始如终
第八章 禅锋正念:培养完整、有效的思考方法
迁思回虑,三思而行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懂得变通,不通亦通
收放自如,灵活笃定
完善细节,掌控全局
思虑荣辱,难成大业
不执牛角,诸事随缘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第九章 禅脱正定:自我肯定,自我控制
戒嗔戒狂,不骄不躁
诸恶莫做,诸善奉行
脚踏实地,欲速不达
力忌张扬,清醒克制
不惊不变,万变不惊
抵制诱惑,保持禅定
坚忍不拔。持之以恒
谦虚谨慎,益谦方盈
第十章 在做人中参禅,在做事中修行
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向善向上,体悟禅机
随缘乐助,广结善缘
……
文摘 第一章 说禅,说人,说事
觉悟参禅,明心见性
眼下,社会进步,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禅这个思考生命问题,提升生命境界的学问,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
那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与思维言说的层次是不同的。“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靠言语来说明。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 “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大同禅师与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然后问:“森岁万象,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
这就是禅,禅者的态度,禅者的智慧。
禅作为一种顿悟,就有一个体悟的过程,于是就说到参禅。性由心生。参禅是要用本我心境的,是自发的。
一位禅僧向赵州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
百岁高龄的老赵州像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边走去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