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动力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 ·ISBN:9787030127439 ·条形码:9787030127439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河流动力学 |
 |
|
 |
河流动力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
·ISBN:9787030127439
·条形码:9787030127439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水利工程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河流动力学》介绍了河流动力学的起源及演化、泥沙颗粒的基本性质、明渠紊流的基本概念及河床沙波特性和阻力规律等内容。书中对泥沙的起动、推移和悬移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河流学的另一个分支——河床演变学做了扼要的介绍,展望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全书以泥沙颗粒在水流中运动的力学规律为主线,辅以现象描述、机理分析和实测资料验证,对河流动力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了阐述。《河流动力学》可作为水利工程、环境水利、地质地理专业的设计、科研和教学人员及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河流动力学》为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常用符号
第一章 河流动力学概述
1.1 起源和发展历史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泥沙颗粒的基本性质
2.1 风化过程与泥沙的成分
2.2 泥沙的基本物理性质
2.3 泥沙颗粒的沉速
2.4 含沙水体(浑水)的性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明渠紊流的基本概念
3.1 紊流研究简介
3.2 紊流基本方程
3.3 明渠水流的时均流速分布
3.4 明渠水流的紊动结构
3.5 明渠紊流的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沙波运动
4.1 床面形态
4.2 床面形态的理论分析
4.3 冲积河流床面形态的判别准则
4.4 潮流及底流作用下的底面形态
4.5 研究床面形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冲积河流的阻力
5.1 阻力的本质及划分
5.2 边界稳定时综合糙率的计算方法
5.3 存在床面形态时的水流阻力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泥沙的起动
6.1 泥沙起动的随机性
6.2 无黏性均匀沙的起动
6.3 无黏性非均匀沙的起动
6.4 黏性颗粒和轻质沙的起动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推移质运动
7.1 推移质运动的力学和统计分析
7.2 均匀推移质的运动规律
7.3 非均匀推移质的运动规律
7.4 推移质公式的比较和验证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悬移质运动
8.1 紊动猝发和泥沙扩散方程
8.2 悬移质含沙量的垂线分布
8.3 悬移质输沙率
8.4 水流挟沙力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河床演变学概论
9.1 河流分类与河型成因
9.2 不同河型的河床演变
9.3 河相关系
9.4 河流系统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河流动力学研究的展望
10.1 研究发展趋势
10.2 水流结构的研究
10.3 颗粒流研究
10.4 数字仿真模拟
参考文献
……
序言 河流以一定的边界形态承载水流和泥沙的输移并且受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动力学以力学的方法研究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三者共同作用下河流的变化规律。由于三个要素都具有随机的性质,所以大部分问题的研究还难以采用确定性的力学方程来描述,多是采用一些在力学基本原理框架下的试验、分析、归纳等方法得出统计特征值。泥沙在河流中运动,影响河道的阻力,使河道的断面变形、纵比降调整,所以泥沙运动是河流动力学研究的核心。
钱宁教授于1983年出版的《泥沙运动力学》是本学科的重要标志;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1999年出版的该书的英译版Mechanics of Sediment Transport表明了中国泥沙研究在世界学术界的重要地位。作者亲聆钱先生的教诲,在先生指导下历时七载,完成学业,成为泥沙研究的专业人员,在多年教学科研中反复研读《泥沙运动力学》。作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以《泥沙运动力学》为骨架,在基本理论的推导、普通原理的阐述等方面继承了老师的成果;而在学术观点的论述、研究成果的介绍方面则以近20年来世界范围的成果为主。
文摘 插图:

这一变化规律是降雨所决定的侵蚀力与植被保护作用所决定的抗蚀能力之间强弱对比变化的结果。在干旱区,地表几乎处于裸露状态,稀疏的荒漠灌丛对地表物质保护作用很弱,但由于这些地区降雨也很少,降雨侵蚀力极弱,所以水流的侵蚀强度也很低(实际上这类地区以风蚀为主)。处于干旱到半干旱区这一范围的流域,有效降雨量增加导致侵蚀力迅速增大(降雨多为集中暴雨形式),而流域内植被是并不茂盛的草本植物,其抗蚀力的增加不足以与侵蚀力抗衡,故在这一范围内随着有效降雨的增加,侵蚀强度迅速增大,并在半干旱区(有效降雨量为300mm左右)内达到峰值。随着有效降雨量继续增加,流域从半干旱转变到半湿润气候,植被亦由草本植物过渡为森林,地表抗蚀力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此时尽管降雨的增加也导致降雨侵蚀力的增大,但与抗蚀力的增加相比处于次要地位,因此侵蚀强度呈现出减小的趋势。
如果所研究的流域处于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侵蚀过程必然会受到地质构造环境和地貌环境过程的影响。抬升运动导致当地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引起侵蚀的加大,增加产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