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807477229/9787807477228 ·条形码:9787807477228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择业要趁早:如何协助孩子步入成功的职业生涯 |
 |
|
 |
择业要趁早:如何协助孩子步入成功的职业生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807477229/9787807477228
·条形码:97878074772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青春起步丛书
·外文书名:Ready or Not,Here Life Comes
内容简介 《择业要趁早:如何协助孩子步入成功的职业生涯》内容简介:避免择业就业五大误区:1.被动择业——误入歧途为了顺从家庭和他人的意愿,很多年轻人会选择他人为自己规划好的职业道路。2.保守择业——放弃机遇有些新人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就逃避现实,甚至放弃唾手可得的机遇。
3.盲目择业——薪水高于一切只要新的工作薪水稍高,很多年轻人就会马上跳槽。要知道,金钱并不是衡量一份工作价值的唯一标准。
4.就业不充分——不了解办公室政治学校不会开设“办公室政治学”这门课。所以,面对错综复杂的办公室人际关系,如果没有人提前“打预防针”,很多职场新人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
5.就业有误差——能力和兴趣错位 很多人经常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选择力所不及的职业。
通常,严重的挫败感会让他们停滞不前。
四大步骤开启成功职场人生
内省——认清自己,扬长避短
解读——体味人生,主动思考
重塑——培养技能,提高绩效
协作——沟通技巧,建设团队
父母只要按照这四个步骤逐步启发孩子,就能让他们提前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避免陷入以上五大误区,帮助他们开启成功的职场人生。
作者简介 梅尔·列文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学习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非营利学会“All Kinds of Minds”的创始人之一;经过30年的临床观察,梅尔·列文博士运用神经系统知识,综合分析指出孩子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同一套教育方法和统一的开始标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僵硬盲目的教育体系往往把一部分孩子错误地纳入了差生行列。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才之路,短视的教育有碍于孩子天赋潜能的充分发挥。梅尔·列文博士还著有《破茧而出》(A Mind at a Time)和《懒惰的神话》(The Myth of Laziness)两部畅销书。现与家人居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编辑推荐 《择业要趁早:如何协助孩子步入成功的职业生涯》:22岁的职场人生始于12岁的择业规划。世界顶级青少年就业研究专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医学院博士,Mel Levine,M.D.倾情力作。
提前备战高考无可厚非,尽早规划职业一劳永逸。
就业难,和经济环境无关;准备好,不怕职场挑战。
提早规划职场人生,父母和老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面对择业就业压力,职场新人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被动择业,保守择业,盲目择业。
发掘孩子无限潜能 自信面对职场人生
父母:孩子的职业教练
除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把他们的生活照顾的舒舒服服,父母还要担当孩子的职业教练。这个教练应该非常有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应该简单枯燥地说教和训斥。
老师:学生的就业指导
除了各种核心的硬技能之外,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软技能”——交流沟通、主动学习和批判思考的能力,“软硬结合”才能让学生对职场人生有备无患。
职场新人:平衡心态,虚心学习
理想和现实、过去和未来、自我定位和再定位,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每个职场新人都要在这几组关系中保持住平衡、把握好心态。同时,虚心学习和努力勤奋会弥补前期就业准备的不足。
目录 推荐序 择业就要趁早
推荐语
前言 为孩子的就业插上翅膀
自白 达德利·芬奇的自白
序幕 生活的序幕正缓缓拉开
第一部分 就业准备不足——择业不当的根源
第1章 拒绝成长:不愿告别青春期
不想长大
喜欢扮酷
迷恋青春形象
与成人脱节的世界
渴望回到从前——逃避现实
打破青春期情结
第2章 英雄不再:优等生的现实困境
跌落谷底的偶像
昔日明星
当爱变成害
如何防止优等生陨落
第3章 迷途的羔羊:走上错误的职业道路
被动择业——误入歧途
保守择业——放弃机遇
盲目择业——薪水高于一切
择业不充分——不了解办公室政治
就业有误差——能力与兴趣错位
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
第4章 心智债务的受害者: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了解孩子的心智特征
心智债务害处大
功能障碍不容忽视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不劳而获”要不得
重视遗传特征
偿还心智债务
第二部分 英才这样炼成——成长四部曲
第5章 装备自己,迎接挑战:成功就在转角处
从学校到职场的顺利过渡
早准备,早选择,早成功
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
我的成长历程
年轻人的资本
第6章 内省:认清自己,扬长避短
正确评估自己
展望未来
自我启动
第7章 解读:体味人生,主动思考
理解外部环境
认识自己的思维模式
合理评估
成为精确解读者
第8章 重塑:培养技能,提高绩效
如何培养和应用工作技能
让工作的齿轮高速运转
让成效思维硕果累累
工具使大脑日益聪明
第9章 协作:沟通技巧,建设团队
沟通快车道
好声誉,好团队
职场也要巧用政治技巧
工作关系巧维系
第三部分 择业要趁早——父母、老师、职场新人三管齐下
第10章 父母:敢做孩子的职业教练
赞扬与批评
纪律与自由
干涉与放任
自由时间与固定活动
休闲与工作
过滤流行时尚
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
交往不分年龄
家庭内外
专才和全才
身心都要健康
现在与未来
孩子没做好就业准备,你该怎么办
第11章 老师:要当学生的就业指导
中学生活预科教育不可或缺
成长领域的四种教育
因差异而造成的不同
满足需要
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耕耘现在,播种未来
第12章 职场新人:平衡心念,虚心学习
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发现自我
扎实掌握职业所需技能
学会管理时间
巧绘未来蓝图
第13章 初入职场试锋芒:审视过去,展望未来
短期目标和长期愿景
当理想照进现实
过去和未来
自我定义和再定义
寻找真我
后记卡萝尔·卡特的自白
……
序言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国度,以“教”为主旨。“孟母三迁”、“囊萤”、“映雪”、“负薪”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能够亘古流传,足见中华民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
这些故事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功利性,但瑕不掩瑜,毕竟它们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英塑造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度出现了断层。这样的断层经历了30多年的弥合,才最终得以健康发展。但从近些年来看,中国高校就业压力在逐年增加,以至于很多毕业生的口号就是“我毕业了,我失业了,我不想长大”。
如何让这些处于20岁左右的青年人顺利地从学生过渡为社会工作者,已经成为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显然,很多人在初入职场的几年里无所事事,频繁地更换工作,职业方向不明确,对工作没有责任心等,这都是就业准备不足造成的。
文摘 插图:

第一部分 就业准备不足——择业不当的根源
第1章 拒绝成长:不愿告别青春期
不想长大
迈向成年的过程从未像现在这样折磨人。很多青少年有意无意地试图延长他们的高中或大学生活,其实是不想跟青少年生活的种种乐趣告别。他们会选择接受更多的教育,搬回父母家,迟迟不作职业选择,渴望与亲密的伙伴在一起……这些对就业准备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品位、习惯、外表和行为被夸大、吹捧,并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大多数青少年都会尝试各种怪诞行为,如购买时髦的鞋子,吹嘘自己的品位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展示他们对形象和外表的迷恋以及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小孩子想快速长大,无数成年人在外表和做事方式上试图模仿十七八岁的孩子,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电视节目、杂志广告、流行音乐和其他媒体充斥着超酷偶像的形象。结果,越来越多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无法顺利渡过青春期,跟不上生活的节奏。
查理酷爱游戏,但你绝对猜不到他今年已经28岁了。他是家里两个孩子中较小的,是威尔逊干洗店老板托马斯·威尔逊的儿子。威尔逊先生平均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查理在父亲开的位于南加州的一间店铺里痛苦地熬着自己规定的每周5天、每天5小时的工作。有几天,他根本不露面。威尔逊气坏了,敦促他赶快长大,担负起责任来。但查理总是变来变去,不肯长大。同事背后说他的坏话,因为他们常常看见查理在前台或在店铺破桌子后面假装工作。
后记 在我的人生中,曾经历过一段可怕的时光,但我最终还是走上了正确的生活轨道。我觉得我在过去的10年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在餐馆当服务生、卖女士内衣、做电话直销,还修复过系统崩溃的电脑。我又重新回到学校上学,搬回去和父母一起住,然后又搬出来。我曾一度情绪低落,为此还接受过药物治疗。在一连串的令人厌倦的罗曼史里挣扎过后,我开始酗酒、抽烟,最后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小男孩。你知道吗?有时事情真的很糟糕,但是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关于人生,也关于我自己。
现在我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这个工作很适合我。我对艺术、对一切有形的物体和形象(包括我自己)都很感兴趣。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画画和做诗。我也喜欢说服我的朋友和姐妹做些事情,向他们推销我所相信的东西或想让他们相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