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

2010-03-19 
市场价:¥19.00卓越价:¥16.70为您节省:2.30元 (88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 去商家看看
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 去商家看看

 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

  • 市场价:¥19.00
  • 卓越价:¥16.70为您节省:2.30元 (88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共计价钱:¥54.00
    同时购买共计:¥44.6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806689885
    ·条形码:97878066898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政治问题新视角系列

    内容简介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存在和运行均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在许多情况下被称为规律,法则或规律外化为秩序。然而,社会秩序于人类而言又往往显得那么奢侈,尤其是在历史剧烈变动、社会迅速转型的时代,人们更渴望秩序,希望把握秩序、掌握规律。本书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无疑又是一个领域广泛且纷繁复杂的课题,要对此作面面俱到的探究,恐怕非个人能力所能及,这决定了本书只是从一定的角度而非全方位地研究这一问题,只能是在梳理、评价前人的思想基础上,选取自己的研究角度,提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它来诠释过去的历史和已有的实践。但另一方面,任何研究又必须体现理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基本品格。所以,本书紧密联系了世界范围内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动的新情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是为指导的同时,批判地吸收、借鉴了当代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的有关概念、理论和分析工具,运用政治--经济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
    编辑推荐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存在和运行均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在许多情况下被称为规律,法则或规律外化为秩序。然而,社会秩序于人类而言又往往显得那么奢侈,尤其是在历史剧烈变动、社会迅速转型的时代,人们更渴望秩序,希望把握秩序、掌握规律。本书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政治--经济分析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
     理解政治生活的双螺旋图
     永恒的思考与新宾的探索
     研究视角与基本观点
     政治--经济分析法
    第二章 秩序、制度与国家--社会关系
     人类本性与公共秩序
     国家制度与社会制度
     基本关系与多种变形
    第三章 社会成本与国家的发生
     社会自组织及基本
     综合的国家发生论
     国家消亡的约束条件
    第四章 国家扩张及其限度
     国家吞噬社会
     公共权力扩张的内驱力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限度:控权的自发机制
     边界:相对性与绝对性
    第五章 国家与社会均衡及其制度设计
     制度均衡的两种情形
     国家与社会均衡的法制与制度形态
     横向制衡与纵向制衡
     制度均衡的心理基础
     制度失衡与制度变迁
    第六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动的路径
     概念和观点
     有限国家条件下的国家化
     国家化与国家的宪政改造
     自律国家与社会发展
     社会化、治理与公共秩序供给新格局
    第七章 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透视
     历史遗产
     社会化努力
     转型时期的国家制度建设
     破解“转型两难”
    附录
     权利--义务对称与当代中国权力关系重组
     试论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质量的关系
     全球化、契约与政治发展
     政府与市场:尚未结束的争论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