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领导力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页码:2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7001666/9787807001669 ·条形码:978780700166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改变世界的领导力 |
 |
|
 |
改变世界的领导力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页码:2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7001666/9787807001669
·条形码:97878070016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改变世界的领导力》以二战英雄温斯顿·丘吉尔和法西斯独裁者阿道大·希特勒这两个政治立场和领导方式截然不同,但都对20世纪人类历史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领导者为例,从获取最高权力的途径、个人的人格魅力、演讲才能、管理模式、与民众的关系、用人之道、责任承担方式、对待盟友和敌手的态度等多个侧面尖锐而又深刻地比较两人的行为方式、管理才能和领导智慧,得出了一系列关于领导能力的结论。伟大的领导能力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一个领导者何以能拯救或毁灭成干上万的人?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丘吉尔和希特勒曾是改变世界的领导者,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天的领导者和政治家们深思。
作者简介 安德鲁·罗伯茨,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近代历史,其关于哈利法克斯的传记《神圣之狐》(1991)以及随后的《杰出的丘吉尔家族》(1994)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此外,他撰写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泰坦》使他获得了沃尔夫森历史奖以及詹姆斯.斯特恩非小说银质奖。他的最新著作《拿破仑与威灵顿》多次印刷。他定期为《周日电讯》撰稿,其评论涉猎广泛。作为英国皇家文学协会的成员,他最近正在创作关于美国政治外交家基辛格博士的传记。
媒体推荐 领导力的核心不是要和蔼可亲,而是要保持正确且坚定不移。
——澳大利亚前总理 保罗·基廷
编辑推荐 《改变世界的领导力》:作为20世纪的风云人物,丘吉尔和希特勒的政治立场和领导风格迥乎不同。他们在获取最高权力、民众管理、权力运用、用人之道、时局把握以及对待敌友的态度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各有千秋的领导智谋,但两人最终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个中的经验教训和功过是非,值得每一位志存高远的领导者深思。
目录 一个人何以领导千百万人
古典领导才能的范式
现代领导才能的范式
丘吉尔与希特勒:绵延不断的联系
1939年之前的丘吉尔和希特勒
民族神话的缔造
演讲术
希特勒回避丘吉尔
领袖气质
公众关系
共同之处
建筑
道具、标志以及特征
民众管理
接受忠告
委托型与干预型
“为元首工作”
1940年之后的丘吉尔与希特勒
丘吉尔上台
希特勒的贡比涅之行
任务导向原则
丘吉尔的坦率演讲
掌握绝对权力
战胜失败论
寻找盟友
意志的胜利
对抗与合作——丘吉尔和阿兰布鲁克的关系
希特勒眼中的丘吉尔
丘吉尔眼中的希特勒
使用秘密情报
用人之道
对希特勒的反抗
诺曼底登陆:希特勒的复仇者
结论
米尔格兰姆以及阿希实验
承担责任
知道何时该离开
作为历史学家的丘吉尔
丘吉尔的历史地位
……
文摘 一个人何以领导千百万人
我睁大眼睛关注着他们的证据。不可预测的未来可怕至极,你们须作我坚强的后盾。当我无法继续掌控之时,我将
不再领导。
——丘吉尔《萨伏罗拉》
“一个人如何领导一百个人?”这是我去剑桥大学参加入学考试中的问答题之一。尽管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但足足等了20年之后。我才有空暇试着去回答。这一问题植根于人类历史与文明之中。如果一个人不能指挥一百个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就不会有战争,也不会有教堂、太空探测行动以及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一个人使一百个人对其俯首称臣的能力,就好像是最为基本的砖块,所有人类为了更为美好抑或更加糟糕的未来而共同努力与奋斗,都以此为根基。那么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有人可能会理智地认为,由于政治与社会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领导才能的本质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在西方,由于构建于封建义务之上的农业社会被以议会制度为基础的民主政体所取代,我们可能会在不同命令之前举棋不定,也可能由于不同的动机而接受领导。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即使在一个自认圆滑世故而又愤世嫉俗的时代,领导才能所遇到的危机,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仰的终止。卓越领导者所驾驭的语言变化甚少,那一成不变的本国语就是最好的明证。阅读伯里克利于公元前431年的葬礼演说(“雅典给她的儿女们荣誉”),抑或西塞罗于公元前63年用来反抗篡位者喀提林的演讲中的名句“在我们之中你将毫无立足之地”,再或约翰·皮姆在其公元1642年的演讲中的名言“整个英格兰的哭泣”,你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些伟大政治家是如何卓有成效地控制、激发人民的激情之源的。时至今日,假如我们再来聆听这三位演说家慷慨激昂的演讲,也许我们还会像当时的听众那样情不自禁、激动万分。对于这种感情之源的抢夺也好,剽窃也罢,都是建立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前提之上的。本书旨在揭示两种截然相反的名人,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掌握简洁明了的语言,去赢取最终的战利品的。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最后只能有一方取胜,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41年,电影导演亚历山大·柯尔达爵士希望诠释英国人民对纳粹主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他请劳伦斯·奥利弗来扮演莎士比亚戏剧《亨利五世》中的同名人物。尽管时隔三个多世纪,丘吉尔在同年发表的演说,与国王亨利五世在敌人攻破之前所作的演讲如出一辙。真正的领导才能与风范会以其独有的方式触及我们灵魂最深处。如果说几个世纪以来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