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009855X/9787300098555 ·条形码:9787300098555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金融基础 |
 |
|
 |
金融基础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009855X/9787300098555
·条形码:97873000985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金融基础》详细介绍了金融学基础知识,包括货币制度、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经营、金融监管体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以及国际金融等内容。《金融基础》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要求、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潜能的开发;(2)采用围绕应用讲理论的方法,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案例,突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在内容构建上,将学位教育与职业证书考试相结合,满足学生获得双证的需要;(4)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培养目标,在控制内容深浅度的同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活泼的编写体例以及丰富的栏目,如知识库、参考案例等。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概述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
第四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五节 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概述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借贷资金与利息
第四节 社会信用体系
第三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
第三节 货币市场
第四节 资本市场
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第四节 网络银行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七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第八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治理对策
第二节 通货紧缩及治理对策
第十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第三节 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
第四节 国际储备
第十一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
第一节 金融创新
第二节 金融风险
第三节 金融安全
参考书目
……
序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有了极快的发展,但相对于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相应的高职高专教材体系的建设相对落后,始终不能彻底从本科教材体系中分离出来。为了适应高职高专金融保险类的教学需要,我们组织有多年高职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编写了本教材。为了满足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1.以就业为导向,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要求,对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潜能的开发。教材在结构布局,内容的选取、安排和设计上都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内容取舍合理,繁简适度。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但要强化知识的应用性。
2.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够用、加强应用和实践技能的特色。采用围绕应用讲理论的方法,突出实践教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突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内容新颖,不仅包括金融业的概貌,联系国内外金融业的实际,而且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金融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4.在内容构建上,将学位教育与职业证书考试相结合,满足学生获得双证的需要。
5.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培养目标,在控制内容深浅度的同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活泼的编写体例以及丰富的栏目,如章前引例及分析、知识库、参考案例、复习思考题等。
本书由张伟芹担任主编,杨向荣、伏琳娜任副主编。本教材共分十一章,编写分工如下:第一、三、四、六章由张伟芹编写;第二章由伏琳娜编写;第五章由张晓洁编写;第七章由郑宏韬编写;第八章由马立占编写;第九、十一章由王卫华编写;第十章由杨向荣编写。
在编写中,我们参阅了大量近年来出版的金融论著、教材及其他文献,并从中吸收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和观点。在此,特作说明,并向有关编著者表示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牛晋芳、常亚波两位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编写时间紧,加之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欢迎各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一)币材的确定
币材的确定是指国家规定用什么材料来充当本位货币。本位货币就是指一个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不同的货币材料形成了不同的货币制度,如金、银或金银并用就构成了金本位制、银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币材是货币制度的基础,是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确定以什么金属作为货币材料,是由各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条件决定的,不是由国家任意选择的。在普遍使用信用货币的今天,或随着电子货币的普及,币材的选择已经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了。
(二)货币单位的确定
货币材料确立后,就要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货币的名称及货币单位的“价值量”。
1.货币单位的名称与货币的名称
货币单位的名称与货币的名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的国家货币单位的名称与货币的名称相同,如英国的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名称都是“英镑”,美国的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名称都是“美元”;也有些国家货币单位的名称与货币名称不同,如中国货币名称是人民币,货币单位名称是“元”。
2.货币单位的“价值量”
各国货币单位确定后,还要确定货币单位所包含的价值量。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单位所含的价值量是由国家确定,并相对保持稳定。例如,在银本位制度下,我国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国币条例》规定的“圆”,1圆含纯银23.977克。在金本位制度下,美国货币单位的“美元”,根据1934年1月的法令,1美元含金量为0.8886克。目前,在信用货币制下,货币的发行不再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准备,规定单位货币的价值量已毫无意义,货币的价值量完全是由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的对比关系决定的,此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也是波动的。
(三)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
本位币即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货币,是国家用法律规定下来的标准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币材和货币单位铸成的,其形状、重量、成色是统一的,并打上印记。如我国在1935年以前白银流通的时候,银元就是本位币。
1.对本位币的规定
(1)多以贵金属为币材,是足值的货币,可以自由铸造。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所谓自由铸造是指国家开设造币厂,每个公民都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政府不收或只收取少量的费用。公民也可以将货币溶化为金属块。
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使流通中的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