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61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301060257 ·条形码:978730106025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比较与借鉴 |
 |
|
 |
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比较与借鉴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61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301060257
·条形码:978730106025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法学论丛民商法系列
内容简介 《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比较与借鉴》分为公司治理篇、资本市场篇二个部分,包括立法动态、业界传真、宏观视野、股东保护、独立董事等内容。
目录 滨田道代教授序
吴志攀教授致辞(代序)
江平教授基调报告
公司治理篇
立法动态
日本公司法修改的动向
台湾公司治理法制回顾与前瞻
业界传真
日本企业的环境变化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今后趋向
日本监事活动的现状和监事协会
宏观视野
品牌竞争与公司治理
——兼论公司治理的生态环境
公司治理全球化和经济转轨国家的教训
——兼论中国公司治理的一些问题
政治结构、关系网络与证券市场治理结构转型
——“关系”社会与转轨背景下的证券市场法治问题
股东保护
论股东平等原则
构建维护股东权保护的法治系统工程
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及股东平等原则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与中国公司治理
——兼评析《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评价
完善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法律基础
——兼论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
国情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法理思考
独立董事热中的冷思考
英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辨析
银行治理
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断想
——读央行指针征求意见稿
比较借鉴
美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研究
公司治理的机制与绩效
——案例分析与制度反思
资本市场篇
祉券监管
日本证券交易的监管
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独立审计委员会的神话与现实
——对审计委员会的制度反思与规则检讨
信息披露
台湾之企业讯息披露制度
——兼论台湾之财务预测讯息披露制度
强化约束遏制“造假”
——对我国证券市场虚假信息披露现象的剖析
市场创新
我国发展认股权证的设想与法律思考
论中国的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应当缓行”
世界股票市场的资产机构化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民事诉讼
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若干法律问题
论证券集团诉讼的诉讼代表人与诉讼代理人的选任
对最高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前登程序的几点思考
后记
……
序言 2002年3月22日、23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亚洲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研讨会,除中国以外,还有来自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日本的学者、实务专家等,会聚一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对此感到由衷的喜悦。
研讨会办得成功,富有成效,我以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与会者十分关切主题,积极参与讨论。如何构建更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建立有效、公正的资本市场?我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研究了这些问题。在研讨会期间,通过互相交流经验,互换信息,了解到各国和各地区都在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以各自独特的方法在探索。深深感到能够认识和理解彼此的特点本身,是极其有意义的。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地球,而且,地处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彼此都在认真探索源于同一根源的问题。在不同表层下面,有着相同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的基础,各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彼此才会互相刺激,才有参考价值。
第二,主题选得恰当。这主要多亏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先生的正确判断和决断。本次研讨会是自吴先生向我们提议后开始筹备的。吴先生得到了北京大学和北京等其他著名大学的各位先生的支持,积极促成了研讨会的召开。其实,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科在2001年2月举办了题为“日中企业法制·金融法制的展开”的研讨会。吴先生、华东政法学院的顾功耘先生、中国政法大学的赵威先生等前来名古屋参加了研讨会。那时,吴先生提议下次在北京举办第二届。起初,我们以为那只是一般的外交辞令。但是,吴先生是认真的,真的筹办起研讨会。因此,对于吴先生的认真态度、研讨会的详细安排以及突如其来的进展,不免感到有点紧张。于是,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科也急忙作了相应的安排。研讨会能如期召开,更使我们确信,在这一时期,举办这一主题的研讨会是十分切合时宜的。
文摘 三、结论
(一)公司治理效果需要有市场环境配合
公司就好比是一家餐厅,有投资人(餐厅的股东和老板),有管理经理(餐厅的管理层),有厨师(餐厅雇员)和顾客(饮食市场的消费者)。“公司治理”假如是一本“菜谱”和“菜单”,不同的厨师按照同一本“菜谱”炒菜,做出菜的口味不同。同样“菜谱”,同样餐厅、不同的厨师,做出菜的口味还是不同。
尽管如此,还是需要一本“菜谱”和“菜单”。有了这本“菜谱”和“菜单”,炒菜的操作过程就可以被计量,可以被评估,就可以采用数量化的方式来评价。因为“菜谱”可以作为考核餐厅的文字标准。
有了这本“菜谱”和“菜单”,餐厅内的厨师炒菜,可以在程序上分出先后秩序,做事也可分出层次;可以明晰操作过程与责任,可以被监督与检查。
如果说,美国的快餐店比中国的餐馆更加赚钱,是因为麦当劳与肯德基快餐连锁店,都采取了标准化的操作,一些操作程序都可以写下来,因此,快餐店的模式可以被复制,标准可以被控制,经营经验可以被复制。能够写出来的经验,并且有成功复制例子的证明,才是可操作和推广的经验。
美国快餐店盈利,是不用论证的事实。因为它们有一本非常好的公司治理的“菜谱”和“菜单”,这本“菜谱”和”菜单“使得快餐店适合市场竞争的要求。中国有许多名牌的快餐店,也曾经同美国的麦当劳竞争。暂时都没有取得成功。将来中国的快餐店如果要取得竞争胜利的话,就需要写出具有麦当劳快餐店同样水平的,并且适合市场竞争的中式快餐“菜谱”和“菜单”。
有了写出来的、适合市场竞争的“菜谱”和“菜单”,只完成了快餐店公司发展的内部程序设计。此外,还需要外部市场环境的支持。快餐店的会计财务报表,对外要具有一定的公信度;快餐店在市场中的交易记录,要达到被评价级别的程度;它在履行合同承诺时,要有一定的履约度;它在市场竞争中,要有一定的公正度。
后记 2002年3月22日-23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科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春季论坛暨亚洲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日本、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大陆的知名专家学者、政府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人员约一百余人,对亚洲地区公司治理模式的共性和个性、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资本市场监管模式及其创新、独立董事法律制度、股东平等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教授主持。与会的日本学者包括名古屋大学滨田道代教授、小林量教授、中东正文副教授、虞建新讲师;台湾地区学者有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林国全教授、台湾大学法学院王文字副教授;香港学者有香港大学法律系的张宪初教授;来自大陆的学者包括著名法学家、前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王保树教授、副会长华东政法学院顾功耘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朱慈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郭峰教授、叶林教授、董安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管晓峰教授、赵威教授、王卫国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剑文教授、甘培忠教授、盛杰民教授、刘瑞复教授,国家检察官学院石少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商法经济法室副主任刘俊海博士、华东政法学院井涛副教授等。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的罗培新博士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的虞建新讲师分别担任中方和日方的总协调人,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的张建伟博士后、郭雳博士、台冰博士、伏军博士、罗英博士、李清池博士、刘景明硕士、王瑛硕士、崔磊硕士、张锐硕士、陈亚丽硕士、霍伟硕士、黄锐硕士、张怡硕士、廖志敏硕士、丁道勤硕士、陈浩硕士、汪红飞硕士、肖世泽硕士、谢晓雪硕士、赵伊江硕士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