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

2010-03-1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802037476/9787802037472 ·条形码:978780203747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 去商家看看
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 去商家看看

 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802037476/9787802037472
·条形码:97878020374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爱和自由”科学教育丛书

内容简介 《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是孙瑞雪教育机构经典图书《爱和自由》全新增订第4版。从第一版到今天的第4版,《爱和自由》已经走进几十万个家庭。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彻底改变,她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并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而健康、愉悦地成长,成长为心理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创造品质的一代新人!
应广大父母的要求,此次增订,在保留原有全部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孙瑞雪老师最新经典讲座,向读者系统全面地阐述“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在新增的《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这一篇中,全面讲述了孙瑞雪教育机构“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一详细讲述了爱、自由、规则、平等的教育,讲解了广大父母关心的如何给孩子爱,讲解了家庭使用的3大规则,幼儿园实践中的7大规则等内容。这些在上一版中是完全没有的。
在新增的《儿童成长中的自由》这一篇中,集中讲述了儿童应当拥有的5
大自由,解答了众多父母所困惑的问题:到底该给孩子多大的自由?
作者简介 孙瑞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与儿童心理专家;被誉为中国蒙特梭利第一人;“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历年来被CCTV、人民日报等国内外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在千万家长心中,孙瑞雪就是“育几百宝箱”;主要代表作包括《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等,新作《完整的人》《自由中的规则》(暂定名)即将出版。
编辑推荐 《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到爱的礼物。因为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孙瑞雪
“15年前,故乡宁夏的第一批家长,把心爱的孩子送到我这里,我从此起步。
接着是北京、广州、上海、郑州、昆明、西宁等各地的家长,他们关注着远在宁夏的这个教育,并热情传播它,帮助我一路走到现在
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他们引领我回到了心灵的故乡。给了我无尽的爱和对生命秘密的探索”
——孙瑞雪
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彻底改变,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并从中学会真正的教育,真正的爱;千万个孩子因此书而健康,愉悦地成长,成长为心理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创造品质的一代新人!一本幼儿教育的经典书籍,连续四年,稳居网上家教图书销售榜前四位。
目录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第三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第八章 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
第十章 从爱走向独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样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第十七章 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附录:
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
儿童成长中的自由
……
序言 《爱和自由》的流传,不是因为潮流又或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已经第四版了,每一次再版,在销量上都有一次质的飞跃。很高兴这种飞跃的产生,远不在于书籍的推广力度的提高,而在于,伴随着这一历程,整个社会的思潮,也正好在发生着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就如同当年孙老师刚办学的时候,只有5个堪称“勇敢”的家长,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孩子送进这所“爱和自由”的幼儿园,而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探讨新教育的问题了。
已经有至少30万家长,读到了这本书。
于13亿人口而言,还是很少很少的一小部分。但事情总是这样的,要改变一个世界,总是要从一个人一个人开始的!请相信,一个新的环境正在萌生,而这些家长,无疑是新环境的火种。
这本书最初的雏形,来自于孙老师早期的演讲录。这次再版,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内容添加,整理了孙老师于2008年的公益讲座上对于“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科学教育的整体阐述,作为附录,希望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这一教育的理论架构。
同时,也期待孙老师即将出版的新书——《完整的人》(暂命名),那又将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文摘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这好像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有了10年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的经验,我们越来越坚信这一点。接受这个观念就像要发生一场内在的革命,因为我们一直相信儿童依靠成人来建构;接受这个观念也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发挥我们因自卑、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大。人类的幼儿期非常漫长,大概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幼儿期能有人类这么长。说得短一点,可能是零到6岁,说得长一点,大概要到12岁。12岁还不能离开母亲,法律上认为孩子真正成人的年龄是18岁。这个期间,儿童处在一个很弱小的状态,必须有成人来帮助他成长。帮助儿童成长不是说由成人来塑造儿童的精神。如果那样,人类的整个水准都会下降。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扮演了“上帝”,孩子的“上帝”。
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就会发展得很完善。
蒙特梭利幼儿院最小的孩子是1岁半,我们用1岁半到6岁的孩子做试验,把超越智力水平的教具给孩子,如果教师不强制,不给儿童压力,儿童只会按照他的内心需求走。比方说,他喜欢玩水和玩沙子,只要把他带出去,多么具有“吸引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他都不参与,他只玩沙子,脸上懵懵懂懂,成人对他怎么说孩子的脸上都是这种表情。他知道他要干什么,如果成人阻止他,他会同成人抗争。
我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在他两岁多的时候,他爸爸买了两个玉米,对他说:“你一个,你妈妈一个。”他走过来说:“这两个玉米,爸爸说都给我吃。”我问他爸爸,他爸爸说:“不是的,是给你一个,给孩子一个。”我对孩子说:“爸爸说给你一个,给我一个,并不是说都给你吃。”我的意思是他撒了一个谎,他听完这话后脸上丝毫没有做错事的表情,站在那思考了1分钟,一动不动,然后毫无表情地走了。“怎么会这样?”真奇怪。但是,后来有一天,他对自己做错事突然有了感觉,脸上表现出特别尴尬和难为情,还不让人说。这根本不是大人的说教能做到的,孩子已经按照他内在的发展规律到了这一步。如果成人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让儿童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