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

2010-03-1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118840/9787802118843 ·条形码:978780211884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 去商家看看
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 去商家看看

 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118840/9787802118843
·条形码:97878021188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生态文明丛书

内容简介 《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全面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过程,并展示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在各个领域的渗入与作用。生态女性主义富有特点鲜明的批判性,它对人与自然以及男性与女性关系中的统治支配模式进行挑战,同时生态女性主义还富有较强的建构性,它促进新的生态伦理理念和环境道德的建立。我们认为,介绍与传播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不仅有助于人们增进对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理解,增进环保意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凸显和传播珍惜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而且有助于人们增进对女性主义运动与理论的了解,认识生态女性主义在生态、环保方面作出的特殊贡献,体现女性主义在当代世界重大问题上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性别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间获得了迅速发展,其影响力几乎触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各领域,社会性别研究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有一种说法,19世纪人类社会的主题是宗教与理性,20世纪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21世纪的主题便是社会性别。我们希望在这个性别凸显的世纪,此书能使人们意识到性别平等与生态保护这两个基本问题是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
在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学,或女性主义生态学,已经活跃多年。但《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编者认为思考社会性别与生态的关系时,只强调女性主义的视角是不够的。《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中,便加入了男性气质的研究视角,这是《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的一大特色。编者曾拟命名为“社会性别生态学”,然而,作为一门“学”的提出需要更全面、严谨的框架,而《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只是一本入门式的书,是一次初步的思考。正是基于此,《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最后定名为“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意在强调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生态。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社会性别的研究,还是生态的研究,在中国当前都处于起步阶段。而社会性别与生态的研究,则更为粗浅。《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是中国学者较早的一部全面、综合讨论社会性别和生态关系的原创著作,因此难免浮浅。我们希望该书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促进社会性别与生态相结合的研究的发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性别理论
一、性别的表现
二、性别的界定
三、性别偏见
四、性别的形成

第二章 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研究
一、女性主义思潮
二、性别制度——对父权制的探讨与批判
三、性别不平等与性别分层理论

第三章 生态项目中的社会性别视角
一、基本概念
二、生态项目中社会性别视角的缘起
三、社会性别视角中的生态项目
四、怎样实现具社会性别视角的生态项目
五、结论与思考

第四章 环保运动与生态女性主义
一、环保运动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
二、生态女性主义的内涵
三、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

第五章 第三世界的生态女性主义
一、概况与代表人物
二、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一般情况
三、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实践

第六章 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后现代主义
一、普鲁姆伍德和她的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
二、斯普瑞特奈克和她的生态后现代主义

第七章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一、国际视野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第八章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文化
一、自然的女性镜像
二、生态女性主义的整体自然观
三、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观
四、女性主义的生态文化模式

第九章 男性性别研究与生态保护
一、生态女性主义的性角色理论倾向
二、男性气质的多样性理论
三、支配/刚性趋势男性气质的改造与生态保护
四、男性气质研究对生态保护的贡献

第十章 中国情境中的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
一、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推广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与生态
三、生态女性主义对中国的启发
四、台湾经验:对一个女性主义生态小组的观察
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第二章 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研究
一、女性主义思潮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这一理论流派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从她的著作《女权辩护》可以看出她对理性、自由、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后来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便接受和发挥了这一思想脉络,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社会中一系列的传统和法律,它们束缚了女性的发展。除此之外,自由女性主义深受近代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认为女性跟男性一样都是自由平等的人。其理论根基主要是个人权利、公正和自由的思想,认为只要给女性平等的权利,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女性就可以获得与男性同样的发展和地位。因而,这一理论流派对男权的神圣性提出质疑,主张争取男女的平等权利以及男女平等的竞争机会。
她们认为在公平的社会里,如果女性取得了平等的法律权利之后,能否竞争过男子就看女性自己的努力了。由此可以看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所要争取的平等权,并不是男女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绝对平等,也不是要求社会照顾处于弱势的女性群体,而是主张公平竞争的平等,因此,她们是站在社会公正的立场上来争取平等权的。同时她们认识到,女性之所以显得能力不足,是因为她们没有得到与男性相同的受教育机会,所以,她们特别关注那些拒绝女性受教育的法律和制度,主张纠正这些不公平,并以法律为武器争取女性权利和男女平等。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考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在不同阶段提出的修改法律的要求来看这一流派的发展。首先,她们主张废除性别歧视的法律;其次,她们主张中性法律,要求在法律的制定上不分性别,对男女同样适用,不能因为性别而给予区别对待;再次,她们主张制定反歧视法律,用法律的力量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还有,她们主张用法律加速性别平等的实现,就这样,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通过法律一步步地走向男女平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从男女不平等的现实出发,认识到是教育方面的不平等造成了两性的社会差异,因而,她们关注的焦点是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公平的竞争机会,她们的目的是把这些平等的权利诉诸于法律。在这一点上,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种种不足。首先表现在她们对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文化根源认识不深刻,她们仅仅在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作教育和法律上的改革和斗争,并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父权社会的灵魂,因而,不会获得女性的根本解放。其次,自由主义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