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

2010-03-14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53544265X/9787535442659 ·条形码:97875354426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 去商家看看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 去商家看看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53544265X/9787535442659
·条形码:978753544265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内容简介:谁在妖魔化中国人?是西方人,还是我们自己?中国人一百年前的精神大崩溃是怎样发生的?谁是中国精神大崩溃的幕后旗手,谁是背后的最大赢家?胡适为什么要替祖宗忏悔?蔡元培为什么要培养西方文化的信徒?
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启蒙救亡,是在帮助中国人走出屈辱的困境,还是为中国人戴上“自轻、自贱、自虐”的精神枷锁,为中国社会更大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我们需要知道这些答案,但我们更需要知道:
中国的西化时代何时终结?中国人崇洋媚外何时休?
当代爱国青年为什么被贴上“愤青”的标签?
谁是当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家与国胆?谁是“崛起的一代”?
怎样做一个高贵、自信、精神崛起的中国人?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反思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泛滥的文化软骨病,说破中国百年西化史的真相;揭露西方殖民史的真相,首次撕破西方人“自我美化”的画皮,打破国人“西方崇拜病”的迷信。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抨击“身在中国、心系西方”的洋奴精神,高举“拒绝西化、重返巅峰”旗帜,呐喊“中国人没有特殊的劣根性、不是劣等民族、更不是西方奴隶”;呼吁中国人重树民族自信,找回民族尊严,重塑大国豪情,挺起脊梁做“崛起的一代”。
作者简介 摩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20世纪末,陆续出版《耻辱者手记》、《自由的歌谣》、《因幸福而哭泣》、《不死的火焰》、《大地上的悲悯》等思想随笔集,将真切的个人体验融入灵动的理性哲思中,引发全国大学生的普遍共鸣与阅读狂潮,被读者誉为“民间思想者”,被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称之为“精神界战士谱系的自觉继承人”。 近年来,潜心于西方殖民史与人类学的独立研究,率先从“被洗脑”的境遇中挣脱出来,发现与主流迥异的中国百年西化史的真相,发现中国人一百年前精神大崩溃的真相,于是就有了《中国站起来》的呐喊。
媒体推荐 摩罗的思想是喷涌的熔岩,摩罗的文字是犀利的斧钺。一切模糊和常识都被他的思想烧炼,一切虚伪和结论都被他的斧钺责问。每一次读完摩罗,我都必须俯首捡拾起自己的知识碎片,重新整理缀合。我相信,这就是摩罗的力量;而如此强大的力量,在今天是绝不多见的。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钱文忠
摩罗老师在《中国站起来》中,饱含深情地梳理了那几代人精神崩溃的过程,描述了至今依然残留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创伤,并告诉我们前人之所以对那些强悍而又唯我独尊的西方文化顶礼膜拜,是因为前人被枪炮打败之后,一直趴在地上仰视征服者的“伟岸”形象。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货币战争》作者 宋鸿兵
读了摩罗这本书,我十分震惊。本来他是肯定五四和鲁迅等人的,现在变成怀疑和批判。他在批判“西方文明”的同时,开始相信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力量,相信民间及其文化的力量,相信中国和中国人能够崛起。或者,像汤因比的书一样,这也是一本预言书。摩罗说这本书是写给七零后以后的人看的,我倒建议六零后五零后之前的人也看一看。
  ——当代著名作家 刘震云
刚刚展卷拜读摩罗先生大作《中国站起来》,真是文气浩瀚,佩服。
  ——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梁文道
忧患意识最能促使一个民族在自省与反思中,踏过荆棘之路,勇敢前行。没有一个大国能在盲目的自我膨胀中实现崛起。因此,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少谈崛起,多谈危机的化解。这或许正是《中国站起来》的价值之所在吧。
  ——著名财经评论家、《中国怎么办》作者 时寒冰
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其实只是中华民族精神主体的宣言。我相信摩罗的论述,会感动那些曾经把中国批判得体无完肤的前辈,他们的在天之灵会说:“其实我们所切盼的,正是这个站起来啊!”
  ——北京人学巾文系教授 孔庆东
别人诋毁中国不可怕,中国人主动自我妖魔化才是真正的危险。丑化中国就是企图从精神上阉割中国。经历了五四之后的逆反,21世纪的中国需要再次逆反。中国5000年历史应该重新书写,摩罗先生的《中国站起来》走出了第一步。21世纪,我们要重新做一个高贵的中国人。
  ——《中国不高兴》、《中国没有榜样》作者 刘仰
只要读一读摩罗的《中国站起来》,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从小就一直接受许多似是而非的讯息。《中国站起来》破解了为什么五四以来中国一直站不起来的迷思,21世纪的中国盛世更需要海峡两岸共同去努力。
  ——台湾远东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张忠智
编辑推荐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钱文忠、宋鸿兵感动作序!钱理群 刘震云 梁文道(香港)孔庆东 刘仰 时寒冰 向松祚 张忠智(台湾) 乔良 王湘穗联袂推荐。2010年最震撼中国人的精神福音书!
为民族复兴效力,为祖国崛起谋划。拒绝西化 平视西方 向妖魔化中国说不。重返巅峰 呼唤国胆 为崛起的中国呐喊。
从今天起,做一个高贵自信的中国人。
目录
序一 钱文忠:伟大史诗般的呐喊
序二 宋鸿兵:中国文化也要站起来
前言 崛起思潮激荡着神州大地
中国人为何自我阉割、自戴精神枷锁

第一章 一百年前的精神大崩溃
精神大崩溃的第一道裂缝
维新一代不屈服的抗争
五四一代全盘西化的悲剧

第二章 泱泱中华为何“唯我独劣”
精神大崩溃与文化战略的失误
文化自卑与矫情的世界主义
“唯我独劣”的逆向种族主义

第三章 “身在中国、心在西方”的中国洋奴
久为奴隶不自知
义和团拯救中国
心系西方的洋奴

第四章 鲁迅与史密斯的神秘感应
鲁迅的中国观是什么
鲁迅终生推崇《中国人气质》
五四一代为何痴迷《中国人气质》

第五章 “国民劣根性”是精神枷锁吗?
鲁迅与《中国人气质》的血肉联系
中国特色洋奴相

第六章 不许爱国的荒谬与愚蠢
谁在妖魔化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成为西方殖民的护身符
中国人的天下意识削弱了国家意识
一百年前的中国人被迫爱国
五四精神领袖与爱国主义
围剿“爱国贼”与国家认同危机

第七章 愤青爱国何错之有
从“爱氏族主义”到“爱酋邦主义”
国家决定着每个人的利益和命运
理解愤青的爱国之情与强国之志

第八章 唯西方马首是瞻的悲哀
谁在培养西方文化的信徒
走投无路掉进自由贸易的陷阱
自由贸易的真相是抢劫
自由市场的真相是枪炮和霸权
自由竞争的真相是不让别人发展
美国曾经何等损人利己
中国人应该醒来
结论回归康梁
中国人不是劣等民族、不是西方奴隶

第九章 中国人比西方人更自尊自大?
自我中心主义天经地义
异视和排斥实属正常
西方人如此丑化中国人

第十章 中国人比英国人更僵化迂腐?
英国人马戛尔尼的使命
乾隆皇帝何错之有
拿破仑为何支持中国人
谁应该作出让步

第十一章 中国人比西方殖民者更富于暴力倾向?
美国人亨廷顿污蔑中国人
西方殖民后遗症的灾难
西方殖民者暴力倾向雄冠全球

第十二章 中国人比西方殖民者更缺乏理性?
屈辱之中谁都容易狭隘
仇恨之中谁都容易凶残
困窘之中谁都容易荒谬

第十三章 中国人比西方殖民者更缺乏诚实?
鲁迅说中国人缺乏诚和爱
西方传教士史密斯如是说
中国人没有特殊的劣根性

第十四章 中国人比西方殖民者更缺乏博爱?
缺乏诚和爱的不是中国人
殖民者的子弹最爱印第安人的脑袋
殖民者的结核菌最爱印第安孩子的肺

第十五章 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是民族主义者?
某些中国人生怕戴上爱国主义的帽子
英国人为何掩盖自己人的暴行
美国人为何颠倒黑白

第十六章 中国人果真是奴性十足的劣等民族?
不少中外学者判定中国人奴性十足
奴性并非中国人所独有
批判中国人奴性别坐井观天
中国人的人性没啥两样
结论崛起昆仑山的脊梁
中国人怎样挺起脊梁、怎样做大国民

第十七章 崛起的一代挣脱西方的精神奴役
全盘西化何时是尽头
年代的乌托邦与阴影
挣脱西方的精神奴役

第十八章 崛起的一代敢于砸碎精神枷锁
旅美学者刘禾的发难
周宁揭示“被别人表述”的真相
中国西化时代的终结

第十九章 崛起的一代敢于维护中国利益
中国国家利益不容忽视
全球化的陷阱

第二十章 崛起的一代敢于挑战国际惯例
所谓的国际惯例
《货币战争》与金融战略
弱国更需要国胆

第二十一章 崛起的一代敢于挑战游戏规则
中国文物为何无家可归
中国国宝被囚禁
强盗的后代用赃物兑换中国民脂民膏
强盗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是时候改变游戏规则啦

第二十二章 中国文化必将拯救“西方病”
西方文明是地球的顽症
东方文化:天人合一,以德驭财
改弦易辙:与地球相依为命
绝处逢生:可持续发展是唯一出路

第二十三章 文化自觉:中国崛起的先声
崛起的中国需要文化自觉
改变五四以来的文化导向
中国本土文化的多样性
重新发现传统的价值
第二十四章 中国将统一世界吗?
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究竟有多大
崩溃仅在朝夕之间
英国人汤因比为何钟情于中国文明
天下胸怀与世界政府
结论 站在费孝通肩上
后记
……
序言 吴洪森让我相信在这个时代世界上还有挚友,而他的朋友摩罗则让我相信在这个时代世界上还有神交。因为,我至今还只和摩罗见过一面。
最早听说摩罗的名字并阅读摩罗的作品,都是拜洪森兄所赐。摩罗对于我,意味着剧烈的冲击和绵延的记忆:摩罗的思想是喷涌的熔岩,摩罗的文字是犀利的斧钺。一切模糊和常识都被他的思想烧炼,一切虚伪和结论都被他的斧钺责问。每一次读完摩罗,我都必须俯首捡拾起自己的知识碎片,重新整理缀合。我相信,这就是摩罗的力量;而如此强大的力量,在今天是绝不多见的。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私言。洪森、孟繁华等都是我内心非常敬重的人,他们和摩罗的交往,以及对摩罗的理解与精当评价,都是我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之所以相信和认同他们对摩罗的判断,绝不仅仅因为他们的名字和品行,而是因为他们说出的正是我心灵深处的感受。
摩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世纪过去了,历史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是赏给我们更多的丑剧和闹剧;民族没有回答我们的呼唤,而是加给我们更多的奴役与凌辱。我们这些将醒未醒的奴隶,只有带着最大的哀痛,于时间的黄昏,无望地临风而歌。”这段话,至今还在我的读书笔记里,未敢或忘。
但是,摩罗终究是一个临风亢立的歌者,即便哀痛,甚或无望,他都只会笔直地站立着,直面所有的奴役与凌辱,直击所有的丑剧和闹剧,大声呼唤出他的期待和希望,穿透漫长的时间走廊。这是令人油然生出敬意的伟大史诗般的悲壮努力。
《中国站起来》正是努力的结果。摩罗是一位作家、诗人、学者,然而他更是一位知耻的勇者。在他以往的文字中,“耻辱”像茫茫夜空中的闪电一样,刺破浓浓的黑暗,挑开我们被遮蔽的良知。正如《中国站起来》的副标题所昭示的那样,摩罗关注的是“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他的歌、他的哭、他的喜、他的哀,所关乎的都不仅是他个人。尽管我们知道,摩罗感受了太多的苦难。
摩罗年长我五岁,而我将他视作兄长,却绝不仅仅因为序齿的关系。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人生轨迹几乎全不相同。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精神自有契合。摩罗在后记里说:“我这本书本来就是写给70后、80后、90后一代人看的”。摩罗和我都是60后的一代,我们又凭什么可以写给后来者看呢?《中国站起来》是摩罗的答案。我的答案是,或许我们还曾经在理想主义的岁月里浸润过,虽然在记忆中,理想难免堕入虚妄,但是,理想对于我们,依然是一个美丽而高尚的字眼。正因为此,我们除了微笑和冷漠之外,还会歌,也还会哭。
我之所以愿意、敢于给摩罗的《中国站起来》写序,并不是因为我赞成摩罗的所有主张。摩罗不需要世俗的客套和伪饰。对于摩罗新书里的不少见解,我都持有不一样、甚至很不同的看法。只不过,我坚持认为,我们不能没有刺破迷雾、击透寂寥的歌哭者。
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向摩罗这样的歌哭者致敬,是我无上的荣光。
文摘 热衷于文化启蒙运动的许多五四时贤,他们启蒙的资源来自西方文化,所以他们很容易建构一种西方文化一片光明因而其人种也很高贵、中国文化腐朽不堪因而人种也很卑贱的世界图式。
那个时代,中国备受西方殖民势力的掠夺和欺凌,无法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跻身于国际社会。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它的存在和利益完全不受西方强国和国际社会的尊重。在此背景下,知识分子应该扯着嗓子高喊中国的国家利益才对。
可是西方强者本来就是把中国当做一个猎场,任意猎取他所需求的财富和光荣感,谁还会倾听中国人的国家利益诉求呢?这可能是许多五四时贤没法关注国家利益,只能鹦鹉学舌跟着西方人奢谈世界主义的原因。
是不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跟着西方人谈论世界主义,那些自称具有世界主义胸怀的西方国家,就会对这些殷勤的学生及其国家予以关注与尊重呢?
当然不会,没人会关注一个鹦鹉学舌的附庸。
久为奴隶不自知
一百年来的大多数时期,我们知识界的主流群体习惯于跟在西方人后边嚷嚷一些或者时髦或者过时的概念和口号。当西方人讨论自己的问题时,我们也跟着起哄;当西方人对我们发出呵斥的声音,我们的文化人也跟着对自己的同胞发出呵斥的声音。所谓国民劣根性问题,就是首先颤动在西方人的声带上,然后再存中国文化人的舌头上滚动并放大的。
至于中国的国家利益,耶正是一切掠夺者最回避的问题,从来不会正面讨论之——有谁会对着正在围猎的鹿苑讨论鹿群利益或者鹿苑利益呢?
也许有的中国文化人觉得,既然西方人从来不谈中国国家利益问题,那就肯定是个邪恶的问题,我们就不应该关注之。
中国一部分文化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和心态?
那是因为我们被西方列强打败之后,被迫跪在地上接受了受奴役受掠夺受围猎的命运,精神上一直没有站起来。
比如在古希腊城邦政体中,所有的奴隶主和自由民都可以在民主的制度框架中强调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奴隶绝不可能有权利强调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当时的民主制度就是要剥夺奴隶的一切利益,用以为奴隶主服务。
奴隶长期生活在被剥夺被奴役的制度框架之中,他的身份本来就是奴隶主的猎物,他的意识世界就不会有维护自身利益这一维。
西方有关“权利观念”的政治学说,就是在奴隶主和自由民群体中发展起来的,整个奴隶群体跟这种学说完全无关。
无论是古希腊时代的奴隶,还是殖民时代的黑奴、印第安人以及其他殖民地的国民,他们都没有条件就自己的身份、地位、权利、利益
……
后记 这几年我谈论问题的角度和方式的确有很大改变,我因此受到许多有关或无关的质问、批评、称赞,还有一些胡搅蛮缠的谩骂。这些不同的反应以博客评论、电子邮件等等方式传播到我面前,让我颇有点应接不暇。
只要不太过分,我对这些批评大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我最近一年一直在写一本对五四以来国民性批判思潮予以清理和批判的书,我多次对三两位批评者说,等我这本书写出来,你就可以理解我的思想脉络了。
可是,现在首先要出版的却不是那本关于国民性批判问题的著作,而是这本《中国站起来》。这本书虽然展现了我讨论问题的新角度、新方式,但是却无从显示我近几年思想的轨迹。而要真实全面地展现我最近几年的田野调查和广泛阅读的收获,以及由这些收获所导致的思想的发展,只能有赖于另一本书了。事实上我已经准备在往后的半年中,利用讲课的机会讲出这本书来。
那么在这本《中国站起来》的后记中,我只能言简意赅地介绍引发我思想变化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通过对于乡村文化、乡村宗教的田野调查,发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广阔天地,对其文化生态和价值十分肯定,十分欣赏,而且觉得我的灵魂天生属于这种本真的底层文化,由此引发了我对五四以来精英群体的一些怀疑。按照这些精英人物的意见,中国底层人所习用的文化,是愚昧的、落后的、保守的、没落的、迷信的等等,甚至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当我对这些结论产生抵触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对一个掌握着话语权力的庞大群体怀有不恭甚至腹诽。
第二个原因是,我在阅读西方人类学著作时,不经意间发现了一部惨绝人寰的西方殖民史。我的情感世界和内在的精神秩序所受到的震撼、崩溃、颠覆简直是无以言表的。我因此中断了人类学的学习,一头扎进了与西方殖民史相关的问题的研究,比如,这个殖民运动是不是真的结束了,目前它以什么方式在进行着?西方霸权主义者的殖民运动将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全世界的弱国究竟还要被殖民到什么时代?尤其重要的是,我们究竟有什么办法能够促进西方强国的殖民运动尽早结束,从而让全世界的穷国及其人民得到解脱?
这第二个发现也是与五四那一代知识精英所宣讲的内容大相径庭。五四那一代精英人物除了告诉我们底层愚昧黑暗、精英光明智慧之外,还用更大的精力告诉了我们另一个更加重要的“真理”:西方人是文明的、理性的、民主的、自由的,咱们中国人则是野蛮的、愚昧的、专制的、残忍的、吃人的,所以,我们要改变吃人的习性,改造国民劣根性,全盘西化,一心向善。
西方种族及其文化就这样被我们供奉在道德神龛里,成了一种审判性的力量,导致了我们百余年来无可摆脱的自卑、自贱和自虐。
部分五四精英所强调的这两个结论,恰好维护了这个地球上最为普遍的两种权力关系,第一种是各个社会中精英群体对于底层群体的权力关系,第二种是五百年来西方殖民者对于世界各地被殖民地区的权力关系。当我们的国家将五四新文化作为唯一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时候,我们事实上都被这两种简单的结论所洗脑。
我用了很大力气才从这种被洗脑的境遇中摆脱出来。我不得不独自处理我所进入的新领域及其新材料,独自得出我的结论。
这个结论对五四所告诉我们的错误结论进行了拨正:底层人并不愚昧,他们的文化并不黑暗,或者说底层人无论怎样愚昧、黑暗,其程度也不会比精英群体更为严重一些。
中国人并不比其他人具有更多的野蛮、愚昧、专制、残忍,即使他们摆脱不掉这些罪性,可是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罪恶也绝对不会比那个杀遍天下的殖民种族更多一些。由我的上述结论还能推导出另两个相关的结论:任何社会的底层群体都应该理直气壮地、坦坦荡荡地挺立在阳光下,跟那个肆意诬陷他们、批评他们的精英群体平等地生活。任何被殖民、被压迫、被掠夺的国家及其人民,都应该理直气壮地、坦坦荡荡地挺立在阳光下,跟那些肆意诬陷他们、批评他们、掠夺他们的殖民国家平等地生活。中国人,尤其是伟大的中国人,更加不应该被“国民劣根性”的枷锁压弯了精神脊梁,不应该被八国联军和日本军队的枪炮压弯了尊严和志气,而应该迅速崛起,跟那些好话说尽、坏事干绝的霸权国家平起平坐地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人类和平,保护自己的利益,掌握地球的命运。这就是我写《中国站起来》的起因和用意。在往后的三五年中,我的写作将会一直围绕着这样的主题展开。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先后得到了李佳健、谢远东、刘仰、宋强、杨帆、孔庆东、陈智富等人的批评指正。他们并不完全同意我的所有观点,但是他们为了让这本书变得更加活泼、更加有说服力而给我提出了许多建议。谨向他们表示感谢。在我反思国民性批评问题,质疑西方一些文化学说和经济学说时,经常从乔良、王湘穗、向松祚、彭晓光、宋鸿兵、鲍狄克、高韬、汪晖、陈福民、张恪等友人那里得到呼应和认可。没有他们的学术贡献作基础,本书的某些章节是不可能出现的。当然,来自四面八方的质问、批评、谩骂、称赞等等,也成为我写好这本书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是那些谩骂,让本书的基调变得激烈了一些。本来我给自己制定了一条界线,在批评百余年来国人崇洋迷外思潮时,避免“洋奴”这个词。但是,那些激烈的谩骂让我觉得只有“洋奴”这个词才能准确概括那种文化心理和精神人格,我因此冲破了这条自设的界线。我似乎应该感谢他们赐给我勇气。尤其应该隆重感谢的当然是陈智富先生。陈智富是本书的责任编辑,他对本书意旨的理解与阐发,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对书稿的改进,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给我以许多启示。我本来打算以十三万字的面貌交差,因为我急于回头收拾那本讨论国民性批判的书。可是陈智富的每一次来信,都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应该就此打住,我还应该讨论得更多,否则就对不起他的称赞和期待。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我补写了六万字,使全书的篇幅达到了十九万字。现在的面貌当然远比十三万字的那个面貌令人满意一些,这个提高主要得益于陈智富先生的敦促和鼓励。另外,我这本书本来就是写给70后、80后、90后一代人看的,陈智富先生正是80后那一代,他对本书的赞赏让我看到了那一代人的朝气和明敏。前几天,我拿着这部书稿给大约一百五十位博士生和硕士生讲课,我就此与他们交流得极为成功。有一位同学下课后在电梯里对我说:“您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的心里话。” 这些同学正好是70后、80后那一代,与我所定位的读者群正好相当。感谢这些同学对我的支持。只要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崛起的一代,中国就绝对能够适时地崛起。我们这一代已经完了,可是我们的下一代正在肩起崛起的大任,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欣慰、我们的祝福,已经融入其中。《中国站起来》献给崛起的一代,献给崛起的中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