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1805918X/9787218059181 ·条形码:9787218059181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放下束缚:防止制造暴力孩子 |
 |
|
 |
放下束缚:防止制造暴力孩子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1805918X/9787218059181
·条形码:97872180591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心理辅导系列
内容简介 是她告诉我们,要做真实的自我,要做那个经过长久修炼后,精致的我:是她告诉我们,生命随时在转变,每一刻的转变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是她告诉我们,请保持生命的谦卑:是她告诉我们,永远记得失败长着翅膀,帝着你往上飞:永远记得成功是一块巨石,随时让你往下坠:在她的每一句话里,都有她的心,她是用她的心在与我们对话,她是用她的生命在向我们传授生命的真谛。
作者简介 张宝蕊,国际心理辅导专家。美国Fordham大学心理辅导硕士、美国Ediboro大学青少年心理辅导硕士、美国精神心理研究院精神心理学博士。致力于精神心理学的传播,一生努力活出真实的自己。自1992年起,每年到国内多所大学以生命分享的方式做心理辅导的专题演讲,其切中实际的演讲题材,轻松自镣的演讲风格深受广大青年学子的喜爱。著有《如何激发潜能》、《人际关系的艺术》、《放下自己》等著作;曾在《心理辅导》杂志辟有专栏。
编辑推荐 放下成见
让孩子在同理心的
尊重与接纳中成长
放下束缚
与孩子在平等的沟通中
学习感恩与分享
目录 chapter 1 困难与问题——暴力的形成
暴力的可十白/3
再谈暴力——被动暴力/8
异化(被动暴力)语言/13
暴力的起因/23
我不努力?/29
我不想活了/31
你怎么不好好学习/34
忧郁/37
女儿的茶和媳妇的茶/39
王二的故事/41
chapter 2 化无知为有知
人的需要/51
人的发展/55
依附关系的形态/62
什么是大人?什么是小孩?/65
平等交流/69
向孩子学习/72
不被尊重/75
了解赞美/78
有条件与无条件的爱/82
关爱自己/87
Chapter 3 分享与感恩——教育的目标
落难的天使/93
为我们的世界/99
王文福与丛飞/107
爱的力量/110
感恩的心/114
Chapter 4 操作与成长
防止暴力产生_/119
同理心——爱与尊重的沟通/124
同理心——理解他人/129
同理心——真实地分享自己/136
爱与尊重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与分享感受/142
爱与尊重的沟通与交流:非判断表述/149
多一点好奇心——探索了解问题/154
明确具体的自我表达/157
协商/162
承担责任/167
原则的坚持与一致性:
身教与言教的合一/174
后记/178
……
序言 很早以前,我就写过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文章,因为那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到有些青少年的冷酷与无情,甚至超过有些大人。马加爵杀同学的案子,刘海洋用硫酸泼洒动物园狗熊的事件,只是引起了社会的注意,令我们大家意识到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但是,我知道,这个“注意”会很快消失,大家又快快乐乐地回到正常的生活。也许会有一些焦虑,有一些担心,那又怎么样呢?日子还是要过的呀!
2001年,大陆颁布了法规,要求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设立心理咨询室,三级甲等医院要增设心理科。劳动部也如火如茶地开始了心理咨询师的认证,当时在大陆有22个心理咨询师培训点。至今,这样的培训中心,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个了。我看到无论是在硬件或是软件上,大家都很努力,很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社会以及人群——大人、青少年、小孩,都能活得更健康快乐。只是,社会发展太快,人口增长的速度也太快,心理专业人员的数量虽然也尽量的跟进,然而,素质却无法保证,因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医生,以及精神科医师的培养,不是短期的养成,而是长期的学识累积、人格的成熟、态度的表现和内在稳定性的养成。
文摘 “同尼,我回来了。”爸爸一边关好车门,一边叫同尼的名字。同尼没有回答。等到爸爸一进家门,同尼用尽全身力气拿起铲子在爸爸的后脑用力一击,爸爸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就应声倒下。
同尼看着倒下的爸爸以及那鲜红的血,他懵了,他没有想到死是如此的快速与轻易。同尼用力将爸爸拖到床底下。有些害怕:“怎么办?这么办?我把爸爸杀了,妈妈回来发现了怎么办?”就在此时,他听到妈妈的脚步声。他全身发起抖来。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条绳子。他知道怎么做了。
他的妈妈进来了,她从冰箱拿出一瓶冷饮,坐在沙发上边休息边喝。突然她觉得脖子被勒住了,她无法呼吸,她觉得窒息了:“同……尼……”她想叫同尼,但是,一切都模糊了,看不见了。同尼的母亲无力地躺在沙发上……同尼看着妈妈扭曲而苍白的脸,内心很自责,很害怕。
“我把爸妈都杀死了。我是个坏人呀!”同尼将手掩住脸,觉得自己是个魔鬼, “别人会怎么想我呢?奶奶会怎么说我呢?我会被吊死吧!同学们也会唾弃我……我的将来会在监狱度过,除非……”他找了一个打火机和一些汽油,然后点了一把火。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05年,美国圣塔克拉拉城的一个十一岁男孩被警察抓走了,因为他将他的父母亲都杀了,只是因为害怕糟糕的成绩单会被父母看到。听起来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令人不可思议,但残酷的是,它是真的。原先,大家都以为是火灾,却没有想到,那看起来年幼无知,而且有一点天真的同尼却是整个凶杀案的策划与执行人。
前些年,美国有一个六岁的男孩,曾经把他的还是婴儿的妹妹从窗户推出去。还有一个稚龄的姐姐,把钉子从弟弟的头顶上钉下去。
后记 一直很犹豫将这本书出版,因为我总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状况下,对大人与小孩之间的关系有新思想,也总是想要不断地加篇幅。可是,它总是达不到我的自我要求。所以,初稿在2007年就已经完成,但我一直没有下定决心送出。
后来,我发现我的重心其实是要专注在大人与孩子之间借着“同理心与平等交流而达到防止暴力的产生”上。我认为很多的暴力,是在不平等的(我是大人,你是孩子,所以我懂得比较多,所以你要听我的,或是因为我年纪大,所以我应该要让着你)、自以为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的情况下,对方因着忍耐、压抑或任性而滋生的。我认为防止制造暴力与攻击的孩子的根本方法,除了放下自己的“成见、偏见”,并且学习有效的、平等的沟通外,我还想要孩子们学习有一颗感恩与分享的心,就像丛飞与王文福一样,能够无私的奉献;或是像马帝·思地帕内克那样在痛苦中仍然感谢上苍。其实,同理与平等的沟通与分享/感恩这二者原本是一件事,因为,从小就能够与大人有真实与平等沟通的孩子,一定能够与他人分享并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