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经济社会学

2010-03-11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040252453 ·条形码:97870402524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经济社会学 去商家看看
经济社会学 去商家看看

 经济社会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040252453
·条形码:97870402524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社会学专业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经济社会学》在吸收中外经济社会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经济与社会的互嵌角度出发,对经济社会学定义与性质、结构与内容、对象与方法等进行了重新审视与界定,介绍了整个经济社会学的变迁历程以及发展主题,提出了经济社会学两大主要理论形态及其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文化和企业等问题。全书观点新颖、结构严谨、内容翔实、语言流畅、文字通顺,尤其适合高等学校社会学、社会工作、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其他对此类话题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编辑推荐 《经济社会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经济社会学定义
第二节 经济社会学性质
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方法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发展历程
第一节 经济社会学的萌芽与形成
第二节 经济社会学的确立与停滞
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转型与勃兴

第三章 理性选择经济社会学
第一节 理性选择经济社会学产生
第二节 理性选择经济社会学内容
第三节 理性选择经济社会学运用

第四章 网络分析经济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网络分析
第二节 个体网研究
第三节 整体网研究

第五章 文化分析经济社会学
第一节 从文化角度解读经济
第二节 文化与经济的经典理论
第三节 经济运行中的文化

第六章 企业社会责任经济社会学
第一节 企业性质与经济社会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基础与依据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与内容
[案例分析]BMW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
序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接触到经济社会学这门在当时国内社会学领域比较前沿的课程。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十多年间,中国发生了深刻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与任务、目标及手段、方式与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的发展推动着理论建设与理论创新,这就内在地要求包括经济社会学在内的所有学科与课程应当进行与时俱进式的变革,积极回应社会实践给理论工作者提出的时代性课题。
总体上讲,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经济社会学自20世纪80年代从欧美介绍到中国大陆以后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作为一门课程的“经济社会学”登上大学的讲堂也有了20多个年头。在这20多年中,国内学术界对经济社会学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学教科书提供了理论基础。
可是回过头来看,国内经济社会学教科书的结构与体例、内容与形式等方面一直延续原有的体系,几乎没有进行相应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不满,切望有所改革,以便能够在吸收中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实践,紧密围绕高校经济社会学教学实际,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学教学质量。事实上,一些经济学、社会学学者也在尝试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工作,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在了前列。但是在我看来,要突破传统经济社会学教科书所固有的局限性,就必须从整体上反思我国现行的经济社会学教科书的结构及体系,从体系与内容、结构与形式等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为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我国现行的经济社会学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文摘 插图:


从博弈论角度可以很好地分析这个案例。两个小偷在警方面前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合作(沉默)要么背叛(坦白),不可抗拒。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只被判一年)。但由于两人处于隔离情况下(也就是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按照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己心出发选择坦白交代必然就成为最佳的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很短的监禁——2年(前提是同伙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坐lO年牢狱好(同伙坦白)。这是损人利己的策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因为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5年,总比被判10年好。所以,两人的理性选择就是坦白,这样,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共同抵赖)及结局(被判1年)就不会出现。这种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就是非合作均衡。
“囚徒困境”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挤公共汽车。从集体理性的角度来看,按次序上车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是你挤我不挤,我就可能上得慢,所以每个人的最优战略都是挤,结果上车的速度就更慢了。实际上这就是说,每个人采取的都是最优策略,但是结果却不是最优,原因在于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发生了冲突。这样我们从“纳什均衡”就发现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存在着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是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也就是说,博弈论实质上是强调每个人的行动不是完全自满的,他要依赖于其他行为人的行为并根据他人的行动作出相应的反应。
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难以用博弈论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学者们对博弈论的反思与批判。阿玛蒂亚·森认为,“囚徒困境”中博弈双方之所以进行了不利选择,就在于研究者忽视了行动者作为某个具体社会成员的身份,忽视了“自我”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角色,因为人的行为总要受到某种动机与承诺的影响。①所以,在博弈论中我们还要综合分析行动者究竟“想得到什么、目的是什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