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家庭道德新论(学者文丛·社会理论前沿书系)

2010-03-10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508710617 ·条形码:97875087106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家庭道德新论(学者文丛·社会理论前沿书系) 去商家看看
家庭道德新论(学者文丛·社会理论前沿书系) 去商家看看

 家庭道德新论(学者文丛·社会理论前沿书系)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508710617
·条形码:97875087106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学者文丛
·外文书名:New View on Family Morality

内容简介 《家庭道德新论》包括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生育观等内容,供广大读者参考。
目录
一导论
(一)家庭道德的本质和特点
(二)家庭道德研究的内容及其作用

二爱情观
(一)爱情的含义、因素、本质和特征
(二)恋爱的道德要求
(三)当代青年爱情观的变化
(四)社会主义的爱情观

三婚姻观
(一)婚姻的本质、特点和社会功能
(二)婚姻的构成要素与形式
(三)当代我国婚姻的状况
(四)社会主义婚姻观

四家庭观
(一)家庭的含义及其功能
(二)家庭关系
(三)家庭的现状
(四)社会主义家庭观

五生育观
(一)生育观的基本问题
(二)制约生育功能的因素
(三)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四)社会主义的生育观

六子女教育观
(一)家庭是教育子女的重要阵地
(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
(四)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

七孝道观
(一)孝道的起源和本质
(二)对封建孝道要批判地继承
(三)重视老人的社会地位
(四)社会主义孝道观

八家务劳动观
(一)家务劳动的内容、特点和性质
(二)合理地安排家务劳动
(三)家务劳动的发展方向
(四)夫妻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九经济观
(一)家庭是社会的经济组织
(二)勤俭持家是家庭的重要道德规范
(三)勤俭持家的原则和内容
(四)正确处理家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十离异观
(一)离婚自由的含义和意义
(二)离婚道德的历史演变
(三)离婚的现状和原因
(四)离婚的依据和道德责任

十一再婚观
(一)树立正确的再婚观念,创造良好的再婚环境
(二)再婚的道德行为
(三)建立新型的再婚家庭关系

十二幸福观
(一)家庭幸福的含义、要素
(二)家庭幸福的条件和作用
(三)影响家庭幸福的因素
(四)社会主义家庭幸福观

十三家权
(一)家权的历史演化
(二)当前的家权管理模式
(三)社会主义和谐家权

十四家规
(一)家规的形成与发展
(二)传统家规对当前家庭道德建设的影响
(三)构建以和谐家庭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型家规

十五家风
(一)家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社会主义家风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家风的主要内容
(四)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十六家庭道德教育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三)家庭道德教育的原则
(四)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

十七家庭道德修养
(一)家庭道德修养的实质、内容和特点
(二)家庭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三)“慎独”和家庭道德境界
后记
……
文摘 七孝道观
尊敬父母,赡养老人,是尊重人类的历史,尊重前人劳动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之所以把它作为重要的道德要求,不仅仅是从一般的人道主义和个人感情出发的,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利益出发的。尊敬父母,赡养老人不仅仅是晚辈的道德义务,而且也是对社会应负的法律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尊敬老人也讲条件。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十分必要。(一)孝道的起源和本质1.孝道的起源中国的孝道源远流长,早在虞舜时就有了“孝”的道德要求。这从中国古代文字上可得到佐证,表示小子背负老人行走的意思。
孝道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界,组成家庭并意识到家庭血亲关系以后才出现的。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建立在物质资料贫乏基础上的原始共产制决定了劳动成果的平均分配--对劳动成果的平均分享和普遍饥饿的平均分担,不存在对待亲人和其他氏族成员厚此薄彼的选择余地。在食物严重匮乏时,甚至会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达尔文访问火地岛原始部落时亲眼看到在冬季严重缺食时,当地土人就杀死老年妇女,而且是先食老妇,然后再吃猪狗。他问他们为何这样做,火地岛人说:“猪狗能捕水獭,而老太婆却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在人类社会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曾存在着不知“孝”为何物的历史。
后记 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指出:“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任务,号召全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号召全社会“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的道德风尚关系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家庭的和谐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道德的生成、建设和发展是以家庭为起点的。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社区与社会的稳定,家庭稳定的根基是家庭的伦理道德,重视家庭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特色。要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必须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建设“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家庭道德规范,使之成为所有家庭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就开始研究家庭道德问题,1991年编写出版了《家庭道德概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