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把名医请回家

2010-03-08 
市场价:¥18.00卓越价:¥17.70为您节省:0.30元 (98折) VIP 价:¥17.17 SVIP价:¥16.8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把名医请回家 去商家看看
把名医请回家 去商家看看

 把名医请回家

  • 市场价:¥18.00
  • 卓越价:¥17.70为您节省:0.30元 (98折)
  • VIP 价:¥17.17 SVIP价:¥16.81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26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208056145
    ·条形码:97872080561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闻晨报丛书

    内容简介 《把名医请回家》内容简介:在过去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晨报记者奔波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各大医院,采访了10余位国内著名医学专家。文章陆续刊登后,其带来的各界反响一直在持续,公众对健康科普知识的渴求程度可见一斑。为此,我们特地将采访内容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洪昭光、胡大一、杨秉辉、向红丁……这些名字我们已耳熟能详,他们传播健康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郭应禄教授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刘湘云教授已85岁高龄,《刘湘云教你喂养小宝宝》凝聚了这位著名专家一生宝贵的育儿经验;曾民德、王宁利、张志愿、章振林、孔维佳都发表了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里的权威声音;名中医夏翔发扬中医精髓,每一道食疗方都是一份对大众特别的关心……《把名医请回家》把医疗健康领域中很专业的问题,用科普的语言来表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起来就好像专家正对你娓娓道来。
    编辑推荐 《把名医请回家》:洪昭光,钟南山,胡大一……权威专家为你引领绿色生活。权威性,通俗性,实用性……健康指南给你带来美好人生。
    目录
    像心脏一样的工作 像蜜蜂一样的——洪昭光笑谈健康人生
    轻松生活篇
    幸福家庭篇
    健康人生篇

    九成心肌梗死可避免——胡大一谈健康从“心”开始
    心肌梗死年轻化趋势明显
    戒烟知与行距离太大
    饥饿感体现良好生命质量
    常喊累看体质
    血管污染始于少动
    预防青少年心肝病刻不容缓
    “五环”构筑生命时间窗

    视觉“亚健康”逼近白领——王宁利谈怎样爱护眼睛
    视觉“亚健康”值得关注
    影响眼睛三大因素
    眼病:白领一族难抵挡
    正确看待近视眼
    近距离工作与夜间灯光是近视“两大元凶”
    戴上眼镜,矫正视力
    激光治近视有“禁区”
    眼睛保健全攻略

    关注人体的门户——孔维佳教你保护耳鼻喉
    儿童耳聋容易被忽视
    6岁前听力需重点保护
    九成儿童难“逃”分泌性中耳炎
    保护听力从“妈妈”开始
    耳朵的最大烦恼:中耳炎
    长时间听耳机损坏听力
    建筑工人小心职业噪音
    感冒及鼻炎患者坐飞机,容易得航空性中耳炎
    喉鼻兄弟篇

    90%的人患有牙周疾病——张志愿谈护齿与生活质量
    中国人牙病高于发达国家
    口腔保健清洁可预防龋病
    饮食与用牙方式会影响牙齿
    刷牙要三好:好牙刷、好牙膏、好方法
    牙病需要及时治疗
    把好“病从口入”关
    矫正牙齿并非儿童专利
    缺牙后装牙全攻略
    特别提醒:嗜烟酒者警惕口腔癌
    牙齿的五个为什么

    警惕糖尿病的幽灵在身边游荡——向红丁教你抵御甜蜜杀手
    谁觉得自己离糖尿病远,谁就会离糖尿病近
    生活改善寿命延长环境影响大
    糖尿病和肥胖手牵手
    乘五驾马车,糖尿病患者也可活到80岁
    慢阻肺成第四大致死原因——钟南山教你远离慢阻肺
    戒烟明显改善肺功能
    灰霾天少出门
    生活质量影响一生
    病情在“沉默”中被贻误
    运动是最廉价的药物

    生殖疾病成为男性健康“三大杀手之一”——郭应禄教男性走出健康误区
    男性健康意识淡漠
    环境污染因素成为“杀精黑手”
    男性体检常常走过场
    “包治百病”是无稽之谈
    前列腺疾病患者应注意心理健康
    男人四十面临危机
    男性更年期保健要慎重
    ED治疗药物不能滥用

    80%的癌症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杨秉辉教你与癌绝缘
    战胜肿瘤关键在预防
    和不良生活方式说再见
    “穷人的癌在上面,富人的癌在下面”
    癌症也有“黑匣子”
    癌症能够“少发易治”
    你属于癌症高危人群吗?
    癌症的首治很重要
    好心情也能帮助防癌
    破解癌症背后的四大“真实谎言”

    5-10年后脂肪肝将位列“常见肝病”之首——曾民德谈脂肪肝重在预防
    别让肝脏代替脂肪储存能量
    脂肪肝仅靠B超诊断不够
    脂肪肝越早发现越易治疗
    脂肪肝治疗需营养、运动两张处方
    告别营养过剩与盲目减重
    预防脂肪肝也要防止“病从口入”
    无效运动功亏一篑
    揭示脂肪肝防治九大误区
    骨质疏松成为老年人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章振林谈预防骨质疏松
    ……
    九成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刘湘云教你喂养小宝宝
    人人都能中医保健——夏翔谈中医进补养生
    ……
    序言 在过去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晨报记者奔波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各大医院,采访了10余位国内著名医学专家。文章陆续刊登后,其带来的各界反响一直在持续,公众对健康科普知识的渴求程度可见一斑。为此,我们特地将采访内容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洪昭光、胡大一、杨秉辉、向红丁……这些名字我们已耳熟能详,他们传播健康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郭应禄教授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刘湘云教授已85岁高龄,《刘湘云教你喂养小宝宝》凝聚了这位著名专家一生宝贵的育儿经验;曾民德、王宁利、张志愿、章振林、孔维佳都发表了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里的权威声音;名中医夏翔发扬中医精髓,每一道食疗方都是一份对大众特别的关心……本书把医疗健康领域中很专业的问题,用科普的语言来表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起来就好像专家正对你娓娓道来。
    文摘 我特别想呼吁政府也能有所行动。比如吸烟,政府需要制订戒烟法规,光靠医生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政府已经规定在机场、飞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不能随便吸烟,这就非常好。我建议今后扩大禁烟的范围。实际上预防一定要政府参与,这样才会收效大。欧盟在2002年已经把心血管的预防正式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SAR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疾病不控制,就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SARS是暴风骤雨式的发作,大家容易重视。而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因SARS而死亡的人数。欧洲非常重视心血管疾病的控制,他们把它当做中世纪的鼠疫,也就是黑死病来看待。不过黑死病在欧洲的猖狂也只有几年的时间,而心血管疾病在欧洲却已经流行了近一个世纪。更严重的是,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控制。
    为什么对于吸烟大家还不是很重视?因为吸烟的危害不是立即就产生的,不是说吸一口烟就能得癌症或是心血管疾病。吸烟到出现癌症、心血管疾病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反过来,看到戒烟“成果”也在10年、20年之后。
    我讲两个经典的例子,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在20年前加大了控制吸烟的力度,20年后的今天他们癌症的病人数字就下降了。而法国在同一时期对于烟草采取宽松的政策,在20年后的今天,癌症急剧增加。两个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吸烟的危害不是能及时看到的,效果也不是及时看到的,很少人愿意做长远的事情,说到预防大家都觉得重要,但是做起来,却没有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把最重要的事情变成了一句空话。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