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中国孤儿状况研究

2010-03-08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09704804/9787509704806 ·条形码:9787509704806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孤儿状况研究 去商家看看
中国孤儿状况研究 去商家看看

 中国孤儿状况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09704804/9787509704806
·条形码:97875097048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儿童生存现状系列

内容简介 基于第一次中国孤儿排查和全国10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5个县(市、区)的深度调查结果,《中国孤儿状况研究》对中国孤儿群体的生存和成长状况、中国的孤儿救助和照料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孤儿状况研究》认为,中国孤儿主要生活在他们原来的社区,依靠亲属照料和抚养。亲属家庭网络为孤儿提供了亲情照顾,负担了主要的生活费用。在57.3万名孤儿中,接近总数的1/3没有从国家得到经常性的制度救助。很多孤儿生活在贫困中。由于丧失了主要的抚养人,多数养护孤儿的家庭无力负担需要现金支出的教育和医疗费用。中国孤儿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以获得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作者简介 尚晓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中心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英国Sussex大学博士。著有《寻找公民社会》(合著,牛津大学出版社)、《冲击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国弱势儿童群体保护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主持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儿童福利院调查等多项调查。获澳大利亚外交部澳中委员会2003年人权奖,2003年获民政部重点课题一等奖,2006年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说明
二 主要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三 调查地基本情况
四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孤儿的基本状况
第一章 中国孤儿基本状况
一 孤儿排查简介
二 孤儿总数及规模
三 孤儿的年龄构成
四 孤儿的性别比分析
五 致孤原因探讨
六 全国孤儿基本状况
 
第二章 中国对孤儿的社会保护制度
一 基本生活救助
二 替代性养护
三 教育和医疗救助制度
四 孤儿群体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二部分 在社区中照料儿童:亲属寄养的个案研究(郴州、天镇和新疆3区县)
第三章 湖南郴州的孤儿状况和对儿童的社会保护
一 调查地背景
二 孤儿概况
三 郴州对孤儿提供社会保护制度的现状
四 亲属寄养模式分析
五 亲属寄养下的儿童:综合评述
六 农村社会的变化对传统模式的挑战
七 结论
 
第四章 山西省天镇县的孤儿状况和儿童保护制度
一 调查地背景介绍
二 孤儿的定义、数量和孤儿产生的原因分析
三 天镇孤儿保护制度的现状
四 不同类型的替代性养护及其对儿童的影响
五 儿童保护制度效果分析
六 结论
 
第五章 河南省舞阳县孤儿状况和儿童保护制度
一 导言
二 舞阳县的孤儿概况
三 舞阳县的农村孤儿保护制度
四 孤儿群体的生存状况
五 舞阳孤儿保护制度分析:国家、亲属网络和
公 民社会的互动
六 经济、社会发展给舞阳的孤儿保护模式带来挑战
七 舞阳给我们的政策启示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孤儿状况和对孤儿的社会保护
一 背景介绍
二 孤儿的定义和孤儿概况
三 儿童保护制度现状分析
四 亲属寄养制度模式分析
五 儿童保护制度效果分析
六 政策建议

第七章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状况和儿童保护制度
一 调研概况
二 基本概念解释
三 艾滋病流行及其影响
四 艾滋病对儿童生活环境的破坏
五 艾滋病的冲击和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
六 政策建议:行动方案与合理政策模式

第三部分 儿童抚育成本
第八章 预算标准法与儿童抚育成本:安徽阜南县的个案研究
一 研究方法和调查步骤
二 研究结果
三 阜南县孤儿救助现状及政策建议
附录孤儿的故事:部分深度访问的个案记录
参考文献
……
文摘 第一部分 中国孤儿的基本状况
第一章 中国孤儿基本状况
五 致孤原因探讨
致孤原因可以从问卷中直接看出,也可以从分析年龄和性别结构中得到一些提示。
从分析结果看,中国城乡地区不同年龄孤儿致孤原因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地区儿童致孤的首要原因是“遗弃”,并且0~3岁年龄段的孤儿中被遗弃致孤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致孤原因,其次为父母病故,而意外事故排在第三位。自然灾害导致的孤儿所占比重非常低。这个分析结果揭示,“遗弃”为儿童致孤的最重要原因。在农村地区,首要原因则是儿童的父母因疾病故,其次为意外事故,儿童遭到遗弃等其他原因居第三,自然灾害则排在最后一位。总体上看,考虑到城市中的孤儿很多被遗弃的儿童实际上也来自农村,农村儿童罹孤的可能性比城市儿童大(详见表1—5)。
比较城市和农村不同年龄孤儿所占比例,城市0~3岁组女童比例远大于同龄男童,揭示城市形成孤儿群体的主要原因为弃婴,尤其是女性弃婴。根据对国有福利院孤儿的调查,各地都采取了积极为孤儿寻找领养家庭的政策。一旦孤残儿童被家庭正式收养,就离开福利院的监护,不再被定义为孤儿。男性弃婴主要为重度残疾儿童,难以被领养,一般容易长期滞留在国有儿童福利院。但是,很多弃婴为健康女孩,很容易被领养。在大量被遗弃女婴被领养之后,城市的孤儿性别比逐渐趋于均衡。而此后孤儿群体规模基本保持不变(按年龄增长稳定增加),直到儿童中学毕业(15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