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31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64205121/9787564205126 ·条形码:9787564205126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 |
 |
|
 |
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31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64205121/9787564205126
·条形码:97875642051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初涉职场丛书
内容简介 《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分上部“初涉公关一年记”、下部“初涉营销一年记”。《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上部“初涉公关一年记”中的“主角”,从学校公共关系专业毕业后,到一个综合型的公司工作,受聘于公共关系部,在老员工的指导下,了解并参与了许多公关活动,一年之中,又被派到一个公关公司实习。因此,本部分既涉及了企业公关,也涉及了社会关系。
《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上部,把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公关礼仪、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交际与口才、谈判学等理论知识渗透到一个一个的公关事件中,介绍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和职能,公关人员的素质,公共关系调查和策划,企业形象塑造与CIS,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公共关系礼仪,等等。
《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下部“初涉营销一年记”中的“主角”,从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到一个综合型的公司工作,受聘于市场营销部,在老员工的指导下熟悉、了解并参与了许多营销活动,一年之中,又被派到公司所属超市体验零售业务。因此,本部分既涉及了企业营销,也涉及了商场营销。
《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下部,把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谈判与推销,典型营销案例,营销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渗透到一个一个的营销事件中;同时,体现了新的营销观、顾客观、服务观、市场观、质量观、4P或4C理论。通过日常具体的营销业务,介绍进货,即如何合理进货、进什么货合适,时髦热卖的商品何时须进货递减;介绍推销,即推销员的素质,仪表、心态、口才、技巧、说服与拒绝;介绍营销组合,即产品、销售渠道、定价、成本、促销、新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广告宣传;介绍商品摆放、色彩营销、产品造型艺术设计、人性化与人情化营销;介绍营销计划、合同编写的注意事项,等等。
编辑推荐 《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介绍进货、推销、商品摆放、色彩营销、产品造型艺术设计、人性化与人情化营销等等。
精彩的案例介绍和分析,既可作为学生的辅助性教材,又可作为有关人员的通俗读物,能让广大的学生和初涉职场的求职者看了“解渴”,读了“管用”。
目录 前言
上部 初涉公关一年记
一、企业公关入门
经理的教诲:公关的目的在于寻求合作
上班第二天:公关部应当做哪些工作
打电话:处处皆公关
丁秘书传经:公关人员的社交仪态
远亲不如近邻:社区公关
敲门的艺术:公关无小事(一)
小事不了生大事:公关无小事(二)
教授讲课:小处见德
立字为据:稳妥的公关
一场以柔克刚的公关战:哀兵公关术
老齐施计:扶危解困好公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踏踏实实地做实事
公关部不能孤军作战:全员公关
无言的风度:风度是公关的一把钥匙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公关策划中主题的确定
关系市场营销:公关活动必要性的论证
老朋友,新朋友,好朋友:确定公关活动项目
方案必须可以操作:公关活动的可行性论证
将心比心:公关的移情作用
公关活动的第一座桥:恰当的称呼
孙工和小陈:交际失衡难和谐
雇佣军打不了硬仗:企业内部公关
企业赈灾:公关策划创意
二、有积累,才有公关人员的素质
公关公司的功能:服务公关
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微笑公关
老大爷和小伙子:劝服就是公关
说刘姥姥议公关:公关有术
酷夏慰问交警:公关广告创意
公关广告面面观:公关广告的类型
“炒作”要讲原则:谈轰动效应
刘姥姥进园造势:追求轰动效应
迎接外企考察团:礼节须适度
摔酒策划的负效应:学人之长要“神似”,而非“形似”
参赛结果为什么“都不合格”:诚实守信的原则
得理更要饶人:公关处世方式
无言的公关:无声处有声
把灯全部打开:无言的公关语言
牵线搭桥当“红娘”:供销公关
畸形“联姻”危害大:“联姻”的误区
企业不是“家”:内部公关的误区
公关演讲比赛:简洁是公关的一个原则
一条宣传口号:公关要有亲和力
让企业永续经营:睦邻公关
乌进孝千里送租:营造公关气氛
公关老太:美女并非最好
竞争不如竞合:同行不是冤家
错位竞争: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互补
一个推销自己的机会:公关服务
房地产业的公关工作:争取意见领袖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广告与公关的关系
让广告多点“公关味”:无“情”不成广告
让广告的“公关味”更浓些:双向沟通
实习归来:公关拒绝浮躁
三、危机公关,化危为安,变危为机
订什么样的报刊:读报是公关人员最基础的工作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公关
出版“公司新闻”:公众需沟通
反公关的“鸵鸟政策”:公众必须被告知
艰难的谈判:公关大道德
愚弄别人等于愚弄自己:公关中的诚实信用
稿件为什么要缩水:写好新闻稿
总结经验,重建形象:公关危机的善后工作
将错就错:交际中的应急术
企业家文化:形象公关
寸利必争,因小失大:顾客公关意识
从“同舟共济”到“反目成仇”:家族企业的公共关系
新闻应以事实为根据:新闻忌虚假
没有谁是最重要的:优化部门关系
企业诊断:预防危机是最好的方法
下部 初涉营销一年记
一、企业营销入门
第一天上班:顾客观念
喜糖的启示:细分市场
“眼镜”的光荣:机遇与敬业密不可分
车站送客:买卖不在情义在
市场营销人员到底是干什么的?
赵经理侃“以人为本”:员工满意与客户满意的一致性
达成交易之后:该慢就得慢
老客户和新客户:关系营销
没有好脾气就干不了推销:以柔克刚
礼轻乡情浓:漏掉了细节,可能就漏掉了生意
轰动性新闻:销售力是谁决定的
以“诚”开路:推销员首先应当让人信任
“营销吃饭”与“吃饭营销”:营销需要必要的应酬
坚持是推销员的品质:不怕拒绝,才会创造不凡
时时处处为顾客着想:细微处显真情
记住客户的生日:细节决定成败
卖消费者想买的商品:4C组合的第一个“C”
推销耳目:耳目推销法
筛选客户:互利是联合的第一原则
警惕黑字倒闭:盈利企业的悲哀
老刘的意见书:压库是资金周转难的根源
小曼的建议书:企业要做好消费者
眼镜的建议书:货款回收有招
刘芬的建议书:为什么会没有钱花
我的建议书:清除瘦狗
总经理妙语点评:更应当做儒商
不该挣的钱别去挣:业精于专,而毁于随
“创新与改进”研讨会:改一点点,发大大财
给吊扇加点“味精”:让产品“美”起来
产销联盟:买卖联盟
二、营销策划入门
出售体验:参与营销
营销用势:用势须用足
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心有余,力也要足
新添高级缲边机:杜绝企业形象的败笔
不值得因小失大:得理要饶人
一次营销危机:处理危机三方——快、柔、诚
化妆品柜安了电脑:服务促销
熟识的人不宜作调查对象:先人为主的调查不如不搞
化整为零:要懂得顾客的心
换一种说法:销售语言岂能太随意
销售人员不该说哪些话:销售语言的作用
给顾客“台阶”下:帮顾客摆脱尴尬
化妆品细分市场:个性化销售
有位顾客反对“三包”:顾客让渡价值与“三包”
色彩的学问:依靠知识推动销售
色彩知识讲座:色彩促销
眼见为实:活广告心理营销
店堂改标语:标语显形象
销售忌虚情:奉承顾客须适度
大广告观:发散思维看广告
100元买110元商品:逆向思维营销
给消费者发个红包:还利促销
让消费者分红:把消费者培养成“股东”
小生意做成大市场:产品不在大小,有特色则灵
讨价还价:对待嫌价格贵的顾客
包装干果:数学营销
小手牵进大手:温情诱人术
销售障碍:广告无效的一个原因
开一家老人用品专买店:寻找商机
太热情了也会赶走顾客:凡事皆有度
营销之事,要细致人微:小处见真情
联想促销:消费者的联想心理
一样话,两样说:营销员的巧嘴
赠品的学问:“赠”是为了“卖”
不怕货卖不掉,就怕话没说到:循循善诱
揽错不丢人:消解顾客的误会
促销“老三样”还灵吗?——促销需要创新
营销人员的揣摩力:探究消费者的心理
消费者的建议一商场的财富:寻找顾客的“不方便”
自动售花机:创造商机
创意促销:营销需要出奇、求异、新鲜
宝洁公司的疑惑:差异营销
营业员评优:谁懂得越多,谁就卖得越好
商品陈列有学问:营销人员的研究能力
三、营销职场感悟
馊点子弄巧成拙:不可神化“点子”
“知”拒绝,还要“会”拒绝:死要面子活受罪
估算销售总量:解市场营销这道“活”题
产品质量的标准谁说了算:当代的产品质量观
眼镜讨账:找方法不找“借口”
合理化建议:促销不需要天才
眼镜的一份方案书:营销计划的格式与内容
眼镜方案书的不足之处:穿行于别人的失败之中
消费者调查:市场调查要有针对性
巧用4P夺市场:1+1+1+1>4
保证不“病”,有“病”当罚:让消费者彻底放心
制造轰动效应:让更多的人认识企业的亮点
以销定产:产销的良性循环
三角经营法:市场由点到面
专卖店内的公厕:似商非商还是商
不跟风降价:价格战酿恶果
服务也是销售力:利润中心在产品之外
造势营销:有势易胜,无势易败
为了广告费不打“水漂”:选择合适的广告公司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推销业绩出于勤奋
以退为进:营销谈判的耐心与恒心
营造谈判气氛:岂能“话不投机半句多”
此也第一,彼也第一:宣传自己的第一
善有善报:公益营销
心态决定业绩:乐观的心态是一宝
推销员必须接受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
销售的第一课是从被拒绝开始的:培训的技巧
闲言碎语,无意失密:藏起软肋
签订合同须懂慎:合同中的概念必须有一致的理解
合同中的文字歧义:防止合同风险
该出手时就出手:太贪心可能适得其反
以市场为导向:新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市场需求
烟灰缸的故事:营销中的“以变应变”
强词夺理不可取:不可惟书经营
听老刘侃顾客行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全员销售的误区:市场营销不同于销售
巧打官司:营销中的虚实之计
节约成本很关键:人不敷出,企业关门
丢西瓜捡芝麻:弃大取小也是一条路
评价包装设计:精美的包装会说话
快快乐乐做营销:常笑常乐,笑着营销
参考文献
……
序言 目前经济类图书如海似云,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广告公关、决策预测、物业物流、企划策划、经济贸易,各类图书,品种繁多。但是,绝大部分书籍以理论知识为主,偏重于原理、原则、定义、概念,即便是讲方法,也是讲原则性的方法,而且自成理论体系,属于单纯的理论教育。此类书籍,由于自身的体系和功能所限,无论是专著,还是教材,不可能或很少涉及实际操作,不可能与现实职场发生的日常业务有较强的联系。尽管上述类型的书籍也有一些案例介绍和分析,但也是为了说明理论,为理论提供佐证,与现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职场情况相距太远。因此,此类书籍对于指导现实职场日常业务的局限性显而易见。许多读过或在课堂上学习过此类书籍的读者、求职者或大、中专学生,虽然考过高分,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后,仍无法广泛应用所学过的理论,而把理论知识束之高阁,甚至初涉职场仍不知所措,不能迅速完成职业角色的转换。
本套《初涉职场丛书》,在写作宗旨上和写作风格上明显区别于同类书籍,本着让初涉职场的求职者看了“解渴”、“管用”的原则,着眼于读者对象相对广泛的一些大众化职业,如管理、营销、外贸、公关、文秘等(还可以扩展到统计、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律师、物业、物流、会计、广告、金融等其他职业)。本套丛书的每一部都是以一个一个的独立“事件”为中心,而不是以“理论”为中心,将涉及本职业范围中经常需要做的常规性工作、容易出差错的环节或容易陷入的误区、比较重大的一些事项、不太好把握对错的一些做法或观点等,浓缩在一年之中,以大事记的形式讲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处理、结果;同时,讲述如何正常处理,如何应急处理,处理时依据什么,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发现和解决的;还讲述如何由不会到会,如何熟悉并把握原则和制度,如何在本职工作中体现所学过的理论基础知识,等等。
在写作手法上,本套丛书的每一部书中都有一位“主角”,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表示,“主角”的角色在一年中有可能变化,以便涉及面更广泛。“主角”记下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参与或处理过的事情,也记下与自己相处的其他“配角”们的所作所为,还记下同事间交谈、参加会议、读报、参观中的“耳闻目睹”,记下了自己的分析评论,记下了做对的事,也记下了做错的事,记下了自己的感触,也记下了自己的进步。
本套《初涉职场丛书》重在实用、适用。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处理上,尽量使二者自然融合而不留痕迹。读完每一本书,可以对本职业的全貌,本职业所涉及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都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对业务事件的处理,对发生问题的解决,并非就事论事,而是讲清理由,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本套丛书贴近职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文字通俗、实用、易懂,求职者、务业者读此书如入其境,读后有亲切感。
本丛书的第一册为《初涉公关?营销一年记》,分上部“初涉公关一年记”、下部“初涉营销一年记”。
本书上部“初涉公关一年记”中的“主角”,从学校公共关系专业毕业后,到一个综合型的公司工作,受聘于公共关系部,在老员工的指导下,了解并参与了许多公关活动,一年之中,又被派到一个公关公司实习。因此,本部分既涉及了企业公关,也涉及了社会关系。
本书上部,把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公关礼仪、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交际与口才、谈判学等理论知识渗透到一个一个的公关事件中,介绍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和职能,公关人员的素质,公共关系调查和策划,企业形象塑造与CIS,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公共关系礼仪,等等。
本书下部“初涉营销一年记”中的“主角”,从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到一个综合型的公司工作,受聘于市场营销部,在老员工的指导下熟悉、了解并参与了许多营销活动,一年之中,又被派到公司所属超市体验零售业务。因此,本部分既涉及了企业营销,也涉及了商场营销。
文摘 上部 初涉公关一年记
一、企业公关入门
本书的主角小李,初涉企业公关职业。在企业公关部的前三个多月;除了对企业公关的目的、企业公关部门的职能有了比在学校学习时更深刻的认识外,更有两点新体会:
其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关人员,明白了公关人员一言一行皆公关、公关无小事的道理。
其二,创意与可行,是公关策划成功的两个关键点。
经理的教诲:
公关的目的在于寻求合作
毕业以后,几经周折,终于被一家公司的公关部隶用。我暗下决心:求职不易,一定要好好工作。
今天是上班第一天。我早早来到公关部办公室,不一会儿,人到齐了。公关部经理叫刘晓红,是位年近四十的女士,我应聘时见过。还有三位男士:二位年长一些的,一位是老齐,一位是孙工;还有一位年轻人,叫小陈。大家对我都很热情。刘经理主持一个小型的欢迎会,然后大家便分头工作去了。经理把我留下谈话。
刘经理问道:“小李,你能用最简练的话说出公关的目的吗?”
我回答道:“树立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环境。”
刘经理笑道:“只能算半对,不能算全对。我问你,树立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环境为了什么?”
我答道:“为了获得美誉度,为了更好的发展。”
经理点头道:“这些都对。但是,这还不是公关的最终目的。你获得了美誉度,消费者信任你,购买你的产品,生意伙伴愿意与你合作,员工愿意为你出力,你这个企业才能发展。所以,公关的目的在于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