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560735986 ·条形码:97875607359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新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 |
 |
|
 |
新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560735986
·条形码:97875607359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求职就业是大学生走上社会的第一步。毕业生们无疑非常看重,更何况这里面还寄托着家长们的希望,但是能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实际就业与个人预期存在多大差距,如何看待实现预期的喜悦与未实现预期的沮丧,都是摆在每个毕业生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新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针对高校毕业生择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准备、择业技巧、就业权益保障、自主创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予以指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希望本书对广大就业指导教师和高校学生有所启发,对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所帮助。
目录 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指导
第一节 就业形势
第二节 就业指导
第二章 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
第一节 就业制度
第二节 就业市场
第三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发展.
第二节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节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概述
第四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 就业准备
第一节 思想观念准备
第二节 知识与能力准备
第三节 心理准备
第五章 毕业生就业程序与途径
第一节 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程序
第二节 毕业生的择业流程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
第六章 择业技巧
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收集
第二节 自 荐
第三节 笔试与面试
第七章 大学生就业权益与保障
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 劳动权益保护
第三节 社会保障
第八章 大学生自主创业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概述
第二节 创业准备
第三节 创业实践
第九章 角色转变与职业发展
第一节 角色的认知与转变
第二节 适应职业生活
第三节 致力职业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使用好、开发好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仍然严峻。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毕业生总量继续大幅增加,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在毕业生总量压力下,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就业工作进展不平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质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可以预料,今后一段时间内就业形势仍然不可乐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政府与高校毕业生都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真研究和适时调整应对措施,共同做好就业工作。
文摘 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客观上刺激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提出,在为中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为就业提供了新的契机。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使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西部的生态重建、资源开发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高校毕业生。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以吸引有识之士到西部创业。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企业改造、管理革新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传统制造业的复苏,对土建类、水利水电类、机电类等毕业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后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的热点, 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失事。扩招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使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迫在眉睫。近年来, 一些高等学校开始重视加强就业指导, 增设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指导教材也相继出版, 但总体上看, 就业指导教育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许多在就业指导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地整理、归纳、提炼, 并上升到理论层面, 需要加强探索和研究, 建立起更加科学、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为此, 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要求, 山东省人 事厅组织山东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和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实际工作者, 历时两年多编写了这本教材, 作为全省高校内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统一教材。
为搞好本教材的编纂工作, 从讨论本书章节到形成初稿,编委会成员与编写组成员多次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其中部分节几易其稿, 多次推倒重写, 许多修改都是在编委会建议下完成的。较之此前的其他就业指导书籍和教材, 这本教材在编写中借鉴了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力求突破传统,有所创新,既立足实用性,具备指导功能,又注重方向性,富有教育意义,是一本既适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作为课外指南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用书。
本教材的编写过程是既分工又合作的过程。原人事部副部长、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侯建良专门为本书作序。全书在编委会指导下,由主编主持了多次专题研讨,并由张祝秀负责,杨志晖、王萌、杨斌、吴正龙等协助完成了全书的多次修改及定稿工作。各章分工编写人员为:第一章,吴正龙;第二章,李峰;第三章,李广松;第四章,韩同吉;第五章,王志华;第六章,关勇;第七章,杨斌;第八章,施锡栋;第九章,吴正龙;附录,李夙夙、王奇伟。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相关论著和图书,引用了其中的许多精粹, 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孙书恒、侯复东、林建春、徐思生、王玉江、赵放辉、解涛、昌兵等同志参与了本教材的前期编写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谢意。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全书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