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基础教程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356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 ·ISBN:7115109001 ·条形码:97871151090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软件技术基础教程 |
 |
|
 |
软件技术基础教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356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
·ISBN:7115109001
·条形码:97871151090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
内容简介 《软件技术基础教程》是关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基础教材,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数据结构及其运算,实用的查找与排序技术,数据库设计的技术,Windows程序设计,编译技术,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等。《软件技术基础教程》从实用出发,主要强调将系统软件的实现原理以及其中的基本技术用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软件技术基础教程》是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成的,内容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实用性,叙述通俗易懂,例题丰富。书中所有算法程序都经过实际调试,正确有效。《软件技术基础教程》每章都附有大量的习题,供学习过程中练习之用。
《软件技术基础教程》可以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软件教学的基本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种培训班的教材以及自学教材。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
1.1 计算机软件概述 1
1.1.1 计算机软件及其分类 1
1.1.2 程序设计语言及其语言处理程序 2
1.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4
1.2.1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任务 4
1.2.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5
1.2.3 操作系统的分类 8
1.3 算法 11
1.3.1 算法的基本概念 11
1.3.2 算法描述语言 13
1.3.3 算法设计基本方法 15
1.3.4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 25
习题1 28
第2章 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 29
2.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9
2.2 线性表 36
2.2.1 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 36
2.2.2 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 38
2.3 栈及其应用 41
2.3.1 栈的基本概念 41
2.3.2 栈的顺序存储及其运算 43
2.3.3 栈的应用 45
2.4 队列及其应用 48
2.4.1 队列的基本概念 48
2.4.2 循环队列及其运算 49
2.4.3 队列的应用 52
2.5 线性链表 57
2.5.1 线性链表的基本概念 57
2.5.2 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 63
2.5.3 循环链表 66
2.5.4 多项式的表示及其运算 68
2.6 数组与字符串 74
2.6.1 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74
2.6.2 规则矩阵的压缩 76
2.6.3 一般稀疏矩阵的表示 79
2.6.4 字符串 84
2.7 树与二叉树 89
2.7.1 树的基本概念 89
2.7.2 二叉树及其基本性质 92
2.7.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95
2.7.4 二叉树的遍历 97
2.7.5 穿线二叉树 99
2.7.6 表达式的线性化 102
2.8 图 105
2.8.1 图的基本概念 105
2.8.2 图的存储结构 106
2.8.3 图的遍历 111
2.9 索引存储结构 114
2.9.1 索引存储的概念 114
2.9.2 “顺序-索引-顺序”存储方式 116
2.9.3 “顺序-索引-链接”存储方式 117
2.9.4 多重索引存储结构 118
习题2 119
第3章 查找与排序技术 121
3.1 线性表的查找技术 121
3.1.1 顺序查找 121
3.1.2 有序表的对分查找 122
3.2 Hash表技术 123
3.2.1 Hash表的基本概念 123
3.2.2 几种常用的Hash表 126
3.3 线性表的排序技术 131
3.3.1 互换排序 131
3.3.2 插入排序 134
3.3.3 选择排序 137
3.3.4 其他排序方法简介 140
3.4 索引查找 143
3.4.1 分块查找 143
3.4.2 二叉排序树查找 145
3.4.3 B-树 149
3.4.4 B+树 156
3.5 拓扑分类 158
习题3 160
第4章 数据管理技术 162
4.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62
4.1.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162
4.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164
4.2 数据描述与数据模型 166
4.2.1 数据描述 166
4.2.2 数据模型 169
4.3 数据库体系结构 172
4.4 关系代数 174
4.4.1 关系代数运算 174
4.4.2 关系模型的查询优化 181
4.4.3 关系代数的等价变换 184
4.5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185
4.6 数据库设计 189
4.6.1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189
4.6.2 数据字典 196
4.6.3 数据库保护 198
4.7 关系数据库语言 199
4.7.1 关系数据库语言概述 199
4.7.2 数据库定义 202
4.7.3 数据查询 208
4.7.4 数据修改 215
4.7.5 数据控制 218
4.7.6 嵌入式SQL 220
习题4 224
第5章 Windows程序设计 227
5.1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的特点 227
5.2 使用Visual C++ 6.0 235
5.2.1 Visual C++ 6.0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 236
5.2.2 创建工程和工作区 243
5.2.3 Win32开发 246
5.2.4 MFC编程 249
5.3 窗口、菜单与消息框 255
5.3.1 创建一个Windows程序 255
5.3.2 AppWizard所创建的文件 260
5.3.3 编译和链接Hi程序 261
5.3.4 应用程序执行机制 262
5.3.5 几种窗口类型 266
5.3.6 菜单的使用 270
5.3.7 更新命令用户接口消息 276
5.3.8 快捷菜单 279
5.4 工具条与状态栏 281
5.4.1 工具条的可视化设计 281
5.4.2 工具条的编程技术 287
5.4.3 状态栏的设计与实现 291
习题5 293
第6章 编译技术 294
6.1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 294
6.2 状态矩阵法的编译过程 296
6.2.1 状态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296
6.2.2 状态矩阵的压缩 297
6.3 词法分析 299
6.3.1 词法分析的任务 299
6.3.2 读字符程序 301
6.3.3 状态矩阵法的词法分析过程 301
6.3.4 算术常数的识别和翻译 305
6.4 中间语言表示 308
6.4.1 波兰表示 308
6.4.2 三元组表示 310
6.5 语法的分析与加工 315
6.5.1 优先矩阵法 315
6.5.2 优先数法 317
6.5.3 状态矩阵法 318
6.5.4 递归子程序法 318
习题6 320
第7章 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 322
7.1 软件工程概述 322
7.1.1 软件工程的概念 322
7.1.2 软件生命周期 322
7.1.3 应用软件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325
7.2 结构化分析方法 327
7.2.1 SA方法的特点 327
7.2.2 数据流程图 329
7.2.3 数据字典 331
7.2.4 功能说明 332
7.3 结构化设计方法 334
7.3.1 SD方法的特点 334
7.3.2 结构图 334
7.3.3 模块独立性的评价 336
7.4 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 341
7.4.1 测试 341
7.4.2 调试 349
7.5 软件开发新技术 351
7.5.1 原型方法 351
7.5.2 瀑布模型 352
7.5.3 面向对象技术 353
习题7 355
参考文献 356
……
序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将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2l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呈快速发展的势头。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快速发展。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升级换代,计算机教学内容也随之更新,尤其随着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对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聘请了国内高校计算机教学方面知名的专家教授,精心策划编写了这套“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
为真正实施精品战略,组织编写好这套教材,我们在国内高校做了系统、详细的调查,对教育部制订的教育计划做了认真的研究,还对国内外已出版的教材做了理性的分析,确立了依托国家教育计划、传播先进教学理念、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服务的宗旨。
在本套教材的策划过程中,我们多次组织了由专家及高校一线教师参加的研讨会,对现有比较出色的教材的特点及优点进行了分析,博采众长,力求实现教材权威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本套教材有如下特点:
1.考虑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在编写教材时把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上。
2.紧密结合当前技术的新发展,在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侧重实用性。
3.力求在概念和原理的讲述上严格、准确、精练,理论适中,实例丰富,写作风格上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便于学生学习。
4.为适应当前高校课程种类多、课时数要压缩的教学特点,教材不仅篇幅有很大的压缩,而且均配有电子教案,以满足现代教学新特点的需要,做到易教易学。
5.所选作者均是国内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所编教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教育的改革不会停止,教材也会不断推陈出新。目前本套教材即将推出,将接受广大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检验。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有限,这批教材在编审、出版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希望使用本套教材的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教材质量不断提高。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