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32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562433399 ·条形码:978756243339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程序设计技术(第2版) |
 |
|
 |
程序设计技术(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32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562433399
·条形码:978756243339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程序设计技术和程序设计语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和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程序设计技术(第2版)》从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出发,以C程序设计语言为载体,通过对典型实例的算法描述以及相应C语言代码描述,展现了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如何对问题进行分析、如何组织数据和如何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现了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如何将方法和编码相联系的具体程序设计过程,进而向读者介绍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方法。
《程序设计技术(第2版)》可供高等院校理工类各专业本专科作为程序设计技术、程序设计语言或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计算机专业本专科学生以及计算机应用开发人员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技术时作为参考。
与《程序设计技术(第2版)》配套编写的《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同时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推荐 《程序设计技术(第2版)》是由熊壮所编写,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1 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描述
1.1 程序设计语言
1.1.1 程序设汁语言概述
1.1.2 语言处理程序概述
1.2 算法特征及算法的描述方法
1.2.1 程序中数据的表示
1.2.2 算法的概念与特征
1.2.3 算法的描述方法
1.2.4 算法描述示例
习题1
2 C程序设计入门
2.1 C语言的发展简史与特点
2.2 C程序的基本结构
2.3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2.3.1 C语言数据类型概述
2.3.2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2.4 基本运算符和表达式
2.4.1 运算符的分类、优先级别和结合规则
2.4.2 基本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2.4.3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2.4.4 自反运算符和自增、自减运算符
2.4.5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2.4.6 sizeof运算符
2.5 不同类型数据混合运算及数据转换
2.6 C程序设计初步
2.6.1 C语句概述
2.6.2 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过程
2.6.3 基本输入输出函数
2.7 简单程序设计举例
习题2
3 C程序的控制结构
3.1 C程序的控制结构概述
3.2 C语言中的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3.2.1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3.2.2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3 分支结构及其应用
3.3.1 分支结构的基本概念
3.3.2 C语言的条件句与分支结构的实现
3.4 循环结构及其应用
3.4.1 循环结构概述
3.4.2 while型循环结构
3.4.3 do~while型循环结构
3.4.4 for型循环结构
3.4.5 3种循环语句的比较
3.4.6 循环的嵌套
3.5 其他简单控制结构
3.5.1 goto语句和标号语句
3.5.2 break语句
3.5.3 continue语句
3.6 算法与控制结构应用程序举例
3.6.1 控制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3.6.2 简单算法程序设计举例
习题3
4 函数与程序结构
4.1 模块化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4.1.1 模块化的基本思想
4.1.2 C语言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
4.2 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
4.2.1 函数的定义
4.2.2 函数的声明
4.2.3 函数的调用
4.2.4 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传递
4.3 函数的嵌套调用
4.4 函数的递归调用
4.5 编译预处理
4.5.1 宏定义
4.5.2 文件包含
4.5.3 条件编译
4.6 C应用程序结构及其处理方法
4.6.1 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的概念
4.6.2 自动变量及其作用域
4.6.3 寄存器变量
4.6.4 静态变量及其作用域
4.6.5 外部变量及其作用域
4.6.6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习题4
5 指针与函数
5.1 指针的概念
5.1.1 指针变量的定义
5.1.2 指针变量的引用
5.2 指针变量作函数的参数
5.2.1 指针变量作为函数的参数
5.2.2 指针变量与指针指向的变量
5.3 函数的指针与函数调用
5.3.1 用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来调用函数
5.3.2 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
5.4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5.5 使用指针的一些问题
习题5
6 构造数据类型与指针
6.1 数组、指针及应用
6.1.1 数组的概念与定义
6.1.2 数组元素的引用和初始化
6.1.3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
6.1.4 数组与指针
6.1.5 数组应用
6.1.6 二维数组
6.1.7 二维数组与指针
6.2 字符串及应用
6.2.1 字符串的概念及定义
6.2.2 字符串的输入输出
6.2.3 字符串标准处理函数
6.2.4 指针数组和多级指针
6.2.5 命令行参数
6.3 结构体类型及应用
6.3.1 结构体类型定义
6.3.2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方法和成员引用
6.3.3 类型定义typedef
6.3.4 结构体数组
6.3.5 结构体与函数
6.3.6 结构体与指针
6.4 共用体类型及其应用
6.4.1 共用体类型定义
6.4.2 共用体变量定义及成员引用
6.5 枚举类型及应用
6.5.1 枚举类型定义
6.5.2 枚举变量的定义和操作
习题6
7 位运算
7.1 位运算及应用
7.1.1 “按位与”运算及应用
7.1.2 “按位或”运算及应用
7.1.3 “异或”运算及应用
7.1.4 “取反”运算及应用
7.1.5 “左移”运算及应用
7.1.6 “右移”运算及应用
7.1.7 有关位操作的自反算符
7.2 位运算举例
7.3 位段及应用
7.3.1 位段的概念和定义方法
7.3.2 位段的引用方法
习题7
8 文 件
8.1 文件概念与文件类型指针
8.1.1 文件的概念
8.1.2 文件的分类
8.1.3 文件类型指针
8.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8.2.1 文件的打开
8.2.2 文件的关闭
8.3 文件的读写
8.3.1 文件中单个字符的读写操作
8.3.2 文件中字符串读写操作
8.3.3 文件中的格式化读写操作
8.3.4 文件中的数据块读写操作
8.4 文件的定位和随机读写
8.4.1 文件的内部记录指针和文件定位
8.4.2 文件的随机读写
8.5 文件操作的错误检测
8.5.1 文件读写错误检测函数ferror
8.5.2 清除文件错误标志函数clearerr
习题8
9 C语言应用
9.1 线性数据结构及其处理技术
9.1.1 C语言的自引用结构和存储分配
9.1.2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及基本运算
9.1.3 栈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9.1.4 队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9.2 常用的排序技术
9.2.1 直接选择排序
9.2.2 直接插入排序
9.2.3 二分插入排序
9.2.4 冒泡排序
9.2.5 希尔排序
9.2.6 快速排序
9.3 常用查找技术
9.3.1 线性查找
9.3.2 二分查找
9.4 图形程序设计基础
9.4.1 C语言图形处理基本概念
9.4.2 C语言常用图形库函数的使用
9.4.3 C语言图形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习题9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步伐,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各学科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就无法掌握最先进、最有效的研究开发手段,将影响到其所从事学科的发展。因此,计算机技术基础是2l世纪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1997年教育部颁发“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1997]155号文件,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并提出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对促进和规范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知识和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针对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高校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不断提高等特点,教育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课程设置和主要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规划,将1997年提出的三层次教学调整为四个领域、三个层次和六个核心课程,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
为了适应新的要求,我们组织一批长期从事计算机技术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编写了这套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有如下特点:
1.适合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高校学生计算机知识起点的提高。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和应用系统开发领域,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强调应用和实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因此,本系列教材在编写上特别注意应用需要,强调实用性。主要课程教材都配有实验教程,基本知识理论讲深讲透,使用技术主要通过学生上机实验来掌握。
3.便于自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本系列教材在写法上,既注意概念的严谨与清晰,又特别注意用易读、易懂的方法阐述问题,应用举例丰富,便于自学。
总而言之,本系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内容要新,要体现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和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文摘 插图:

③可执行性。算法所描述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是可行的,即必须是可以付诸实施并能够具体实现的基本操作。
④输入数据。所谓输人是指算法在执行的时候需要从外界获取的必要的数据信息,如算法的初始数据、加工数据等。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可能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在设计算法时已经嵌入到算法之中,所以该算法在执行时不需要输入数据。当然,算法在执行的时候也可能需要输入若干个数据。
⑤输出数据。算法是求解某种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所以算法必须能够在执行后告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结果,即算法应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数据,否则算法将没有任何意义。
3)算法的基本结构
由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所以算法的构造是千变万化的,其形式也是千姿百态的,但算法最基本的组成形式和构造成分只有3种基本结构,任何复杂的算法都是这3种基本结构按某种方式的堆砌。这3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