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升学与就业

2010-03-0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811115166/9787811115161 ·条形码:978781111516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升学与就业 去商家看看
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升学与就业 去商家看看

 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升学与就业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811115166/9787811115161
·条形码:97878111151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升学与就业》最突出的特点是提供的信息全面、权威、客观、代表性强,帮助考生立足长远,力争实现求学愿望与就业需求相结合。书中汇总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国务院其他部门所属高校2007—2008年各学科门类、各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即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出国率(即出国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等,并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地区流向等作了分析说明。
编辑推荐 《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升学与就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009年高考在即,数百万莘莘学子面临人生的选择。教育是一项投资,投资需要回报。当你对上什么大学、报什么专业犹豫不决、左右为难时,当你将上大学作为一项重大的家庭支出和投入时,请阅读《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升学与就业》,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帮助。
目录
第一部分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基本情况
二、简要分析
三、统计数据

第二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及就业状况
01 学科门类:哲学
02 学科门类:经济学
03 学科门类:法学
04 学科门类:教育学
05 学科门类:文学
06 学科门类:历史学
07 学科门类:理学
08 学科门类:工学
09 学科门类:农学
10 学科门类:医学
11 学科门类:管理学
附录A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
附录B 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号)
附录C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6号)
附录D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
附录E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14部门《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6]8号)
附录F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
附录G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院名单
附录H 全国部分高等学校网址
……
序言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部门,每年高考前后和填报志愿时,许多考生和家长纷纷来电咨询有关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最关心的是“报考哪所大学?选择哪些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等等。作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理解广大考生和家长的这种心情,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压力: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应该如何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指导性的、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基于此,我们根据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方案和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精心编写了这本书,旨在向考生和家长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尽我们所能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提供的信息全面、权威、客观、代表性强,帮助考生立足长远,力争实现求学愿望与就业需求相结合。书中汇总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国务院其他部门所属高校2007—2008年各学科门类、各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即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出国率(即出国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等,并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地区流向等作了分析说明。这些数据和信息来源于我们对2007—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科学统计和客观分析。同时。为便于考生和家长了解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就业状况,我们还对各专业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因此,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009年高考在即,数百万莘莘学子面临人生的选择。教育是一项投资,投资需要回报。当你对上什么大学、报什么专业犹豫不决、左右为难时,当你将上大学作为一项重大的家庭支出和投入时,请阅读本书,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广大考生和家长使用本书,并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文摘 插图:


三、毕业生就业信息化服务再上新台阶。2008年,为大力加强信息服务工作,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国资委等单位共建“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集网络招聘、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等九大功能为一体,围绕学生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发挥教育及有关部门行业资源优势,采取网上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水平、个性化的深度就业服务。依托这一平台,有关部门和行业共同举办了22场全国性网上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60万个。各地也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力度,2008年仅省一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就举办了1500多场网上招聘活动。
五、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增长。2008年,教育部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订单式培养、定岗实习、强化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对就业工作更加重视,一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加强就业指导,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和择业预期更加切合实际。2008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2007年增长4.7 个百分点,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六、对地震灾区毕业生和特殊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援助。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在教育部的统一安排下,以“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有岗”为原则立即开展灾区毕业生帮扶工作,安徽、江苏、广东等20个省份与川、陕、甘三省开展对口就业援助行动,共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经过多方努力,截至2008年9月初绝大部分灾区毕业生都已落实就业去向。各地和高校通过设立救助资金、发放求职补贴、购买公益性岗位等,进一步完善了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帮扶政策。
二、简要分析
1.流向分析
由于地方院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在本地区就业,因此,我们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门所属院校本科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2007、2008两年的数据做对比分析。
①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接收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10个地区依次是广东、江苏、湖北、北京、上海、山东、四川、陕西、辽宁、浙江。与2007年相比,广东、湖北、山东、四川、陕西、辽宁的吸纳比例有所增加。可见,东部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在吸纳毕业生方面仍然具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