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工业社会工作

2010-03-06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040254501 ·条形码:97870402545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工业社会工作 去商家看看
工业社会工作 去商家看看

 工业社会工作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040254501
·条形码:97870402545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工业社会工作》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编写的社会工作实务系列教材之一。在工业化时代,以工作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变得空前复杂,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的影响和意义也被空前地放大,变成复杂的工业行为。这就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方法加以调节,以帮助人们通过工作来获得个人生活需要的满足,在从事工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个人的生活福祉。作为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社会工作是在一个广泛的工业社会关系的范畴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来协助员工及其家庭解决人与工作,人与工作机构、工作环境、工作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业组织和工业行为对个人及其家庭生活、社区组织和社区结构、环境生态、人际关系的影响。《工业社会工作》以此为线索,从工业社会工作的过程及其相关理论、员工福利、职业生涯、情绪管理、闲暇生活、劳动冲突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介绍工业社会工作实务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
编辑推荐 《工业社会工作》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导论 工业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概念
一、什么是工业社会工作
(一)工作与社会工作
(二)工业社会工作是对人类工作需要的回应
二、对工业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一)有关各种工业社会工作概念的表述
(二)工业社会工作的三种主要提法
三、工业社会工作的定义
第二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概况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福利运动
(一)工业福利运动的兴起
(二)福利秘书制度
(三)工业福利运动和福利秘书制度的衰落
二、工业酗酒方案与工业社会工作
三、员工协助与社会工作
(一)从工业酗酒方案到员工协助方案
(二)员工协助的性质
(三)员工协助的范围
四、工业社会工作在当代的发展
第三节 工业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的新问题
(一)职业结构和劳动分工的变化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社会流动加剧带来的新问题
(三)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劳动关系的变化
二、中国传统工业福利制度与社会服务
(一)以单位福利制为基础的传统工业福利制度
(二)工会在职工福利和职工服务中的角色
三、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福利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一)中国工业福利发展中企业的责任
(二)通过社会工作促进工业福利发展
(三)工业社会工作是促进工业福利发展的有效方法

第一章 工业社会工作过程
第一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与服务范围
一、工业关系中的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
(一)企业与政府
二、企业与员工
(三)企业与消费者
(四)企业与社区
(五)企业与非政府组织
二、工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构成
(一)引起工作世界改变的组织系统
(二)以员工和企业为主体的服务对象
(三)引起工业关系变化的行动改变系统
三、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主体
四、工业社会工作的案主体系
(一)企业员工
(二)员工家属
(三)企业管理部门
(四)社区
第二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与服务对象
一、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
(一)员工福利服务
(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三)员工情绪管理
(四)员工休闲生活与服务
(五)劳动关系协调
(六)企业社会责任

第二章 工业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第三章 员工福利服务
第四章 员工职业生涯服务
第五章 员工情绪管理
第六章 员工闲暇生活
第七章 劳动冲突的处理
第八章 企业社会责任
附录
后记
……
序言 200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急剧增加,每年有近万名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专业学习。与之相关,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各方面的教师也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现实向我们提出了编写社会工作系统教材的任务,加上1988年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已有十多年的发展,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教师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已有不少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决定集中各校资深教师编写社会工作专业系列教材。这一计划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支持,也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一贯支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香港凯瑟克基金会也慷慨资助了这一项目,并将其纳入“2001-2006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计划”。在各方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高校社会工作教师协作努力,于2006年出版了作为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的8种教材,并获得了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的好评。
文摘 第一章 工业社会工作过程
工业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专业的服务方法应用到工作世界中,动员各种资源,解决案主的问题和实现案主的需求,以提升工作世界的社会福利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对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界定、服务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服务的方法等诸方面的问题。本章即通过对工业社会工作过程中所涉及上述问题的介绍,帮助学习者掌握工业社会工作的对象、服务范围、伦理守则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与服务范围
工业社会工作作为协助工业关系中的个人及其家庭处理有关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问题的专业方法,一方面要通过向个人提供相关服务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它也要通过向组织提供服务来防止个人问题的发生,同时也使组织的功能得到正常而有效的发挥。换句话说,工业社会工作是通过使用社会工作专业技术来解决工业活动中人们遇到的各种矛盾,以满足员工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对组织提供更广泛的服务。通过了解工业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掌握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与服务范围,就是我们在本节要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关系中的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
现代社会的工业关系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体系,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来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社区、企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们理解工业关系中不同主体的需求,深入认识工业关系中的矛盾,全面把握工业社会服务的性质与特征,有重要意义。
后记 编写一部教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缺乏必要的积累、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处在课程开发初期的情况下,要编写适应教学要求、反映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具有参考价值的实务教材,更是一件棘手的事。因此,虽然在3年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就确定了将《工业社会工作》列人实务教材编写计划,我们也拟出了初步的编写大纲,组成了编写组,但我们却迟迟没有动手编写,更多的是在收集资料,探索和思考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其间,编写组成员也发生较大变化,一些成员因工作变动、教学科研负担较重或其他原因退出,新加入成员需要熟悉教材编写要求和相关内容。这样,直到今年9月,我们才基本定稿,交出版社付梓。
由于上述原因,本书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一方面与我们对工业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和知识的积累及作为教材的内容的把握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工作在工业领域的发展尚处初创阶段、客观上不成熟有关。因而,尽管本书得以出版,但它还是一个粗糙的“毛坯”,还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以打磨加工,才能趋于完善。在这里,我们也期待关注工业社会工作的同行对本书的不足批评指正,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使工业社会工作的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成熟起来,以推动社会工作在这一专门领域得到应有的发展来回应社会的需要。
本书是集体努力的产物。在这个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有多位国内同行参与了教材编写提纲的研讨并贡献了他们的智慧,他们是北京大学的王思斌、华中师范大学的慈勤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孙立亚、首都经贸大学的冯喜良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