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2010-03-03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203738X/9787122037381 ·条形码:978712203738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去商家看看
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去商家看看

 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203738X/9787122037381
·条形码:97871220373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全书

内容简介 《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病理及分期、诊断学、综合治疗策略、合并症的治疗、晚期癌症的治疗、康复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可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第一节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一、国家地域
二、人群分布
三、年龄特点
四、移民特点
五、社会经济水平
六、男性乳腺癌
第二节 乳腺癌的病因学
一、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病因学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病因学的认识
第三节 乳腺癌的普查与三级预防
一、乳腺瘸的普查
二、乳腺癌的三级预防
第四节 中医药的病机预防
第五节 饮食预防
一、脂肪
二、蛋白质
三、热量
四、碳水化合物
五、维生素
六、微量元素
七、预防乳腺癌的膳食选择建议
第六节 心理因素预防
一、诱发肿瘤有心理社会因素
二、心理预防与自我调节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乳腺癌的病理及分期
第一节 乳腺癌的病理
一、乳腺的组织结构
二、乳腺癌的组织发生
三、乳腺癌的大体分型
四、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
五、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六、与乳腺癌有关的病理学因素
第二节 乳腺癌的分期
一、TNM分期
二、病理学分期(PTNM分期)
三、组织病理学分级(G)
四、手术治疗后有无残存瘤情况分类(R)
五、临床分期
六、第6版AJCC乳腺癌TNM分期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乳腺癌的诊断学
第一节 表现和体征
一一、肿块
二、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
三、乳头改变
四、乳房疼痛
五、区域淋巴结肿大
第二节 乳腺癌的X线诊断
一、X线摄影类别
二、X线表现
第三节 乳腺癌的CT和MRI表现
一、CT
二、MKI
三、PET、PET-CT
第四节乳腺癌的病理学检查
一、细胞学检查
二、乳腺癌的转移性淋巴结活检
三、乳腺癌的穿刺活检
第五节乳腺癌的生物学标志物
一、癌胚抗原
二、抗原15-3
三、组织多肽抗原与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四、铁蛋白
五、CAl25
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七、癌基因检测
八、其他
第六节乳腺癌的超声显像诊断
一、超声扫描的主要适应证
二、超卢声像图的形态学表现
三、超声诊断方法
第七节乳腺癌的同位素检查
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二、前哨淋巴结活检
第八节乳腺癌的其他检查
一、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二、基因诊断
三、乳管镜检查
四、IL-8
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结合蛋白
第九节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
第一节 概述
一、乳腺癌需要综合治疗
二、综合治疗的含义及内容
三、中医药在肿瘤治疗巾的作用
四、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实施
五、未来乳腺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一、乳腺癌外科予术的演变
二、乳腺癌外科应该转变观念
三、保乳手术适应证
四、前哨淋巴结活检
第三节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一、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主要目的
二、乳房保守治疗的放射治疗规范
三、乳房切除术后的放射治疗
四、新辅助化疗后放射治疗指征的掌握
五、放射治疗的副反应及防治对策
六、展望
第四节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一、乳腺癌的辅助化疗
二、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三、晚期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第五节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一、概述
二、内分泌治疗方法
三、内分泌疗法的选择
四、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
五、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 乳腺癌合并症的治疗
第六章 晚期乳腺癌急症的治疗
第七章 乳腺癌的康复
……
序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如何有效治疗乳腺癌,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取最佳的治疗手段,使患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是每个临床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故此,我们组织本专业长期从事临床肿瘤事业的专家,结合乳腺癌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特色及常用治法等编写此书,以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写作时间仓促,书中不当之处,还请同道指正。
文摘 第一章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第一节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一、国家地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世界各国家、地区之间发病率有很大差异。美国和北欧为高发地区,东欧和南欧以及南美其次,亚洲的发病率最低。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是乳腺癌的低发国家,但国内的发病率也有较大的差别。沿海大城市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内陆地区为高,并有逐渐上升趋势。从1972年时的发病率17/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上升至近5年来的28.5/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目前仍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这与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无相关。因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乳腺癌的死亡率在大多数国家中占女性各类恶性肿瘤的首位,在部分国家占第二位,日本占第三位,我国占第七位。我国乳腺癌累计死亡率为0.42%,平均死亡年龄为57·8岁,35岁以后死亡数占乳腺癌死亡总数的9.5%。我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世界各地处于较低水平。在30个有乳腺癌死亡报告资料的国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丹麦,其死亡率为28·6%,最低的是泰国,死亡率为0.7%。中国乳腺癌死亡率为3.8%,居第29位。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