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社科
哲学
宗教
艺术
历史
地理
社科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
2010-03-03
市场价:¥58.00卓越价:¥46.30为您节省:11.70元 (80折) VIP 价:¥44.91 SVIP价:¥43.98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
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
市场价:
¥58.00
卓越价:¥46.30为您节省:11.70元 (80折)
VIP 价:¥44.91 SVIP价:¥43.98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
共计价钱:¥
116.00
元
同时购买共计:
¥89.8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48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1903528
·条形码:97878019035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文库
·外文书名:The Urban Vulnerable Youth Groups in China and the Policies for Their Social Protection
内容简介
青年是富有创新意识、行动力强的群体,因而对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又刚刚脱离他人监护的儿童时期,在过渡到准成人阶段的过程中,所谋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角色尚未确立,因而需要整个社会给予特别的关注。本书对众多具体的青年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对青年研究领域的学术进步和政策层面的调整和改革,具有学术探索和政治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社会群体,也是社会之未来。在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过程中,一些青少年也沦为弱势群体,这一现实是严酷的,这一问题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以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揭示了青少年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分析了弱势处境对这一群体的成长及社会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对科学地认识青少年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阐明了我国青少年政策对青少年群体成长所起的社会保护作用,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对我国青少年社会政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该项研究成果资料丰富,分析深入中肯,值得一读。
目录
排斥与整合: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理论视角
一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二 理论探讨
(一)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
(二)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分类
(三)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成因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的总体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假设
四 研究结果与发现
(一)从一般意义讲,青少年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
命题是成立的
(二)青少年弱势群体面临不同的“社会排斥”,生存与
发展状态堪忧l
(三)相关的社会政策在整合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方面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
(四)在目前的社会保护政策或司法保护制度中还存在
一些突出的问题
(五)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已引发了其他若干问题
五 对策建议
(一)在保持国民经济有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
应特别重视社会公平问题
(二)完善青少年法律政策,切实保障青少年群体的合法
权益
(三)实施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实现从生存扶贫到发展
扶贫的转变
(四)应当尽快建立立体、多层次的社会保护网络
(五)强化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家庭保护,为处于弱势
地位的青少年提供更为有效的家庭支持
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与需求研究孙 莹 周晓春
一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
三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式
(三)资料收集方法
(四)测量工具或量表
四 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经济压力
(二)家庭居住环境
(三)子女健康状况
(四)教育支出与教育期待
(五)日常交流
(六)社会关怀与互助
五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研究吴 庆
一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及社会救助政策研究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目标
(二)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三)课题研究方法
二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研究
(一)城市贫困大学生的标准
(二)城市贫困大学生分布不均匀
(三)贫困给大学生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三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政策研究
(一)关于奖学金政策的研究
(二)关于学生贷款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勤工助学政策研究
(四)关于特殊困难补助及减免学费政策研究
(五)关于社会资助政策研究
四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政策评价及对策
(一)对政策的评价及建议
(二)现有政策体系的不足与完善
(三)对政策过程的评价及改进
(四)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及制度创新
城市残疾青少年社会保障问题评估报告
——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 卢德平
一 国际社会对于残疾人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发展过程
(一)从“医学模式”到“人权模式”
(二)世纪年代以后的新进展
二 中、美、日、印四国残疾人立法体系的比较
(一)中、美、日、印四国残疾人立法体系一览
(二)中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初步评估
(三)日本《障碍者基本法》的初步评价
(四)美国《年美国残疾人法案》的初步评价
(五)印度《残疾人法案》的初步评价
(六)部分部门法的初步评价
(七)部分政府法规、文件、政策、行动计划等的初步评价
三 残疾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特殊教育的点和面
(一)特殊教育的总体状况:中日对比
(二)特殊教育的要素分析
(三)部分省市特殊教育调查的启示
四 残疾青少年的就业问题:就业准备和就业实践
(一)两个理论侧面:就业准备与就业实践
(二)三种就业方式的统计数据
(三)检点与批评
(四)不同残疾类型的就业差异与残疾人就业歧视的
深层次问题
(五)就业意向的偏差:上海长宁初职的个案调查
(六)最低生活保障金:两种变异结果
(七)残疾青年的精神诉求:来自福利企业的报告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与政策评估研究
——对北京大兴礼贤镇户寄养家庭和名工作人员的
调查分析吴鲁平 韩小雷 刘文斌
一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二 文献回顾
(一)被寄养儿童及其需求
(二)寄养家庭接纳孤残儿童的动机
(三)家庭寄养的模式l
(四)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系统
(五)家庭寄养的效果:有助于孤残儿童的发展
(六)影响家庭寄养效果的因素
(七)家庭寄养评估
三 研究设计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四 研究结果
(一)寄养家庭接纳被寄养儿童的动机
(二)寄养家庭的行动与经验
(三)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家庭寄养的效果评估
(五)寄养家长的收养意向l
(六)对被访寄养家庭照顾被寄养儿童的经历的情景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一)寄养家庭参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活动,是一种理性
选择的结果
(二)家庭寄养基本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孤残儿童
照顾理念
(三)社会支持系统对寄养家长照顾被寄养儿童具有重要作用
(四)从政策的执行、绩效和需求评估看,该项政策执行较好,
成绩比较显著,满足了国家、寄养家庭和被寄养
儿童三方的需求
(五)家庭寄养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六 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快制定与《家庭寄养管理暂行
办法》相配套的政策法规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家庭寄养评估体系,加强对寄养家庭的
管理力度
(三)要不断完善对家庭寄养政策的评估,使家庭寄养工作
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家庭寄养指导中心等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
素质,更加人性化地完成服务工作
(五)吸引寄养家长更加积极地参加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组织的
专门培训,更多地关注孤残儿童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
普通城市流动知识青年群体研究周拥平 高明华
一 关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说明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
二 流动知青的生活状态
(一)流动的根源
(二)艰难的求职过程
(三)居无定所
(四)时有时无的羁绊——户口
(五)融入当地社会
(六)浪漫而现实的情感体验
(七)进取、拼搏、平和是生活的基调
三 关于改善流动知青生存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对流动知青生存状态的基本判断
(二)有关政策建议
待业大学生生存状态与就业对策研究张华
前 言
一 待业大学生:失业青年中比重不大但格外引人注目的群体
二 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待业原因、心理状态与承受阈限
三 待业大学生的社会态度、未来预期与职业价值取向
四 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制约因素与推进对策
城市青年失业群体现状及再就业扶持政策研究
徐章辉 毕先萍 韩 勇
一 城市青年失业群体现状及政策研究概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
(二)我国城市失业青年群体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二 我国城市青年群体的就业现状
(一)我国城市青年失业问题回顾
(二)当前城市青年群体的就业现状分析
(三)城市青年失业群体的基本特征
(四)青年失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三 我国城市失业青年群体的现状研究
(一)城市青年的失业成因
(二)失业青年的技能及培训状况
(三)失业青年的经济状况
(四)失业青年的求职愿望与求职途径
(五)失业青年再就业扶持情况
(六)失业青年精神状态调查
(七)基本结论
四 国外促进青年再就业扶持政策评价
(一)国外治理青年失业问题的沿革及发展趋势
(二)发达国家促进青年再就业的政策与实践
(三)国外促进青年再就业政策的评价及启示
五 我国促进青年再就业政策回顾及展望
(一)我国促进青年再就业政策回顾及评价
(二)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展望及对策建议
城市青年农民工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对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
吴鲁平 俞晓程 闫晓鹏 郑丹娘
— 篇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
(一)文献发表的年代
(二)作者单位构成
(三)学科视角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主题
二 城市青年农民工流动的基本特征
(一)流动方向上的反向阶梯性
(二)流动动向上的季节性、自发性
(三)流动行动的盲目性还是理性
三 城市青年农民工流向城市的基本原因
(一)总体成因: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
(二)城市:拉力的形成
(三)农村:推力的回应
(四)城乡差距促使“拉”、“推”二力的相互作用
(五)流动者的主观动机:以经济性动因为主
四 城市青年农民工的弱势特征
(一)遭遇到城市社会难以改变的偏见和歧视
(二)受到较大的经济排斥,就业状态堪忧
(三)受到较大的社会排斥,民工实际合法权益受侵害
现象比较严重
(四)受到较大的文化排斥,处于城市社会的文化边缘,
面临较大的文化冲突
五 弱势中的弱势——“双重弱势群体”
(一)城市中的“打工妹”
(二)“第二代移民”
六 青年农民工改变弱势性的两种方式——内部依赖与犯罪
(一)由弱势性所带来的团体意识与组织体系:外来人口中的
三种权威
(二)犯罪——改变弱势性的极端方式
七 城市青年农民工所带来的正负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三)一个重要的争论——“抢饭碗”还是“挣饭碗”的讨论
八 相关政策与对策评析
(一)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模式僵化,以“堵”为防,
效率低下
(二)改革前提:理清“堵”与“疏”的关系
(三)几种可行的模式或思路
(四)专项解决方案
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研究 郝银钟
一 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基本经验
(一)外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与
基本经验
(二)中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的历史沿革
二 中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二)上述问题的成因分析
三 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研究
(一)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概述
(二)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国际公约
(三)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国际组织
(四)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保护国际标准
四 完善我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具体构想
(一)构建以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为核心的新的
青少年法学体系
(二)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中国青少年相关政策综述皇 娟
前 言
一 中国青少年的基本权利
(一)规定中国青少年基本权利的相关政策
(二)中国青少年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青少年司法保护政策
(一)中国青少年司法保护的相关政策
(二)中国青少年司法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少年司法保护政策
三 中国青少年教育政策
(一)中国教育政策的发展
(二)中国青少年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教育政策的不足和改进
四 中国青少年就业政策
(一)中国青少年劳动就业的相关政策
(二)中国青少年劳动就业政策的内容
(三)中国青少年劳动就业政策的不足和改进
五 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政策
(一)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
(二)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的政策内容
六 中国青少年社会保障政策
(一)中国青少年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
(二)中国青少年社会保障政策的主要内容
结语
(一)政策零散、不系统
(二)政策还有许多盲点
(三)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矛盾
后记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303/347768.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重新发现自我:一位心灵导师的课堂笔记(
曾文正公全集(套装共12册)
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1893-1928)
设计冲刺:谷歌风投如何5天完成产品迭代
MONO2017年日历
何谓文化
王佐良全集:第三卷(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
我能考第一·哇!学习原来这么好玩:小学生
大学译丛: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