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2010-02-18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312023873 ·条形码:9787312023873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去商家看看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去商家看看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312023873
·条形码:97873120238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基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2008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要求编写,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涯智能,培养高职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养成不断提高自身就业力的习惯,促进其自主创业意识的形成,并通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调整,实现自我生涯的发展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未来决定于现在
第一节 职业与人生
一、职业的内涵
二、职业的分类与职业发展趋势
三、职业与专业学习
第二节 职业生涯与发展
一、职业生涯的概念
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三、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第三节 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二、组织因素
三、环境因素

第二章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础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三、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四、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活
一、勤于思考,善于分析
二、珍惜在校生活,提高专业技能
三、重视社会实践,增强就业能力
四、关注职场变化,及时调整职业方向
五、突出专长,全面发展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要素及方法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三、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认识自我
第一节 能力与职业
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二、职业能力及测评
三、职业技能测评
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
一、兴趣的含义及分类
二、兴趣与职业
三、了解你的职业兴趣
第三节 人格与职业
一、性格与职业
二、气质与职业
第四节 需要、价值观与职业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三、价值观评定
第五节 职业期望
一、职业期望的分类
二、制定合理的职业期望
三、克服职业挫折,提高挫折商

第四章 职业与职场
第一节 认识职场
一、我国的产业和行业概述
二、变化中的职场
三、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
第二节 职业信息
一、掌握收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二、职业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三、职业信息选介

第五章 职业环境分析
第一节 外部环境分析
一、社会环境整体分析
二、组织(企业)环境分析
三、职场环境分析
第二节 职业环境的个人因素分析
一、职业阻隔的个人因素
二、如何突破职业阻隔

第六章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
第一节 确定职业目标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一、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的意义
二、影响职业生涯目标确定的因素
三、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节 职业方向与定位
一、明确职业方向
二、解析职业定位
三、明确方向、准确定位
第三节 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一、目标的分解
二、目标的组合
三、计划制订与实施

第七章 职业决策理论及其应用
第一节 职业决策理论
一、职业决策及类型
二、决策模型及模式理论
三、决策风格
四、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五、决策阶段理论
六、成功做出决策的策略
第二节 职业生涯决策的应用
一、验证“知己”--自我对话
二、验证“知彼”--环境分析
三、职业路线选择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与评估反馈
一、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
二、评估与反馈

第八章 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
第一节 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概述
一、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其意义
二、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类型和方向
三、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四、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第二节 创业准备及创业过程
一、创业准备
二、创业的一般过程
三、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
第三节 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
一、创业者心理素养
二、创业者的工作特征
三、创业者必备的其他素养
四、创业者的创业能力

第九章 高职大学生就业力
第一节 专业技能与就业力
一、学好公共基础课,完善知识结构
二、强化专业理论学习,积极培养自学能力
三、重视专业实践,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第二节 通用技能与就业力
一、开拓创新与决策能力
二、实践操作与适应社会能力
三、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
四、组织管理与团结协作能力
五、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节 个人素养与就业力
一、目标、信心、意志
二、健康素质
三、诚信
第四节 提高就业力的途径
一、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就业力的基础
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提升就业力的关键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升就业力的根本
四、正确的择业心态是提升就业力的保证
五、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六、根据目标职业要求,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附录一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表
附录二 职业生涯阶段评估表
附录三 职业规划书
参考文献
……
序言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加。近年来,我国高校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速度过慢和能力不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缓慢及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与就业形势不适应等主客观因素所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正在演化成为困扰社会及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方向、教育导向等因素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办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顺应人才市场需求。因此,“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全程性、针对性”必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特色。在此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的开设,便显示出了特殊的意义。
本书基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2008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要求编写,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涯智能,培养高职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养成不断提高自身就业力的习惯,促进其自主创业意识的形成,并通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调整,实现自我生涯的发展等。在内容上,我们主要从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建立、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步骤(知己、知彼、决策等环节)、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反馈、创业教育和提高就业力教育等四大模块进行设置。在内容编排上,我们力求实用性、可操作性,每章内容都采用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任务引入,章节后都附有参考阅读和自我盘点。
本书的编者大多是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本书由陶青松和闻学拟定编写大纲并担任主编,纪新艳、王传庆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陶青松(第四章、第五章)、纪新艳(第一章第一、二节,第二章)、王传庆(第一章第三节)、章明辉(第七章、第八章)、张向红(第九章)、翟文胜(第三章第一、二、三、四节)、陈惠(第六章)、上海理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张毅(第三章第五节)。全书由陶青松、闻学统稿,并由施民宪主审。
尽管我们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来编写本书,但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同类书籍和相关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摘 一、社会环境整体分析
(一)家庭环境分析
任何人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及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考虑更多的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因素对本人的影响。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确立,总是同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相关联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也会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的情况,不断修正、调整,并最终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计划。正确而全面地评估家庭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学校环境分析
学校环境是指所在学校的教学特色与优势、专业的选择、社会实践经验等。但随着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的扩招和扩建,面对严峻的就业情形,很多大学毕业生抱怨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大学教育并非完全按照社会所需设置专业,职业发展受到市场供需比例的影响;另一方面专业太宽泛、职业太精细,导致较难找到绝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大学生们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不必太苛求自己,可以尝试向边缘化方向发展。以医学专业为例,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面还是非常广的,如果性格外向、乐于与人沟通,可以尝试做医药或医疗器械的销售工作;如果思维敏捷,乐于挑战,可以尝试应聘医学专业杂志或相关咨询岗位等。一般我们认为,一个专业大致可以对应5种职业:技术、销售、媒体、咨询与支持服务。
(三)社会环境分析
人脱离不了社会,因此对社会环境进行了解和分析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之一。所谓社会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社会环境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的分析,了解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建设、政策要求与发展方向,有助于寻找各种发展机会。
热点排行